第五节 轴承
一、轴承产品开发
1950年10月,辽宁省瓦房店轴承厂部分迁来黑龙江省,建立哈尔滨轴承厂。从此,黑龙
江地区有了轴承制造业。
1951年,哈尔滨轴承厂全德源、宋世发等测绘仿制生产第一套国产单列向心球轴承。人
民日报为之发表了《东北工业设计一大贡献,国营滚珠轴承工艺研究制造钢球成功》的专题
报道。1952年,该厂引进苏联轴承制造技术和人才,全面学习苏联经营管理经验。1953年,
按苏联国家标准TOCT,试制成高精度D级轴承和为米格战斗机发动机配套用的航空轴承。196
1年,该厂由副厂长朱怀进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研制成高精度640065M型陀螺马达框架轴承
,各项性能达到当时苏联同类产品水平,1980年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1982年,该轴承用
于运载火箭,获国防科工委嘉奖;1983年,获国家质量银牌奖。1963年该厂姜金由、赫修仁
等研制成军用C1006096J型航空陀螺仪表专用轴承,经航空工业部所属工厂装机使用,认定质
量可靠。1982年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奖、机械工业部部优产品奖和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
获国家质量银牌奖。1965年,哈尔滨轴承厂的梅会文、李保深等研制成精密机床用高精度双
联向心推力球轴承,填补了国内空白。1974年,马继波等又研制成22681000型机床主轴轴承
,提高了主轴的刚性、转速和加工精度,改善了润滑条件,降低了主轴温升,达到国际同类
产品水平。1978年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1年,哈尔滨轴承厂的王选贤、李来印、栾永恒,研制出国内第一套2-005直线运动
轴承。经过不断改进,至1985年,已开发48个品种,形成系列产品,年产5万套,可满足机器
人、数控机床等高技术产品的配套需要,各项性能已达到日本80年代同类产品的水平,填补
了国内空白,成为独家名牌产品。1982年获省优质产品奖、机械工业部部优产品奖和科技成
果三等奖。1980年,该厂刘文治、王选贤等,研制成D1276099P(2)W(2)系列自润滑轴承
,1983年获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同年,还研制成D1970800P(2)系列自润滑防
磁轴承。1982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该厂马继波和栾永恒等,研制成
高精密仪器导轨轴承,为国产万能渐开线仪、万能导程仪等机电一体化高技术产品解决配套
轴承问题。1985年,又研制成航空发动机轴承、摩擦力矩0.2克厘米以下的高灵敏度仪表轴
承、高速空气调节轴承、外径1毫米以下的微型轴承等9个系列军工轴承,广泛用于航空、航
天、航海、兵器、核工程等部门。同年,在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召开的国防军工协作
会仪上,被授予全国军工生产先进单位。
经过36年的发展,到1985年,黑龙江省已有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青冈、铁力等五
个轴承厂。哈尔滨轴承厂已发展成为国家三大轴承厂之一。该厂成立了哈尔滨精密轴承研究
所和以哈尔滨轴承厂为依托的“黑龙江省轴承技术开发中心”。生产的中、小型精密轴承产
量居全国第一位,产品为全国29个省、市的4600多个企业产品配套,并向世界53个国家和地
区出口,外销达总产量的20%。全省共开发9类30个系列885种轴承产品,其中,航空轴承占全
国总产量的30%,机床主轴轴承占全国总产量的73.8%;直线运动轴承、高精度B级轴承、特
高级A级仪器导轨轴承,均为哈尔滨轴承厂独家产品。轴承工业成为本省机械工业的支柱产业
之一。轴承科研和技术开发力量在国内同业中亦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应用技术研究
(一)高精度钢球精磨工艺
1956年,哈尔滨轴承厂聂开明、龚兆良等,根据三点接触精磨成圆的定理,利用立式精
磨机研制成“0”级高精度钢球,解决了以往不能制造高精度钢球的技术关键。
(二)轴承套圈磨加工
1958年,哈尔滨轴承厂王玉朴等研制成电磁卡盘,1961年,推广应用在M8810外沟磨床上
,加工IDC级精度的产品,取代该类机床的弹簧卡盘。1970年,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王绪震、
陈德棋等改进提高电磁卡盘的吸力,试制成M8804K轴承内沟磨床。1976年,哈尔滨轴承厂黄
哲奎等研制成HZM100双头外沟切入磨床,代替苏式摆头磨床,提高了轴承套圈的精度和产品
质量。
(三)轴承套圈超精机
1975年,哈尔滨轴承厂黄哲奎研制成HZM150自动四头内沟超精机,使噪音降低1~8分贝
,使轴承寿命提高一倍以上。1978年,黄哲奎等又研制成HZM220四头自动轴承外沟超精机。
1982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
(四)轴承自动装钉机
1977年,哈尔滨轴承厂武金海等研制成轴承自动装钉机,比用人工装钉提高工效10倍,
并且减轻了劳动强度。1982年获第一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五)高温钢材应用的研究
在研制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过程中,哈尔滨轴承厂王选贤、刘文治、林凤荣等,采用M5
0高温钢试制成轴承,为轴承制造业开辟了新的材料来源。
(六)圆锥滚子球基面精研机
1984年,哈尔滨轴承厂於立达等,研制成3MT4450圆锥滚子球基面研磨机,提高工效10倍
,并提高了加工精度,获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