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通信广播设备

  一、发射设备
    1965年,哈尔滨广播器材厂高树森、王肃等开始研制15千瓦短波通信发射机。该机直接 采用风冷、频率合成技术,以及大功率金属陶瓷四极管、槽路真空电容器、大功率硅半导体 整流器和真空开关等一系列新器件,并于1967年批量投产。
    1970年底,哈尔滨广播器材厂在大专院校协助下,研制成国内最早的彩色电视发射机, 其输出功率为1千瓦,在天津通过国家技术鉴定。
    1977年,哈尔滨广播器材厂根据中央广播事业局下达的研制任务,组织了以王肃为组长 的研制小组研制成全固体化的同步广播激励器,并于当年完成生产定型。1978年,批量投产 ,保证了我国按时实行中波同步广播。该机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器件,属国内领先。1978 年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 步三等奖。
    1978年开始,哈尔滨广播器材厂张志德等应用脉宽调制新技术,研制10千瓦脉宽调制发 射机。该机控制系统采用抗干扰集成电路和双向可控硅,按程序开、关发射机。其可控硅触 发器、激励器、高频放大器、脉冲发生器均设主、副两套。当使用的一套发生故障时,能自 动切换到另一套工作,保证广播不中断。频率稳定度优于5×10(-9)/24小时,频率准确 度优于5×10(-8)。1978年通过部级鉴定,获国家和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获第四 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9年,肇东广播器材厂研制成15路广播调制机。该机是用于卫星通信系统或地面微波 系统传送多路广播节目信号的频分制广播终端设备,能提高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噪声比,能补 偿因卫星空间位移而引起的电平变化。同年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年,哈尔滨市广播器材厂由张志德、王肃研制的1千瓦广播实验两用机通过部级鉴定 ,批量投产。该机采用全波段线性调频技术、灯丝稳压、调幅度指标、数字频率指标等电路 ,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84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后根据任务需要,又扩展了10 千瓦广播、实验两用机,列入国家“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调频立体声发射设备,1984 年,哈尔滨广播器材厂接受电子工业部科研任务,由高树森等历时一年多,研制成1000瓦、 100瓦、50瓦、30瓦、10瓦五种规格调频立体声发射机。它适用于单声路、立体声、立体声带 附加信道节目广播。该产品采用4000多个元器件,除1只电子管和1种集成电路是进口的以外 ,其余均为国产元器件。1985年12月,经电子工业部主持鉴定,各项指标均满足国际规定和 要求,达到“六五”科技攻关专项合同规定指标。主要技术指标达到80年代国外先进厂家同 类产品水平。
    1985年,广播发射设备由生产中短波调幅广播进入生产调频立体声广播。哈尔滨广播器 材厂研制成调频立体声发射机系列、电子计时记分显示设备,技术指标达到国际80年代水平 。
    二、接收设备
    1958年,哈尔滨广播器材厂生产出第一批电子管收音机。同年4月,省公安厅和劳改局领 导决定组织研制半导体收音机。由哈尔滨新生开关厂工程师何德和负责组成有王恩荣、何伯 林、马太林、沈木周参加的研制小组。1958年9月28日,制成全部使用自制小型元器件的6管 中波超外差式袖珍半导体收音机8台。1963年在全国首届半导体收音机评比时获一等奖。
    1970年,开始试制电子管黑白电视接收机。1979年12月,省广播科研所研制出立体声调 制器,揭开了中国掌握立体声广播设备、技术的序幕。
    1980年,为掌握立体声接收技术和开发立体声收音机的生产,省科委安排计划,由哈尔 滨无线电四厂研制调频调幅立体声收音机。冯连弟为研制组长,李曰聚主设计,于同年12月 完成试验样机。研制中经过大量试验,·采用国产的LA433011型号的解码电路,有利于组织 生产和维修。1981年5月,完成了定型样机,12月4日鉴定,该机成为全国最早定型的二级台 式机,频率为中波、短波和超短波,立体声感明显、频响宽、失真小、功率储备大。
    1981年,佳木斯电视机厂从引进日本的彩色电视机散件进行组装入手,引进生产线关键 设备及质量保证体系设备、仪器,并根据国情与日本国JVC株式会社联合设计成国产化Ⅱ型彩 色电视机。经过对日本生产技术的逐步吸收消化,该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超过两万小时, 达到国家标准,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8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技术,开始生产收录机。到1985年,掌握了调频调幅立体声双卡 收录机的生产技术。
    三、调度总机
    1972年,哈尔滨通讯设备厂工程师孙振玉,根据大中型企业生产调度通信的需要,先后 研制成功8种多功能调度总机,其中DJDH调度机,具有调度指挥、自动交换、会议电话、数字 计算、电子计时、自动录放、无线与有线电话转接、电子传真、遥控有线广播和工业电视监 控等功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1980年7月通过鉴定定型,1981年获黑龙江省和第四机械工业 部科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