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电子测量仪器

  1958年,哈尔滨电子仪器厂生产仿制示波器(SBM—1脉冲示波器)起步后,1963年1月, 由薛立夫、丁孟秋主持,仿制了OK—19高压示波器,年底完成5台样机,经第二机械工业部( 核工业部)验收合格。该机适用于激光、爆炸、雷电、冲击、振动、开关速度的测量,为国 家核试验做出了贡献。1964年受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奖励。1978年,添装专用近距离摄影机。 1983年,又为东风四号火箭试验任务配套。
    1967年,开始设计多种示波器和SBJ—1型晶体管示波器,1968年12月,通过设计定型。
    1972年,省科委拨给科研费15万元,由牡丹江电子仪器厂赵溪元、姜文贵和哈尔滨医科 大学刘骥等,于1975年研制成STS—1型双探头彩色扫描仪。用于诊断脑、肺、肝、甲状腺等 脏器早期占位性病变,能早期发现肿瘤。1976年3月鉴定。该仪器最大扫描面积为380×400毫 米。阴性模分辨能力为Φ12×12毫米,有9种彩色,当时达到世界同类产品水平。1978年获国 家科学大会奖。
    省电子研究所孙积翔在肇源电子仪器厂工作时,就对Q值理论有较深的研究,他撰写的《 统一Q值概念发展Q表测试理论》及CQ3型宽频带Q表,1978年分别获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奖。根 据1981年3月第四机械工业部的计划,孙积翔、宁金锁、李幼俊、马如刚等,共同研究成HL2 801型数字式自动Q表。1982年10月6日,经第四机械工业部在北京进行技术鉴定。该仪器应用 了微型计算机技术,使测量数字化、自动化和功能智能化。在50千赫~30兆赫范围内对电感 器、电容器、电阻器等阻抗元件30多种参数进行测量,只要输入测量指令就能自动完成测量 计算工作,测量结果由数字显示,并由打印机打出。比普通Q表测量速度快2~5倍,测量精度 无功参量提高10倍,有功参量提高3倍,属国内首创。1982年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 奖。
    1980年,哈尔滨无线电七厂范序政等研制成功DO—26型数字电压表。该表精度达到0002 %,全部采用国产集成电路,属国内首创,获省科技成果奖。
    1982年,哈尔滨电子仪器厂根据第四机械工业部计划,由李兰生主设计,研制集成电路 的30兆赫示波器。于1984年11月10日,通过部级鉴定。这是全国第一台集成化便携式双踪双 扫示波器,被第四机械工业部列为优选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