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日用化工
1950年以前,黑龙江地区生产的肥皂以牛脂、豆油为主要原料,由于技术落后,肥皂质
量不高。1950年以后,逐渐使用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1960~1962年,油脂极其短缺,省轻
工研究所为解决当时全省制皂用的油脂,经于跃宗、方玉璞等与齐齐哈尔肥皂厂合作,研究
以石蜡氧化制取合成脂肪酸,代替动植物油制造肥皂,但产品有臭味,后因油脂供应缓和,
此法停止应用。
1963~1968年,省轻工研究所于跃宗等,研制羧甲基纤维素,经过102次试验,摸索出以
亚硫酸盐木浆为原料,氯乙酸钠为催化剂的水媒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配方,填补了国内空
白。1964年经石油工业部六四一厂工程技术研究室鉴定,获东北局科委授予新产品试制三等
奖。投产后不但为省内日化工业增添了新产品,也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化工助剂。
1980~1981年,省轻工研究所于德茂、郑向明等与哈尔滨化工三厂、哈尔滨轴承厂合作
,研制成803.816系列金属清洗剂及无油高效冷却液,并迅速在省内投产、推广应用。其中
无油冷却液是水溶型的透明、半透明体冷却液,含矿物油60%~80%。它不但节约能源,防止
环境污染,还能适应高速车床和磨床的冷却需要,使机床和刀具的寿命可延长4倍以上,而成
本只有乳化冷却液的一半。1981年12月通过省轻工局主持的鉴定。1982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
技成果三等奖。
1984年,双城合成洗涤剂厂引进先进的三氧化硫膜式磺化设备和连续中和等新技术,使
企业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1985年,哈尔滨日用化学厂从瑞士引进复合软管包装设备,从联邦德国引进双色牙膏灌
装机,为牙膏生产提供新型的包装材料,填补了国内不能生产双色牙膏的空白,使牙膏产品
增强了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该厂以中草药和中、西药复合配方,研制成的“三棵针”牙膏
,对防治口腔疾病有独特的效能,驰名全国,为全省发展药物牙膏开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