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长度计量

  1965年,黑龙江省标准计量局开始建立长度计量标准。
    为解决齿轮测量仪器只能测量齿轮一个参数而准确度低的缺点,1974年,哈尔滨量具刃 具厂由经挺度、金光国等采用光栅电子细分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圆内逐齿座标点测 量法,无标准测量元件的测量原理,研制成300—1型万能齿轮测量机。生产1台只需工本费1 0万元,比进口同等的外国货能节约30万元,满足了国内齿轮生产厂家检测齿轮的需要。198 0年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8年,黑龙江省计量检定测试所成立以后,继续建立长度计量标准。为适应对几何量 的高精度测试和大型精密设备研制的需要,同年,由尚志县亮河机械检验工具厂孙世凯在哈 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和省计量局科技人员的协助下,研制成XPT型精密箱式平板。该平板为箱式 结构,刚度好、变形小,几何精度由原标准中的00级,提高到新标准00级,超过国家平板精 度标准的规定,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机械工业高精度产品的检验提供了必要的检测设 备;为制造大型精密平板填补了空白。已生产170块,创经济效益70余万元。该产品在通过省 级鉴定后,于1979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198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19 83年被评为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
    1979年,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明镐等为解决生产中测微仪器的检定, 研制成功CWJ—C—1型测微仪检定器,准确度为0.01%,且稳定性好,精度高,可用于检定各 种测微仪的示值误差和回程误差,已投入小批量生产。1980年获哈尔滨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 奖。同年12月,该所刘春林、潘承沆、吕新华等又研制成CWJ—2型测微仪检定装置,准确度 为0.1‰。1980年获哈尔滨市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为解决本省大量块的检定和大尺寸工件的测试,黑龙江省科委批准黑龙江省计量科学研 究所马立权、何兴吉、聂英华、王金昌等研制六米激光测长机,于1982年研制成功。该机采 用激光和数字显示技术,仪器误差为±(0.5+0002L)微米(L是以毫米为单位的被测件长 度数值),及时解决了哈尔滨电机厂为葛洲坝生产的125MW发电机主轴等大工件的精密度测试 和本省多年来一直存在的大量块的量值传递与测试大尺寸工件精密度的难题。1985年5月在哈 尔滨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3年,哈尔滨市科委下达给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的BDJ—1型便携式量具镀铬 机科研项目,由潘承沆、褚彩芳、陈丽霞、吕新华等研制成功。该机型小、轻便、使用方便 、性能可靠,是国内首次将镀铬技术应用于修理计量仪器,为磨损量具恢复原精度提供了新 设备。该机已产200台,创经济效益30多万元。1983年9月在哈尔滨通过市级鉴定,同年获哈 尔滨市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张善锺、车仁生、浦昭邦、何正叔等人,共同完成凸轮自动测 量仪科研项目。该仪器用于测量凸轮升程、轴径径向跳动、丝杠导程,以及精密分度和精密 测角,可以自动打印出测量结果。仪器综合误差±3微米,其中:测长系统分辨率1微米,示 值重复性±1微米;角分度系统分辨率6秒,示值重复性±6秒。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85年,哈尔滨市计量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制成功了由哈尔滨市 科委下达的形位误差测量机科研项目。参加研制的有刘春林、潘承沆、张善锺、吕新华、丁 振良等。该机可检测工件形状与位置误差,又可检测各种机械零件的几何参数,仪器误差± 1微米,实现了形位误差的多参数测量,为我国提供了价格便宜、准确度高、多参数测量的新 型计量仪器,是国内首创。1985年获哈尔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至1985年,全省已建成端度、角度、线纹、平面度、粗糙度、工程测量的计量标准6项, 共1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