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车

  1903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后,沿用帝俄旧制使用宽轨客运机车R2—3—0型、货运机车E1 —5—0型Ⅲ—4—0型为主的蒸汽机车。1935年中东铁路落入日本帝国主义手中后,E型机车大 部分运回苏联。自1936年开始,原宽轨铁路逐步改成标准轨,机车多由日本引进,同时,大 量购用捷克斯洛伐克、美国等国的机车,以致车种型号达10多种,而且牵引力小,维修技术 落后。
    1945年光复后,人民政府大力开展铁路建设,新胜利、人民、红旗、解放、建设、和平 、前进等国产客货运机车不断投入运输。而且在机车上增设自动给油(压油机)、自动排放 水、复式风泵和加煤机等先进设备,以提高机车牵引效率,对机车的驾驶和维修保养也都起 到较好作用。
    1960~1963年,在哈铁科研所燃汽轮机车研究室程先知主持下,由铁道科学院、哈尔滨 汽轮机厂、大同机车厂、湘潭电机厂等单位参加共同研制成长征型001号3000马力燃汽轮机车 。经过7年的客车牵引试验,如在西北进行高海拔试验,在北京进行牵引热工试验,在西南进 行长大隧道试验等,为定型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1969年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1978年获 黑龙江省和哈尔滨铁路局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
    1969~1976年,哈铁科研所工程师金益相和西鸡西机务段工程师高洪年,在铁道科学院 ,林口、西鸡西、绥芬河机务段的配合下,研制成解放型蒸汽机车扁烟筒。1967年,海拉尔 机务段王德斌等研制成胜利型蒸汽机车扁烟筒。1974年4月通过部级鉴定定型。1978年获国家 、黑龙江省、铁道部和铁路局优秀科技成果奖。
    1971~1974年,哈铁科研所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对前进型蒸汽机车改装扁烟筒试验, 曾试制5孔、7孔、9孔、10孔、12孔和15孔等几个方案。1980年6月至12月,铁道科学院在原 齐齐哈尔铁路局大安北机务段前进型蒸汽机车1307号机车上先后完成了10套热工性能试验, 为前进型蒸汽机车7-10型扁烟筒定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83年4月通过部级鉴定。
    1980~1984年,哈尔滨铁路科研所王清生、范文友、孔令仪等和沈阳铁路局、铁道科学 院及其劳动卫生研究所协作,进行了蒸汽机车烧用型煤可行性的研究。1984年1月铁道部组织 技术鉴定。
    1980年10月,哈铁科研所张忠惠在西鸡西机务段和杭州塑料厂配合下,用聚四氟乙烯— 稀土复合材料研制蒸汽机车风泵空气筒无油润滑胀圈获得成功。1985年末通过局级鉴定,并 在全路推广应用。
    1981年,哈铁科研所为解决蒸汽机车乘务员扒煤的重体力劳动和保证行车安全问题,由 王奉瑜工程师和大同机车厂合作,研制成蒸汽机车FT4型风动推煤机。该机采用压缩空气驱动 ,以手动平阀操纵控制。1985年8月经铁道部鉴定后,在全国蒸汽机车上进行推广应用。
    自1981年至1985年末,哈铁科研所机车研究室金丽荣、杨锡生、金益相和张文绵等根据 铁道部要求,在局机务处和哈尔滨机务段的协助下,对前进型蒸汽机车阀装置进行研究改进 ,将机车汽阀的给汽余面从50毫米增加到60毫米,排汽余面改为4毫米,改善了机车的汽机性 能,节省汽机用汽量,供汽率提高3%,使通风脉动波形峰值减少8.1%,并提高了机车热效率 ,对保证安全运行有显著效果。
    1983~1985年,三棵树机务段为提高机车架修质量,缩短机车库停时间,提高机车运用 效率,组织技术力量研制成功内燃机车柴油机试验台、柴油机组装封闭室和声像指挥系统, 使柴油机试验质量显著提高,机车库停时间由原来的7天缩到4天,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减少 空气粉尘量,保证了机车的清洁度,并能通过电视屏幕,直接查看机车定修、架修和柴油机 转动等主要工序,可进行有效的生产调度。
    1983~1985年末,哈铁科研所刘忠基在哈尔滨机务段的配合下,研制成蒸汽机车自动放 水排污装置。利用左侧放水阀加装导水管、过滤器、排水管、散热管、污水箱等部件,使锅 炉水的流动性和沉淀物等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应用微孔节流和冲击调速的原理,将污水从 锅炉底部自动连续导出,定量排放,实现连续均衡放水排污,保证了锅炉残渣浓度保持并稳 定在标准范围内,从而提高了蒸汽质量,减缓结垢速度,消除了人工放水排垢污染。
    1984年5月,由哈铁科研所张云刚、金益相、韩成斌等开始研制的GPC—1型蒸汽机车监测 仪,用液晶数字显示机车过热蒸汽温度以及过热蒸汽温度与排气温度之差两个数值。通过对 两项温度的检测显示,可以较直观地衡量机车操作、焚火技术的水平和机车热力状态,有实 用价值,1984年3月通过部级鉴定。
    1985年,哈铁科研所机车研究室栾尚俊、富金刚、金益相等,在1981年进行地面锅炉热 管装置研究的基础上,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配合,采用热管元件,利用蒸汽机车排放烟气中的 热量预热进入火室的冷空气,提高燃烧温度,达到提高锅炉效率和增加锅炉出力,改善蒸汽 机车运用条件并减少环境污染,研制成前进型蒸汽机车RG—1型热管空气预热装置。1985年1 0月通过局级鉴定,认为可扩大应用。
    1985年,齐齐哈尔铁路科研所和加格达奇内燃机务段合作,针对我国早期生产的东风型 内燃机车质量低、故障多,特别是电气系统故障率高等问题,将内燃机车电气系统接触电阻 测试改用恒定大电流压降法,机车绝缘的测试改用高压直流活漏式,启机时蓄电池电压改用 直接测试法,研制成东风型内燃机车电气系统检测装置。其功能和特点是:(1)采用微机检 测系统,有较好的现场适应能力和运行可靠性,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故通用性强,配置灵 活,组合方便。(2)该装置除进行电气参数的测定外,还能对故障程度作出诊断,并能作静 态和动态测试。(3)实现了检测准确、快速和可靠的要求。(4)转换点最大为48点,现仅 用26点,计算机模拟量通道16路,仅用6路,因此,检测项目仍有很大扩展余地。(5)操作 简单,维修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