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通信信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铁路通信信号(通称电务设备)的器材、设备完全依 赖外国供应。电气联锁设备以机械联锁为主,只在个别车站使用区间闭塞电气路牌机。通信 设备以架空明线为主,只有少量三路载波机。电报传递、电话接转大都依靠人工操作,功能 和效率都很低。
    1962年,哈铁科研所王裕义,研制成脉冲型架空线路故障测试器。当测试通信架空电线 路时,往线路上发送试探脉冲到达障碍点,由于阻抗不匹配,就能在荧光屏上出现反射脉冲 ,从电气的距离脉冲标志,可直接读出障碍点所在位置,为及时处理通信架空线路故障,保 证铁路的正常运输起到一定作用。1964年通过局级鉴定,同年被载入全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登记卡。
    1962年,哈铁科研所张久熙、何健楠,在哈尔滨高压电器厂和北京清华大学配合下,研 制成ES—0.22阀式避雷器。这种微型避雷器成本低、性能好,对铁路电器设备的防雷起到重 要作用,经国家鉴定后定型,由抚顺电器厂生产,供全国使用,1979年由第一机械工业部定 为部颁标准。
    1964年,哈铁科研所工程师左明山在三棵树、北安及牡丹江电务段的积极配合下,利用 变频原理实现地面对机车上的信息传输,制成变频点式机车信号和自动停车装置。在机车上 设置变频器和感应器及复示地面信号,在地面设置感应点,当机车通过信号点时,车上变频 振荡器接受地面振荡信号,振荡频率产生变化,使车上灯光有相应显示,并发出音响警报, 使机车司机可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不然,就显示红灯信号,停车器能迫使列车自动停车,防 止出现事故。1977年4月经铁道部审定后,作为一种机车信号制式可在非自动闭塞区间使用。 1978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成果奖,同年左明山代表哈局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此后左明山 又同刘长国、胡增臣等组成研究组,将变频点式机车自动停车装置进一步改进提高,于1981 年8月通过铁道部鉴定。到1985年末,在全局13个机务段6台机车安装使用。
    1968年,哈尔滨电务修配厂,在哈尔滨、牡丹江、南岔电务段的配合下,研制成DJH型小 站电子集中信号设备,分别在王兆屯、海浪和梧桐车站使用。1971年11月~1976年7月,哈铁 科研所顾千予在哈铁电务修配厂和上海铁道学院的协助下,采用电子器件做逻辑元件,集中 控制车站信号设备,指挥列车安全运行,经4年来在海浪和梧桐车站生产运用,证明该设备性 能稳定,维修和测试方便,具有体积小、寿命长等特点,为发展车站信号技术,实现集中设 备电子化作出贡献。1976年7月通过局级鉴定,1978年获省和铁路局科技大会奖。
    1970年,哈铁科研所施颂平与哈铁电务修配厂合作,研制成TCB—2型长途自动电话汇接 机,为国家生产长途自动电话成网成片自动接续填补了空白。1978年获省科技大会奖。铁道 部授予施颂平为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1978~1984年,哈铁科研所何健楠、杨淑琴、赵志文等,在哈局电务处及柳州、郑州两 铁路局配合下,用新制的磁钢记录器,以雷电流的磁化状态为基础,按磁钢记录器的磁化度 求出雷电流的大小,并判断雷电流的极性,研究出对大气中雷电流的测量方法。为铁路信号 系统测量雷电流提供了科学手段。这项研究成果,1985年6月已经铁道部鉴定。
    1982年开始,齐齐哈尔铁路科研所采用微机技术,研制成功微机计轴器,并与自动闭塞 装置相配套组成微机计轴闭塞装置。该设备具有自动检查区间的占用与空闲状态,列车到达 即自动复原闭塞的功能。站间最大距离20公里,计轴容量65535,适应速度160公里/小时, 适应环境温度-45℃~60℃,功率消耗交流·30瓦,直流<12瓦,设备安全度高。能提高运 输效率4%左右,对保证行车安全与缓和运输紧张等都有明显效果,1985年已通过铁道部鉴定 。
    1982~1985年,齐齐哈尔通信段鞠家星等应用微机研制了通信站自动化检测设备,主要 有:(1)电报业务处理系统;(2)电缆气压自动监测器;(3)长途自动电话回路测试;( 4)地区自动线测试器;(5)载波机输出电平、输出频率、振幅特性自动测试;(6)电报自 动测试器。
    以上六种自动监测器的研制成功和投入运用,对提高电务设备的监测手段、保证设备的 正常运用,做出贡献。
    1982年由哈尔滨铁路局电务处邵立华、白继宣主持,在铁道科学院等单位配合下,研制 成功防雷型轨道中继变压器,具有高绝缘抗雷电冲击、防潮湿、耐老化等特点。1984年通过 局级鉴定,已在全局安装38%,并经铁道部推荐,已在全国七个铁路局推广使用。
    通信方面,截至1985年,哈尔滨到沈阳间,300路小同轴电缆已基本建成,哈尔滨到齐齐 哈尔间300路小同轴正在修建中,12路载波机和高12路载波机已广泛应用,长途通信通道达2 560条,为建国初期的6.5倍。地区总机容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3801门增加到327 47门,为建国初期的7.5倍。信号设备方面,由建国初期仅两处电气集中设备,发展到有各 种定型电气集中设备计254个车站,占全局所辖车站总数的43.6%。自动闭塞设备从零发展到 490.5公里。调度集中设备从零发展到406公里。安装无线列车调度电话20501.9公里,占全 局营业公里总延长的32.9%。489个车站安装了机车信号地面设备,占全局车站总数的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