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章 邮电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11年)的典籍就有关于肃慎“楛矢石砮”记载,说明早在 3000多年以前商、周时期,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中下游的肃慎族就与中原地区有了通信往来。 到了唐代渤海国时期(公元698~926年),仿照唐朝的驿站,建立了名为“递乘”的传递信 件机构。到了辽、金、元、明时期已有完整的驿站组织。清代光绪年间,开始办近代邮政。
    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黑龙江地区在宁古塔(今宁安县)设电报分局,应用电报通 信技术。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首先应用电话技术。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齐齐哈尔自办省内第一个电话局——黑龙江省城电话局,1907年8月投产 。当时采用人工电报交换、人工电话交换和架空明线传输技术。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侵占黑 龙江时期,曾小范围采用电话自动交换、载波传输、自动发报等电信技术。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随着中东铁路通车,开始利用火车运输邮件。1922年开始 委办汽车运输邮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5年,黑龙江省邮政运输普遍采用火 车、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加快邮件传递。省辖市邮电局邮件、包裹、印刷品转运也 逐步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汇兑和报刊数据处理。电信技术由人工 交换转向自动交换,单路实线传输向多路载波、电缆载波、微波多功能传输,从机械化向电 子化方向发展,形成用现代通信技术联结首都和全国大中城市及全省城乡的电信网。
    1958年,成立黑龙江省邮电科学研究所,同时建立起由各级邮电部门组成的全省邮电科 技情报网。1973年,省邮电管理局设立科技处,各大中城市邮电局设立科技科。截至1985年 ,全省共有邮电科技人员3563人,其中有高级职称的5人,中级职称265人。全省共有124项科 技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其中9项获国家和邮电部奖,15项获省政府奖,65项获省邮电管理局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