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地图制图

  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绘制成《乌苏里江图》、《黑龙江口图》。1899年(清光 绪二十五年)出版了《黑龙江舆地图》共74幅,屠寄任总纂。这是黑龙江省最早的地图集。 1911年(清宣统三年)黑龙江省调查局编制出版了《黑龙江全省舆地图》共29幅。清末,沙 皇俄国在黑龙江省曾擅自测绘部分地图。东北沦陷时期,日伪曾编绘出版比例尺1:2.5万、 1:5万、1:10万、1:20万黑龙江区域部分的地形图。当时使用较简单的单色印刷机械印刷 地图。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测绘学校成立了制图队,使用最普通的小笔尖、尺绘 图,使用日伪遗留的旧印刷机器。为了形势需要,翻印大量日伪军用地图支援东北解放战争 。1950年,苏军总参测绘总局根据日伪1:5万、1:2.5万地形图,按国际分幅标准,编绘1 :10万比例尺地形图,共415幅,覆盖黑龙江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直至1959年制印地 图才有卧式复照仪。1963年,国家测绘总局第二分局成立制图队。绘图、编图都是手工作业 ,采用较普遍的直线尺、曲线笔(单、双)升降圆规、坐标格网尺。用精度较高的苏制日内 瓦尺,刻度最小单位0.2毫米检查质量。地图注记用照像排字机植相纸注记。1965年,国家 测绘总局设立地图制印车间,采用对开单色胶印机。至此,才真正开始了黑龙江省的地图印 刷工作。1966年,制图作业采用刻图法新技术,提高了作业质量,缩短了成图周期。采用聚 酯薄膜作片基刻图法,用刻图仪器(刻环、刻笔、悬臂刻图仪、电热笔、符号片等)刻绘。 注记采用透明可剥离的膜片注记。
    1972年,在全省境内完成基本比例尺1:5万地形图,计1533幅;比例尺1:10万地形图, 计423幅;比例尺1:20万地形图120幅。
    1975年,成立黑龙江省唯一专门印刷地图的省测绘局七五四厂。该厂采用了先进的全开 吊式复照仪、对开双色胶印机、全开双色胶印机、对开小自动胶印机。
    1976年,省测绘局编制出版《黑龙江省经济地图集》共40幅,这是黑龙江省较全面的综 合性经济地图集。
    1979年,省测绘局七五四厂购进对开打样机。1980年,黑龙江省测绘局编制出版全省自 建国以来,第一本区域性的普通地图读物《黑龙江省地图册》,共76幅。同年,还编制出版 比例尺1:50万和1:75万的《黑龙江省地图》挂图。
    1981年,哈尔滨师范大学环境制图研究组讲师欧竹斌、王廷楷、华德尊等承担国家重点 科研项目(松花江水系污染与水源保护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黑龙江省松花江流 域环境质量地图集》(简称地图集)。1983年7月设计完成。系统地汇总整理了全省有关部门 多年积累的大量监测资料和科研成果,运用地图学理论,以定性、定量、定位的图形,全面 直观地反映出松花江流域的环境结构、环境质量、污染状况与环境因子的分布,为环境保护 的科研、管理和制定综合性防治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保护地图集的编制,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同年,通过省环境保护局鉴定。1984年获黑龙江省政府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因经 费原因、地图集没有出版)。
    1982年,完成了全省82个市、县挂图的编制出版工作。
    1985年,省测绘局印刷厂使用全开打样机,进一步提高了印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