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喷灌技术

  1959~1960年,黑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程知行在哈尔滨市道外松蒲公社进行蔬菜喷灌 田间试验。1962~1963年,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常文海在查哈阳农场水利试验站用喷灌 方法进行农田坡面暴雨径流和土壤人渗的试验研究。1970年,为解决北部引嫩灌溉后引起土 壤盐碱化问题,常文海提出“喷灌防止土壤盐碱化的总体方案”。由此在国内首先开展了大 田和经济作物喷灌的研究工作。1972~1974年,在龙江县、甘南县、齐齐哈尔市、哈尔滨市 等地对小麦、苞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苗圃等进行喷灌试验,与地面灌溉相比,收 到了省水、节能2倍以上和增产20%~40%的经济效益。
    1973年9月,在哈尔滨市新发公社胜利二队进行国内首次大辣椒防霜冻的喷灌试验,当凌 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开始进行间歇性的雾化喷灌,直到气温回升到零度为止。由于 水滴结冰时释放出大量潜热,调节喷灌区内的田间小气候,使大辣椒的生态环境保持在零度 以上。因而能够延长作物生育期和防止霜冻。1975年,由省科委农业处直接组织的双城县农 丰公社农丰大队大面积喷灌试点,取得了高寒地区喷灌小麦后复种苞米,大豆的丰产经验, 结束了黑龙江省只能种一季作物的历史。
    1976年全省喷灌面积已发展到20余万亩。由于黑龙江省喷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 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时,推动了全国其它省、市喷灌事业的发展。常文海总结的“喷 灌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参加该项工作的还有涂强、高歌阳等。
    至1985年,全省大型喷灌设备已有600余台,控制面积120万亩(主要集中在国营农场系 统),实际喷灌面积达7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