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学术交流

  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78年以前,黑龙江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极少。1979年以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 人次逐渐增加,至1985年,经省科委审批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包括技术交流会、讨论会、 座谈会等)87次,400余人(见表9—21)。
    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传播了中国和黑龙江省的科学技术成就,了解了世界各国科学 技术发展动向和主要成果,增进了同各国科学家的友谊,有的还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协作关系 。
    二、国外科技人员来黑龙江省考察和学术交流
    1978~1985年,先后有日本、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西德、 瑞士、瑞典、荷兰、新加坡、丹麦、泰国、埃及、朝鲜、阿根廷、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民主德国、新西兰、波兰、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等28个国家的3410名专家、 学者到黑龙江省进行科学考察和交流。
    科学考察的项目主要有林区植被,植物育种,土壤改良,农作物病虫害,化学药剂应用 ,东北民猪,三江平原开发,水产品综合加工利用,低质煤利用,薄煤层综合开采,浸油设 备与技术,卫生防疫等。
    学术交流的形式有座谈会、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学。学术交流的项目有森林保护、野生动 物保护、森林生态、生物能源、植物遗传育种、生物生理、农业机械、谷物干燥、复合材料 新技术、企业科学管理、情报学和决策理论、大豆病毒组织培养及病害、冷水鱼类人工饲养 、鲑鱼人工增殖及流放技术、寒地水稻育种施肥、蔬菜高产技术、低温化学应用、煤的综合 利用、高强度铝合金结构、食品加工、道路设计理论、路面结构、路用材料、沥青混凝土配 比、节能标准化、声学系统、船舶操纵性、船舶的稳定性、重油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船舶兴 波理论与波形分析、计算机图学、电路与系统、代数群、离散数学、船舶推进、断裂力学、 船舶结构力学、大功率超声波模能器、计算机辅助设计、容错计算处理、水声、声全息处理 相关技术、船舶操纵性的预测、图像处理及计算机图像、晶体缺陷及强度的内耗、船舶耐波 性、现代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船舶强度计算、程序语言理论及可计算性理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