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成果推广
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无得力措施,致使一些重要的科技成果未能
很快转化为生产力。省科委从1980年开始会同省有关业务部门编制全省年度科技成果推广计
划,并以省政府名义在全省计划会议上公布,把成果推广计划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协调一致
。1982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科技成果推广基金,由省财政从1983年开始,每年拨款200万
元,至1987年累计到1000万元,作为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所需的专项经费。为建立全省科
技成果推广体系,于1983年成立了省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具体负责全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
作;并由省直有关部门的领导与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组建了科技成果推广领导小组,集科技、
生产、金融于一体,负责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的协调、技术指导、验收等项工作,使成果推广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从1980年开始至1985年,全省计划推广的成果403项,已完成的
293项,占计划项目的72.7%。在403项计划推广的项目中,有64项使用科技成果推广基金贷
款,投入贷款金额688万元,创产值12735.92万元,获利1766.1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
3.6;投入利润比为1:1.9。
在科技成果推广工作中,探索成果商品化的途径,推动科技部门与生产单位的横向联合
,缩短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一些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相继
组建了技术服务机构,试行技术有偿转让和有偿服务。1985年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
定》公布之后,全省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纷纷建立。至1985年年底,全省经工商管理部门批准
注册的技术经营机构(包括各类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公司)1726个。其中省直各
有关部门所属的23个,地市所属的151个。
这些技术经营机构的根本任务是促进技术商品流通,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其业务范围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入股和技术出口等。经营形式主
要有:
一、技术交易会
技术交易会是技术市场经营机构经常采用的交易形式,仅1985年,全省就举办各类大中
型技术交易会32次,14692人参加,技术交易额达8.7亿元。技术交易会的特点是参加的单位
多,时间集中,效益好。如1985年7月在尚志县举办的黑龙江省山区开发技术交易会,有182
个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工厂企业参加,展出交易技术630项,签订合同书、意向书、协议书
210项,交易额980万元。交易会期间,举办技术讲座18次,有922人参加听讲,技术咨询722
项3660人次,出售技术资料76种近万份。
二、常设技术市场
省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于1984年在哈尔滨市南岗区省展览馆开设了“黑龙江省科技市场”
。至1985年末,全省县以上常设技术市场发展到28个。这种常设技术市场不受时间限制,使
技术交易活动保持经常化。
三、科技成果交易会
1985年5月至6月间,由省科委、省计经委、省国防工办和哈尔滨市政府联合组成的“首
届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会”黑龙江省代表团,有53个单位168项科技成果参加交易会,成交额2
304.3万元,签订技术合同56项,成交额646.75万元。同年由省职工技术协作办公室与哈尔
滨市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职工技术协作市场”,有130个单位的1300项科
技成果参加了交易活动。
四、流动技术市场
全省各地市在办好常设技术市场的同时,发展了流动型技术市场,把技术市场办到工厂
和农村。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术讲座,开展技术咨询,宣传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使技术交
易同传授技术知识相结合,为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提供服务。
五、信息发布会
1984年12月,哈尔滨市经济技术信息公司和哈尔滨日报信息公司等5个单位联合举办了哈
尔滨首届经济技术信息发布会,发布科技信息3000余条,为生产单位引进技术提供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