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的学术团体就与兄弟省、市的同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由于黑
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条件相近,因此,交流活动较多,有的已形成
制度。如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植物学会商定每3年联合召开1次植物学术交
流会;黑龙江、吉林两省植物学会每3年召开1次草原学术会议。东北三省地理学会,从1960
年10月~1985年10月共开了四届联合学术会议。东北三省土木建筑学会从1962年建立学会起
坚持每年进行1次学术交流,至1984年,共举办10次,交流论文527篇,参加活动1795人次。
据植物、地理、微生物、自然辩证法、数学、人才、土木建筑、金属、电子、计量、药学、
作物、植保、水产、耕作等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统计,自1963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
黑龙江省召开跨省区的会议共14次。
一、东北西部草原学术会议
1964年10月15日~23日,黑龙江、吉林两省植物学会在哈尔滨北方大厦联合举行“东北
西部草原学术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除黑龙江、吉林两省有关专家外,还邀请了辽宁、北
京、河北、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等省(区)、市的草原科学工作者。著名植物学
家、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刘慎谔教授、吉林省植物学会理事长付
桐生教授出席了会议。会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学术活动为生产服务的方针,深入探讨了草
原的演替规律和草原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草原农、林、牧、副各业综合利用和改
良的重要生产建议,报送各省省委和东北局。《建议》认为,东北西部草原当前存在的主要
问题是:草原面积逐年缩小,草原退化,草质降低,界限不清,草原纠纷时有发生。产生上
述严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因地制宜的农、林、牧、副业全面综合利用规划,放牧和打
草方法不当,对草原生产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合理利用草原与改良草原的研究工作跟不上
形势发展的需要。会议提出5项建议:1.加强草原利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工作,认真贯彻中
央和省有关草原管理的规定。2.开展草原勘测和综合调查,编制草原利用规划。3.建立和
健全放牧和刈草制度,合理利用草原。4.加强草原建设和改良。5.建立草原管理机构,加
强草原利用的科学研究。
二、东北三省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讨论会
1982年8月26日~9月1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水产学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东北三省
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讨论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提高北方寒冷地区池塘养鱼的产量和经
济效益。三省的专家与科技工作者经过广泛讨论,提出《关于大力发展东北地区池塘养鱼的
建议》。这项建议由于针对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措施有力,引起中国水产学会和主管部门
的重视,及时转发了这个建议,并在生产、科研实践中得到落实,有力地推动了东北地区池
塘养鱼的迅速发展。据1985年9月在长春市召开的东北三省第二次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讨论会上
统计,1981年东北三省池塘养鱼面积为50多万亩,产鱼1.1万吨,平均亩产仅21公斤,到19
84年养鱼面积已扩大到70万亩,产量增加到3.2万吨,平均亩产提高到46.5公斤。短短3年
产量增加1.9倍,平均亩产提高1.2倍。与会专家认为,这个成绩的取得,是党的方针、政
策的正确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威力,也是开展学术活动的成果。
除省际之间开展学术交流外,省际之间的市科协及学术团体也开展了学术交流。
早在60年代,哈尔滨市科协就与沈阳、长春市科协建立了协作关系,3市科协曾共同召开
了关于稻瘟病的防治、高梁蚜虫和大豆食心虫的防治、白菜三大病害的防治、马铃薯退化以
及耕作轮作等7次地区性的学术会议。1978年3市科协恢复活动后,又继续共同开展了老年医
学学术讨论会、肿瘤学术讨论会、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能源学术讨论会、热处理理论讨论
会、城市住宅建筑学术讨论会、黄瓜增产技术交流会、秋白菜考察座谈会等活动。
1980年8月20日~24日,沈阳、长春、哈尔滨3市第一届老年医学学术讨论会在沈阳召开
。来自三市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的各科专家共240余人,其中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以上者82人。
会议收到论文212篇,大会交流22篇,小组交流50余篇。与会代表在“双百”方针鼓舞下,从
老年医学、流行病学的调研,到老年医学基础理论、临床等各方面,广泛深入地进行了讨论
和研究。1981年、1982年、1984年,又相继在长春、哈尔滨、沈阳召开了第二届、第三届、
第四届老年医学学术讨论会。
1981年2月24日~27日,沈阳、长春、哈尔滨3市黄瓜增产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参
加会议的有3市农业技术人员52人。会议收到论文28篇,在会上宣读18篇。会议提出黄瓜育种
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培育抗病高产、品质优良的品种,保护地栽培应以早熟品种为主,露地栽
培应以抗病品种为主。在育种途径上要开展黄瓜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同时也要注意常规育
种。在防治黄瓜病虫害上要注意农药的更新换代。会议肯定了乙磷铝防治大棚黄瓜霜霉病的
效果,建议推广到生产单位。但是,目前采取综合防治,如控制塑料大棚的温度、湿度等生
态条件以及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仍是防治黄瓜霜霉病的主要措施。会议认为,黄瓜增产关键
在于培育壮苗,培育壮苗的关键在于提高土温和营养土的配制。会议强调了塑料大棚和地膜
覆盖对提高黄瓜单产,提前上市和延后供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