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人员出国考察、讲学、出席国际会议
为了更好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省科协及省级学会与国际上相应的学术团体和科
技工作者不断增强友好往来,进行学术交流。这对于活跃科技人员的学术思想,开阔眼界,
促进技术开发和智力开发,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78年5月~6月,8月~9月,省科协副主席、东北农学院教授余友泰参加中国农业考察
团,先后前往意大利、法国、英国、丹麦和美国进行农业考察,历时90天,参观了230多个大
小农业单位,同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和工人、农民进行了广泛接触,看了一些文件资料,对
这些国家农业生产情况有所了解,并进行了分析,写出了《美、欧五国农业现代化考察见闻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5个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基本概况,探讨了可以借鉴的东西
。这些文章曾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江科技报》上连续播放和刊载,深受读者的欢
迎。11月9日,省科协在省展览馆举行国外农业考察报告会,余友泰介绍了美国和欧州农业发
展概况,还就黑龙江省如何发展农业和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发表了意见。出席会议人员2000
多人。
1981年5月27日,由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杨万里、理事杨继良、会员刘民中3人组成的省
石油学会代表团,应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邀请,赴旧金山参加美国地质学家协会1981年度
科学大会。杨万里在大会上宣读了学术论文《中国松辽盆地陆相石油的形成与演化》,杨继
良的论文《中国松辽盆地的构造发育特征与油气聚集》在会上进行了交流。会后,黑龙江省
石油学会代表团到洛杉矶、丹佛、休斯敦等地,与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阿莫科、菲利浦斯
、城市服务公司、坦尼柯海湾等16家石油公司和科研单位,以及南加州、加州、芝加哥等6所
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参观了9个单位的试验室和2个工厂,做了3次学术报告,受到好评。
通过学术交流,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如美国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对指导
油气勘探,发展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美国普遍采用了反射光、透射光和荧光光谱
3种方法相结合,从干酪根的颜色、形状来研究其分类和成熟程度变化,特别是近年来荧光光
谱方法发展较快,为生油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地震地层学的迅速发展,对解决复杂地区
、困难地区找油气提供了可靠的地质基础资料;在科研工作中普遍使用了计算机,对提高工
作效率和质量有明显的成效。
1981年9月7~22日,应日本新潟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作野先生、县兽医医师会会长弥津
先生以及东京丸一商事社长谷泰宏先生邀请,由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娄云观、副理事长张
云卿等9人组成黑龙江省畜牧业考察团访问日本。考察团参观了种畜牧场、试验场、改良事业
团、微生物研究所、保健卫生所、口岸检疫所等36个单位,同日本同行商讨了对口单位间进
行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条件,建立了有关部门间的科技情报交流联系。
经过考察后,对日本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的印象是:注意畜禽繁育改良,讲究科学饲养
;实行畜牧业经济补贴,畜产品和饲料加工工业发达;兽医卫生组织设施完善,重视诊断和
预防,消灭了烈性传梁病;科学研究手段先进,研究水平高,为生产服务;畜牧兽医教育机
构设置合理,方针明确,方法得当。根据考察所得,感到日本畜牧业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
进展很快,技术管理水平高,有不少东西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对黑龙江省发展畜牧业生
产提出如下建议:1.应有计划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引进大型高产的黑白花奶牛、瘦肉
型种猪。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进口细毛羊。从日本引进蛋鸡,从日本、加拿大两国引进
肉鸡,搞好原种鸡。2.省畜牧局应重点办好几个种畜厂,做好保种和育种工作,满足基层繁
育改良对种畜的需要,加快培育自己的新品种。3.为科研、教育等部门从国外进口先进仪器
设备,提高科研手段和生产水平,促进生产发展。4.省政府应有计划建立饲养加工体系,先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大中城市建立配合饲料加工厂和饲料添加剂工厂,
供应畜禽全价营养饲料,满足生长和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性能,积极改良天然草场,发展人
工草地,满足草食家畜需要。5.建议往日本派实习生或研究生时,应选派有一定专业知识和
外语水平的技术干部,到日本专业对口单位学习。6.建议研究改进对进口种畜的检疫方法和
要求,允许从日、加、美、澳、新、西德等国非疫区经过严格检疫和注射疫苗的,确认无传
染病种畜进口,以解决牲畜改良之急需。7.日本工商界人士都表示愿意和黑龙江省进行种畜
、畜产品、饲料等贸易。东京丸一商事热切希望买黑龙江省活马和马肉;日中贸易有限公司
和大阪中外贸易公司希望买兔肉、皮张和卖给种畜。日本养畜户和加工商都愿从黑龙江省进
口饲料。应积极与日本开展这方面的贸易活动。
1983年5月4日,由省科协副主席李亚非,省针灸学会秘书佟玉杰,哈尔滨市仪表局高级
工程师刘文生3人组成针灸仪器展览小组,随同中国针灸代表团参加于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召
开的第八届世界针灸大会。
参加这次大会的有60多个国家的800多名代表,同时还有保加利亚针灸讲习班约500名学
员列席了会议。中国针灸代表团的黄羡明、张缙、葛子、徐恒泽等专家分别作了《糖尿病性
的膀胱病变的针灸治疗》、《循经感传临床应用的研究》、《针刺对下丘脑组化成分的影响
》、《中国针灸简史》的报告。中国代表张才玉在会上专门阐述了《中国针灸穴名国际标准
化的方案》。这些内容深受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中国针灸代表团参加会议期间举办针
灸仪器、用具展览。参加展览的还有保加利亚、西德、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瑞士和香港
地区,共9个厂商,17名仪器专家代表,展出仪器、用具97种。其中中国展出了29种,占总展
品的30%。其中有脉冲电针(WQ—6F电针仪,WQ—10B、10C多用电针仪)、WQ—7B耳穴探测仪
、声波电针、电热针、电镝针、电子冷热针等11种;针灸用具方面有各种针灸针、温灸器、
无烟艾条、灸球等14种;针灸书刊方面有《中国针灸学概要》、《针灸取穴法》、《针灸经
穴图解》等5种。中国的针灸电子仪器和用具很受各国代表的重视和欢迎。当中国展品摆出后
,各国代表蜂拥而上,把2米左右的展览台围得水泄不通。有的要买针灸针、有的要买艾条,
有的代表把人体经穴模型拿起抱在怀里不放,要求卖给他。特别是“声波电针治疗仪”和“
WQ—6F电针仪”、“WQ—10C多用电针仪”最受客户欢迎,纷纷要求购买和订货。如保加利亚
索非亚医学院大学生克利斯道夫,他看中了“WQ—6F电针仪”。为了能把这台仪器买到手,
他连续和仪展组一起上班下班,最后他又找到中国的代表团长,要求把这台仪器留给他。当
团长答应他的时候,他高兴极了,并且又领来了2个女同学,前来向中国代表团感谢。克利斯
道夫紧紧握住中国代表团董玉昌团长的手不放,最后和中国展览组的同志一起合影留念。还
有一位保加利亚女医生名叫古马多娃,为了能买到一个针灸经穴模型,多次给仪器组送鲜花
,在一起照像,要求把人体经穴模型卖给她。说明国际针灸界对中国针灸仪器和用具的需要
是十分迫切的。返回中国途中在苏联莫斯科逗留期间,代表团参观了苏联反射疗法研究所的
一些实验室和临床治疗研究室应用的各种现代化仪器,对中国针灸仪器研制有很大启示,并
且也初步了解了苏联针灸仪器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动向。
通过这次针灸仪器展览,全面地展示了中国针灸电子仪器和用具的技术水平,充分地体
现出中国针灸特点,同时通过学术交流也初步摸清了国际针灸同行们对针灸电子仪器的需要
和当前国际针灸电子仪器的技术水平及其发展趋向。
1984年2月10日,应加拿大魁北克省邀请,以省科协副主席张洪恩为团长的黑龙江省科协
代表团一行5人,赴加拿大魁北克和阿尔伯达两省进行为期14天的访问和学术交流。省科协代
表团这次访问加拿大,是对加拿大魁北克省代表团1983年来黑龙江省访问的回访。代表团重
点考察了加拿大的小麦生产和育种,了解到加拿大在小麦抗病育种和提高小麦品质上的科学
方法。通过参观、座谈,学到了加拿大小麦生产经验和小麦温室栽培管理技术。通过这次访
问,进一步加强了两国两省间学术团体友好关系,促进了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
各市科协国际交流活动也十分活跃,每年都有科技工作者出国访问、考察、讲学和参加
学术会议。哈尔滨1984年至1985年两年间,200多人到10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既开阔了视
野,学习了国外新技术,又宣传了中国科学技术新成就。
1979年日本机械学会召开第57届年会,哈尔滨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哈尔滨工业大学教
授李华敏与刘庆和应邀到会,并带着课题参观访问了日本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中心和其它设备
,有助于解决中国急需的重大课题。
1985年4月12日~5月1日,哈尔滨市机械工程学会以李家宝理事长为首的考察团一行4人
,应日本机械学会的邀请,赴日本进行了为期19天的考察访问。在日本期间,除了拜访日本
机械学会,与之进行友好交流会谈之外,还访问了东京工业大学、千叶工业大学、筑波大学
、创价大学、东京工业大学长津田分校,参观访问了东京机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
社丰田汽车制造厂,不二越株式会社、吉田工业株式会社,以及太阳铁工厂等7个工厂。此外
还访问会见了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教育研究所、日本工业教育协会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并
向我国驻日本大使馆进行拜访与汇报。在考察访问期间,正值筑波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展出
之际,考察团用一整天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参观。这次赴日本考察的主要收获是:1.与日本机
械学会初步建立起长期的友好交流关系。日本机械学会是一个以促进有关机械科技发达进步
以及工业发展为目的的学术团体,是日本较大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在这次考察访问期间,曾
多次与事务局长武藤先生,并正式与现任会长、原任会长等人进行了会谈,双方在原则上同
意建立长期友好交流关系。武藤先生借哈尔滨工业大学65周年校庆之机,于1985年6月来哈访
问,进一步商谈了细节问题,并向哈尔滨市机械工程学会作有关日本机械学会活动情况报告
。日本机械学会与美国机械学会、英国机械学会有协议往来,它们间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是
比较活跃的。哈尔滨机械工程学会与日本机械学会建立起实质性的往来关系,对哈尔滨市打
开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很有帮助。2.对日本大、中、小机械工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参观考察。
吉田工业株式会社是一个以生产拉锁为主的典型轻工业大型工厂,在世界各地设有分厂,共
有400多个代销店,占世界拉锁市场一半以上。这个工厂很注意从原材料、元部件到成品的综
合生产,很注意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很注意技术上和全面质量的提高。日本的中、小型工厂
自动化程度并不高,先进技术应用也较少,但技术业务上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奋斗精神很
足,工厂工人很少,劳动强度很高,工作十分紧张。例如,日本储能器工厂,全厂仅有从业
人员83人,其中工人有60人,主要设备70余台,可是月产各种储能器2000台,不仅占领日本
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能力。由于劳动强度高,每人每年平均生产储能器50
0~600台,因此工人工资及奖金也比较高,月平均工资为21.8万日元,每年连奖金在内最高
者可得500万日元。3.了解到日本工厂进行的“全员生产维护”或称“全面设备维护”的情
况。考察所到工厂,几乎全部都推行“TPM”(即全员设备管理)。考察的7个工厂中,不二
越油压制作所进行得最好,效果最显著。该厂用了较多的时间仔细为考察团作了介绍,并带
领到现场观看。他们是全厂自上而下全面动员、全面学习、全面参加,从厂长到每一个工人
,无一遗漏。4.了解到日本工业方面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现状,并初步建立起相互交流的
联系渠道。在日本考察期间,就工业继续教育问题,访问了日本国立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大冢
丰先生,日本工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大野泰雄先生以及日本青森职业训练缩短期大学校长辻
茂教授。日本对成人教育十分重视,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1)职工训练,包括
各级政府举办的以及企业内部举办的职业训练;(2)社会教育,包括地方政府举办的各种讲
座、博物馆、图书馆以及民间文化中心;(3)成人教育,包括各种函授教育、夜校部、广播
大学等。
1985年5月20日~6月10日,应日本三重县及日本农业技术交流协会的邀请,省科协组成
农业代表团赴日考察。省科协副主席、高级工程师夏奎耀任团长,代表团成员有省农牧渔业
厅高级农艺师何裕昌,东北农学院农学系讲师曲文章等人。代表团考察了日本农业发展情况
,中小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双方还对甜菜生理特征、产量及利用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技术
交流和专题探讨。这次访问,对于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科技往来,打开省科协系
统与日本联系的渠道,建立与日本民间团体的长期合作关系,了解和掌握日本科技发展水平
,引进最新技术信息,振兴地方经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1985年10月8日~13日,省计经委、省科协国际经济技术咨询公司和香港务强企业有限公
司联合举办国际先进机械设备展览会,受到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赞扬和观展工程技术人
员的好评,被誉为“一次成功的不出国的科技考察”。在这次展览会上参展的有西德、意大
利、瑞士、奥地利、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和港澳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厂家。展
出了塑料、纺织、电子、农机、机械等5个专业,共30台成套具有80年代先进技术水平的设备
。参观展览会的有2万人。哈尔滨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七台河市、五常县等16个企业留
购和增定了24套设备,成交额达300万美元。据有关部门统计,购买的设备投产后,每年将为
省内新增产值4146万元,利润758万元,可上交税387万元。这次引进的设备将有效地提高省
内有关行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展览会期间,还组织了座谈、现场操作表演、技术交
流等活动。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了7场专题讲座,有7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听讲,从而使购
买设备的企业在展览会期间全部掌握了有关的技术资料,考察了世界先进技术。省科协的国
际经济技术咨询公司通过主办这次展览,结识了10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厂家,128位经理和
专家,并建立了业务联系,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