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普集市
科普集市活动始于1981年,首先在海伦县开始,以后逐步扩展到许多市、县。
1981至1982年,海伦县科协牵头,与农业、畜牧、医药卫生、书店、生产资料公司、电
影公司等10多个单位,在县物资交流会、春季体育运动会、赛畜、赛兔大会期间,先后6次联
合举办科普集市。科普集市上有科普宣传车,播放有关工业、农业、畜牧、医药卫生、节约
能源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展出图文并茂的科普画板;出售工农业生产及与群众日常生活
有紧密联系的科普书籍;设立科技咨询服务台,请本县有名望的工程师、医师、农艺师、畜
牧兽医师及养鸡、养貂、养兔等技术能手30余人直接回答各方面提出的技术难题,并在晚间
放映科教电影。通过这6次科普集市,向5万余人宣传普及了科学技术知识,给养畜专业户解
答2000余条疑难问题,当场出售1500公斤畜禽骨粉饲料、50多种科技图书和2500多册科普资
料。
据1983年统计,全省各地、市、县共举办科普集市100多次,参加咨询服务活动的人数达
250多万人次,为群众解答1000多个技术难题。
大庆市科协1983~1985年,在4个农业区搞了10次科普集市,参加集市的人数119900人次
。他们在集市内容的安排上,着眼于向农民传递最急需的科技信息,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农民
的头脑,传播农村的实用技术。如1983年2月25日在大同区大同镇街区举办的“大庆市第一届
科普集市”,约有3万余人参加,集市上有农学会、畜牧兽医学会、医学会、市牧工商、市农
工商、农科所、农校、农药厂、种子公司、卫生局、市各大医院、卫生宣传教育所等各界专
家、科技工作者136人组成的科技咨询顾问团,解答各类技术问题2300多个,优良种子成交量
8万公斤,发放科普资料18万张,放映科教电影15部。又如在1984年2月21日、3月4日由市科
协和大同区科协联合举办的“大庆市第二届科普集市”,共发放科学种田等科普资料23200份
,举行农作物优良品种介绍,养兔、养鸡知识,常见病、多发病防治等科普讲座12场。设立
畜牧兽医、果树栽培、化学除草、外语磁带转录等科技咨询摊床151个。新技术交流35项,免
费放映科教电影15部。同时,还有“破除迷信”、“多种经营”图片展览等。
科普集市为农民领先科学致富提供了技术信息。如专业户于申全,听了地膜覆盖技术讲
座后,在13亩香瓜地上采用这项技术,使香瓜提早成熟上市15天,亩增产750公斤,当年收入
超过万元。粮食专业户高明义邀请科普宣传队上门指导,他按照科技人员指点的种植方案去
干,成了大庆市第一个上缴商品粮5万公斤的“大王”户。贫困户高殿武跑到集市上打听致富
的门路,在咨询人员的启示下,他聘请一位技术人员做养鸡顾问,当年收入4500元,不仅还
清了多年积下的2000元外债,还第一次有了存款。
科普集市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使科学技术由点到面扩散。大庆市大同区庆阳山乡干部
把科普集市发给的《大田作物种植技术》一书翻印给每户1册,并组织科技人员走村串户讲解
选用大豆“黑河三号”优良品种,使专业户掌握了耕作要求,全乡1985年大豆早晚密栽技术
应用面积达1万亩,平均亩产达125公斤,比一般种植增产50%。1984年,大庆市第七届科普大
集在红岗区举行,特意安排在养鸡专业户王玉民所在的民吉村举行了一次养鸡经验现场会。
通过现场参观,全村在市畜牧兽医学会的指导下,出现了养鸡热,仅两年多时间,养鸡户发
展到239个,先后向市场提供鲜蛋5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