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科普广播

  科普广播是利用电台、电视台这个现代化工具进行科普宣传的有效手段,是科协配合有 关部门开展科普宣传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来得快,宣传面广。
    从1959年起,各级科协就通过电台进行科普宣传。科协组织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 挥自己的专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从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出发,为广播电台( 站)撰写科普文章或到电台、电视台讲演。
    “文化大革命”前,从全省看,科协系统利用广播开展科普宣传不普遍,广播的内容也 主要是面向城市。“文化大革命”后,省、市、县科协比较普遍地开展科普广播,据1979年 统计,全省共举办科普专题广播3100多次。广播的内容面向农村的逐渐增多。特别是1980年 省科协“二大”以后,由于强调了科普重点面向农村,地、县科协工作要以农村为主,科普 广播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比较广泛地开展起来,有些地方形成制度。海伦县1982年以前只有 县里办广播,1983年发展到各乡都办。18个乡科协,每天自办广播节目半小时,专门讲科技 课,群众称之为“空中科技学校”。肇州县永胜公社1980年3月建立科协后,确定每星期一、 五的中午、晚上为《科普讲座与文化生活》节目,每次半小时。为了保证广播讲座的正常开 展,科协专门成立了编辑组,负责录音制作,每次讲课都做到人员落实,课题落实,时间落 实。
    科普广播的特点是:(1)根据每个时期的形势和任务,宣传有关科学技术知识。如198 4年,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大力普及新技术,省科协与省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新技术革 命专题讲座”。(2)从当地当前生产和人民生活实际需要出发,科学安排播讲内容。如肇州 县永胜公社科协在广播站自办节目时间内,春播前讲“怎样做好种子发芽试验”、“农药拌 种”、“怎样一次播种保全苗”等春耕生产技术;夏锄期间讲“怎样科学管理”;挂锄后讲 “科学造肥方法”;在林业方面讲“掌握育苗造林技术,提高成活率”;在水利方面讲“小 麦三看三掌握”的科学灌溉法。为发展家庭副业,使听众掌握一些畜禽疫病防治方法,讲“ 怎样预防鸡瘟”、“怎样预防猪瘟”、“怎样防治仔猪白痢”等知识。此外,还播讲有关自 然科学常识和医药卫生知识。如“雷击是怎么回事”、“怎样预防感冒”、“不能乱用素类 药”、“计划生育知识”等等。
    这些解决人们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广播节目内容,经常地、及时地、迅速地传递到群 众中去,深受广大干部和听众欢迎。群众反映说:“这个节目办得好,讲的都是我们农家的 事,听得懂,用得着。”永利大队第二生产队的于大娘说:“这广播到啥时候讲啥事,事事 都说到我们心坎上,今春广播讲怎样给小鸡吃药、打针,我都照办了,今年我家小鸡一个没 死,可太平了。”八队王队长说:“我从广播中听到公社林技师讲了防治苗期害虫的事,我 们队马上给谷子喷了药,谷子没受虫害,长势非常好,真是及时雨啊!”听众听了农业站技 术员在广播上讲了葵花人工授粉1~2次能增产20~30%,家家都按这个办法做了,全公社1. 2万亩葵花全部进行1~2次人工授粉,增产25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