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科普图书资料
科普图书资料是开展科普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级科协都把编、印、发科普图书资料
作为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954年哈尔滨科联、科普协会成立后,常伴随科普讲座编印一些图书资料,免费发给听
众。同时也为厂矿、学校、农村等基层单位提供宣传资料。图书资料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
工业、农业、医学知识、卫生防疫、最新科技知识、破除迷信等。这种图书资料,由于是普
及性的,编写的都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除图书资料外,有时还印发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科
普宣传画。1954年初~1956年8月两年多时间内,仅为全省农民编写的小册子就有40多种,为
林业工人编写的资料有1.4万册。
1957年,全省各级科普组织共编写各种通俗小册子和讲稿235种,印发190万份。据1958
年12月统计,自1956年8月至1958年末,全省各级科普协会共出版通俗科技小册子1500种,印
发300余万册。
1958年~1962年,各级科协更加重视科普工作。省科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选题
,编印了适合广大工农群众和干部需要的科普资料15种、6万册。各市、县科协也都结合生产
,结合实际,编印了一些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普及资料。如伊春市科协编印了21种、5万册
;肇州县科协编印3种、2.7万册。双城县科协编写整理“良种志”、“养猪专号”、“化肥
农药”、“病虫害防治”、“代食品制造”等10余种小册子,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群众懂
得了一些科学道理,掌握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
1963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精神,省科协进一步
提出了加强全省农业科普工作的方针任务。在文字宣传方面,除结合当地生产和群众的生活
需要编写宣传资料外,还要求各级科协要与当地报刊协作办好科学技术知识专栏或开辟副刊
;与当地文化馆、站合办或单独办科技知识黑板报,编写供培训初中级科技人员的讲义和供
在乡知识青年自学科技知识丛书。根据这一精神,省科协除与省广播电台共同编印《黑龙江
省广播》和不定期编印“活页资料”外,还组织有关学会的专家、学者编辑出版了《黑龙江
农事》,并开始陆续出版科普丛书。同时,配合省植物保护知识展览和畜牧兽医知识展览,
印发专题小册子。有的市、县如伊春市、肇州县科协建立了图书室,开展图书资料借阅工作
。双城市科协编印了供农村开展业余教育用的农业课本。
“文化大革命”中,各级科协库存的科普图书资料几乎全部废弃或失散。
1978年,各级科协陆续恢复后,作为文字宣传的科普资料又开始活跃起来。松花江地区
及其所属各县科协,组织有创作能力的学会会员编写各种科普读物。仅呼兰县就编写了《激
素应用问答》、《临床常用数据公式手册》、《家兔冬繁冬养》、《牲畜常见疾病诊断技术
》等书,都对学习科学知识,推动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8年,省科协配合新兴技术讲座,把讲稿分发至全省各地、市、县科协,为各级科协
开展讲座活动提供了讲义。
1979年,省科协组织有关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编辑出版了《农业技术手册》、《黑龙江
大豆》、《农田基本建设》、《深松耕法》、《日语语法手册》等5种科技读物;省科普创作
协会编印了《科学幻想》、《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学文艺》等科普读物,印发
16万册。据1979年10月统计,全省各级科协,两年中共编写科普读物32种、印发33万册。
1980年,省科协科普宣传工作以节能为重点,配合节能巡回展览,发放了大量的文字资
料。
1981年后,全省农村实现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学、用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各级科协和学会,除采取其它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外,把文字宣传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为促
进全省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省科协组织科技人员翻译、编写了《农业施肥制度》、
《多种经营》、《家庭副业》等专题小册子;省级有关学会组织会员和科技人员编写科普资
料,及时送到农村广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手中;县科协也组织编印农民技术课本,不定期
地出科普活页。如海伦县科协1981年组织科技人员编印了科普丛书《农村科技知识课本》、
《诊断歌诀》、《奶牛饲养管理》、《养鸡手册》、《养兔管理技术》、《科学养兔经验》
等2.3万册,还组织编写了《农业科技咨询》7期、1.7万份,《科普资料》17期、5000份,
供各级领导指导生产参考。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全省各级科协共编写各种科普资料24种
,发行50万份。省科普创作协会1981年创作1200多篇作品,分别发表在科普报刊上。
1983年,在组织开展“送科学技术到千家万户”的活动中,为适应农村专业户、科技示
范户的需要,省科协组织编写《家庭养禽》、《奶牛饲养技术》等20种科普小册子和科普资
料,公开发行3.6万册,发给地、市、县科协14.8万多册。1984年,全省各级科协和学会共
发放科普资料110多万份。1985年,为配合高产“大王”先进技术的推广传播工作,省科协组
织专家帮助“大王”编写经验材料,传播他们的高产技术。佳木斯市科协帮助养鸡“大王”
梁凤颖编写了《梁凤颖养鸡法》,印刷10万册,发至全国900多个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