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一节 科普宣传车

  科普宣传车是中国科协特制的宣传车,是开展科普宣传的有效工具之一。1982年中国科 协拨给黑龙江省2台。1台配给青冈县,1台省科协留用。青冈县科协曾用宣传车把本县当年农 业增产技术经验送到各公社巡回展出。省科协留用的宣传车曾于1982年3月和5月,先后去海 伦、肇东、巴彦、阿城4县开展活动。
    宣传车的特点是:一是震动大、影响大,跑起来一条线,影响一大片,跑到哪里,哪里 就呈现活跃气氛。二是它既适用于在人口较集中的城镇活动,更便于把科技知识送到边远地 区的农民手里。三是不受农村少电、无电的限制,随车携带的各种现代化宣传工具均可发挥 作用。由于宣传车具备这些特点,因而深受群众的欢迎。例如,宣传车到巴彦县康庄公社三 合大队活动时,社员说:“上级派车到农村传经送宝,是国家对农民的关心”;阿城县农民 编顺口溜说:“老农不出村,知识送上门,科学种田好,感谢传经人”。 (见附图)
    在省科协的带动下,少数市县科协积极准备资金,酝酿购买。暂时无力购买的,则采取 租用或购置普通汽车,用来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宣传。例如海伦县科协于1982年4月,经县委同 意,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租用1台封存汽车,聘清农艺师、畜牧技师,组成科普宣传队,深入 农村搞科普宣传,宣讲县政府制订的大田种植方案、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多种经营技术、畜 禽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识、植树造林以及计划生育和医药卫生知识,从4月11日至6月10日 ,到过14个公社、28个大队,占全县公社的半数。又如1982年7月,穆棱县科协与外贸科、克 音公社党委配合,利用购买的1台普通汽车,插上红旗,安上扩大器和一对剌叭,载着科普资 料,深入克音公社8个生产大队,20个生产队和县农贸市场,广泛宣传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每 到一地,群众奔走相告,男女老幼自动围观,收听克音公社四井三队队长张建贵“关于全队 户户养兔,由穷变富”的录音讲话;听取西林大队第六生产队养兔专业户冯力介绍的“靠科 学养兔,越养越富”的技术要点和经验。干部和社员听后受到启示,一再询问有关的科技知 识,踊跃购买科普资料,表示一定要搞好家庭副业。晚间,他们还为农村干部、科技人员和 广大社员放映了科教电影。
    1983年,各地、市、县科协把工作重点转向了农村,集中抓送科学技术到千家万户的活 动。这一年,中国科协给双城、肇州、巴彦、林口、汤原、北安、集贤、绥化、林甸、克山 、宁安等11县配备科普宣传车,为深入农村开展科普宣传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4年,又有黑河、望奎、桦川、海林、依兰、五常、尚志、拜泉、讷河、肇东等10个 市、县科协配备了科普宣传车。
    1985年,同江、兰西、甘南、虎林、德都、鸡东、绥滨、密山、铁力、大兴安岭地区、 木兰、绥棱、饶河、龙江、绥芬河市、宾县、佳木斯、杜蒙、桦南、孙吴、七台河市、大庆 市轻工局等22个地、市、县及基层科协配上了科普宣传车。
    截止1985年末,全省已有45个地、市、县科协配备了科普宣传车,占全省地、市、县科 协总数的68%。各级科协利用宣传车走街串巷、走村串屯,送知识、送技术,在科学技术向农 村转移和扩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