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技术市场

  一、技术交流交易会
    技术交流交易会是把各种最新技术成果,以商品形式带进流通领域,按照价值规律,进 行交换,以繁荣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技术市场是科技咨询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产物,是 科技战线上最富有生命力的新事物,在科协系统得以迅速发展。
    哈尔滨市科协系统科技市场十分活跃。1983年底举办科技咨询服务成果展览,展出咨询 成果600多件。设4个服务台,专为工厂企业技术攻关、难题“会诊”、技术改造、新产品开 发、老产品更新换代、人才开发等方面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有500多人就科技成果转让和新产 品开发进行了洽谈。展出的18种新产品全部被生产单位接产,其中空气净化器、救生箱、脚 踏切菜机等产品,竟有五六个厂家同时要求接产。1984年9月举办微机展览会,来自辽宁、吉 林、黑龙江等地的大专院校、工矿企业、科研单位的领导和科技人员3万多人参观展览。200 多个单位预订微机230台,成交额达350万元。这一年,市科协还召开10项节能技术推广交易 会,出人意料,到会人员竟超出原计划的4倍。签订供销合同70多份,会上与会后成交额300 多万元。12月间,又举办首届经济技术信息发布会。会上,省、市经委、银行、建行、工商 局、物资局以及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部门共发布有关工业、农业、科技、金融、商业 、交通、建筑等各行各业的信息3000余项(包括综合信息、招标信息、成果转让等),成交 额550万元。
    1985年1月,在哈尔滨召开首届冰雪节科技成果、新产品交易会。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 高等院校、科研所和工商企业的140多个单位,1.2万人参加交易和交流活动。展出微机、轻 工化纺、工艺美术、农业科技、交通运输等6大类,共1000多种(项)科技新成果和科技新产 品,仅松江电机厂1家就与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成交80多万元。
    1985年,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组织齐齐哈尔市首届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大会,齐齐哈尔 市科协系统组成参展交易团。齐齐哈尔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为大会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 项目454项,通过洽谈签订了意向性协议和合同,金额170万元,受到大会表彰,获二等奖。 齐齐哈尔市科技咨询服务公司及所属各咨询服务部还派人参加了南京、北京、吉林、大连、 长春和哈尔滨等地主办的技术交流、交易会。取得立足本市,面向全国,沟通信息,扩大服 务领域的效果。
    从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公布后到1985年末的半年多的时间里,省直与地、市、县 举办的技术市场达200多场次,签订技术转让的意向合同2500多项,成交额2.2亿元。
    二、技术成果转让应用
    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转让和应用,是使科学技术变成现实生产力,是技术商品化的直接 手段。科协系统的各级咨询组织,已从实践中体会到它的重要意义。
    1983年8月,在牡丹江市科技协作交流大会上,东北工学院把本院的最新研究成果——无 孔浇铸新工艺拿了出来,有偿转让给牡丹江铸造厂。牡丹江铸造厂是该市最大的铸造企业, 过去,这个厂一直是用50年代的浇铸工艺,铸件废品率平均在11%左右。这不仅造成了很大的 原材料浪费,损失了大量的能源,而且直接影响到供应厂家的正常生产。采用这项新工艺后 ,铸件废品率降低到5%左右,按年产2300吨计算,可减少废品110多吨,增加利润10多万元。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咨询分公司对曙光无线电元件厂生产质量的关键问题,提供硅的外 延片双重吸杂技术,使这个厂的产品质量合格率由原来的40%上升到80%,成本降低,产品畅 销,一举扭转企业多年亏损局面。
    省轻工化工研究所科技咨询分公司,为省内7家味精厂提供的应用甜菜密米发酵制取味素 的技术,年产值达1027万元,创利350万元。
    省土木建筑学会对如何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十分重视,从1983年到1985年 的3年间,连续不断地抓新技术成果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可为 国家节省上百万元的建设资金。
    在建筑用沥青紧缺,加之沥青卷材防水施工工艺复杂,施工中对环境还有污染的情况下 ,迫切需要改变这种防水作法。于是出现了冷作防水技术,这是屋面防水技术的一项重要改 革。当这种新材料、新工艺一出现,学会就注意到它的价值,及时组织交流和推广。通过编 印资料、开技术交流会和现场指导等方法,在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区推广了20多万平方米, 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砼外加剂的应用,不仅节约水泥,由于它抗冻性强,少受施工季节限制,而且还可以提 高砼质量,缩短建筑周期,降低工程成本。学会把它作为重点技术推广项目。近3年来,组织 砼外加剂学术报告会、讲座、培训班10多次(期),参加者近千人。1984、1985两年,在基 建工程中,使用砼外加剂的数量已达3000多吨,仅冬季施工就为国家节省资金5000多万元。
    新技术钻孔灌注桩基与传统的条形毛石基础比较,具有材料耗量少、机械化程度高、劳 动强度低、施工少受季节限制和节省资金等优点。为配合行政部门推广这一新技术,3年间, 学会组织学术交流、技术讲座10多次,参加活动者近千人。到1985年,全省已推广长螺旋钻 孔灌注桩基5000多万平方米,节约建筑资金百万元以上。
    新结构、新技术“内装外砌”体系是一种符合黑龙江省省情的工业化体系。它具有室内 观感好,并能增加使用面积7%,节约建设用地20%,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施工少受季节影响 ,还有加快工程进度,在高层工程应用可大量节约水泥、钢材等优点。为推广“内装外砌” 经验,学会成立了“内装外砌”科研小组。通过学术交流、可行性论证会等形式,扫除推行 中的思想阻力,先后在松花江大桥新村4栋近2万平方米的住宅建筑推广。12层的“内装外砌 ”住宅工程主体结构完工后,经现场参观评议会评议,专家学者们反映很好。
    省计量测试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生产技术改造组织联合攻关,研究出黑度系数计算的 理论与方法,对解决理论建标和标准黑体炉的建立都有很大意义,先后已为北京、上海、天 津、武汉等省市的有关单位进行计算。
    三、技术经济信息交流
    技术经济信息的交流,对应用新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着直接的重要作用。全省各 级科协的科技咨询服务组织,都很注重信息交流。
    省石油学会组织各专业学组和会员参加1985年7月3日~5日举办的大庆市首届技术经济信 息市场。参加这次信息市场的有北京、上海、黑龙江、四川、浙江、辽宁、吉林、山东等9个 省市和大庆市的67个单位。交流项目有4500多项,其中技术成果转让379项,技术咨询服务3 082项,技术培训522项,新产品展销604种。在这次信息市场交易活动中,共签订合同书7份 ,合同意向书243份,成交金额达818.2万元。通过市场信息发布会,先后有省国防科工委、 20所大专院校、齐齐哈尔重型机器厂、哈尔滨市建材总公司等单位,对56项技术难题投标。 大庆市石油学院编制的PC~1500计算机“新型汉字程序及汉字数字库”的软件在展出期间, 先后同哈尔滨市和本市的9个单位草签了12套转让合同。
    安达市制油厂科协为了向厂领导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边利用科协组织横向联系的优势 ,与北京、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市的有关科研单位和科技部门建立了信息网;一边加强与市 内各学会、厂科协的联系,及时掌握新的信息。1985年,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向厂领导提出 了引进银耳、蘑菇、五香瓜籽生产设备的可行性报告,厂领导采纳建议决定投资引进,结 果引进后15天收回全部投资。生产3个月后,由于好多厂家,看到这项投资所获经济效益显著 ,竟一拥而上,纷纷引进。这样形成竞争激烈,势必形成产品过剩的局面。这时厂领导又根 据厂科协建议,及时将技术设备转让出去,生产半年时间,创利润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