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管理咨询
一、企业管理会诊
管理是一门科学。从黑龙江省的多数企业管理还比较落后、严重地影响企事业单位生产
潜力的发挥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帮助企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全省各级科
协科技咨询服务工作普遍地开展了管理咨询服务。
1984年,齐齐哈尔市科技咨询中心质量管理协会咨询部组织33名会员,对齐齐哈尔衡器
厂进行管理咨询。通过看、听、诊、查、测的方法进行全面会诊,提出了707个数据。针对工
厂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出37个改善点,397条改善管理措施,受到工厂领导的赞
扬。与此同时,这个咨询部为向各工厂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和价值工程等管理方法,还采取讲
座、办班、放录象和专题诊断等多种形式帮助工厂企业改善管理,从而促进了经济效益的增
加。
北安轧钢厂是一个连年亏损,濒于倒闭的工厂。1985年初,齐齐哈尔第一重型机器厂科
协科技咨询部承担管理咨询任务后,调集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联合“会诊”。从现
场调研到市场预测,从可行性论证到工程设计,设备安装调试,从人员培训到现场生产指导
,全面“会诊”,一条龙服务。仅用8个月的时间,就使该厂变成了年产线材1万吨,产值翻
5番,年创造利润150万元以上的全北安市第一盈利大户。赢得了黑河地区和北安市各界人士
高度赞誉。
牡丹江农场管理局八五八农场,从1956年建场至1984年的29年间,有21年是亏损,盈亏
相抵后,仍亏4000多万元。为了帮助这个场治穷致富,改变面貌,1984年12月,省农场管理
学会同这个场签订了咨询服务协议。组织省国营农场经济研究所技术人员,并邀请东北农学
院的部分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于1985年1月,赴八五八农场,从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方
面,对其进行全面“会诊”。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最后形成了发挥资
源优势的重点发展奶牛业、养鱼业、水稻、人工林和野生动物;适当压缩粮豆面积,增加饲
料和经济作物的面积;围绕农林牧渔业,发展加工业;围绕各行各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全面
规划方案。在咨询人员和全场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规划逐步实施,当年收到显著效益。
八五八农场1982年投产的日处理鲜奶5吨的小乳品厂,由于设备不配套,工艺不过关,技
术水平低,管理上不去,3年亏损18万元。经咨询组骆承库教授等对其进行全面“会诊”后,
针对牛奶保鲜、鲜奶检验、灭菌加糖、喷粉包装、化验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系统的
改进建议。结果这个小乳品厂1年扭亏为盈,盈利1万多元。
八五八农场当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水稻播种面积增加1.2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增加1.4倍,产值增长8.6倍。1年营造的人工林面积相当于前29年造林面积总和的67.5%。
畜牧业(主要是奶牛),头数增加79%;牛奶产量增加2.1倍;产值增长1.9倍。养鱼水面较
年初增加4倍。
八五八农场全年总计创造国民收入820万元,其中利润79万多元。与大丰收的1983年相比
,增加国民收入63.7万元,增长8.4%。人均收入576元,比1983年高39.5%;劳均收入826
元,比1983斩高22.7%,这些数字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一年企业管理咨询,使全场面貌根本
改观。
二、产品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面向经济建
设的科技咨询服务中,各级科协的科技咨询部门,均先后开展了全面质量管理咨询业务。
黑龙江省的造纸工业,1980~1983年,曾一度出现低潮,产品滞销,亏损企业增多。在
省一轻系统计划内的34个企业中,有27户亏损,占79.41%。亏损面、亏损额之大,居全国首
位。造成亏损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管理不善是重要的一条。为扭转这一局面,省造纸
学会组织力量,一边推广先进经验,一边对“老、大、难”工厂进行具体帮助,组织推广莲
江口造纸厂的制桨造纸和质量管理的经验,进行对标和比质比价,收到为著效果。对肇州纸
厂、汤原纸厂开展了技术咨询服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在厂方财务会计人员和老工人配合
下,对工厂进行全面诊断。确定了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为中心的企业改造方案。从选定产品
品种,突破质量关和消耗关入手,协助工厂抓生产、抓技术、抓质量、抓经营,终于使这两
家濒临关闭的企业恢复了生机。肇州纸厂摆脱了连续4年亏损(共亏220万元)的困境,1984
年盈利11.6万元,与1983年亏损72万元相比,减亏增收83.6万元。汤原造纸厂1984年盈利
18万元,比1983年减亏增收66万元。
齐齐哈尔市质量管理协会,从1980年12月成立后,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活动,
到1985年,在全市工交系统177个企业中,已有105个企业推行了全面质量管理。有注册登记
的质量管理小组1204个,13个小组获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93个小组被评为部、省优
秀小组。两个小组荣获部质量管理奖,两个企业获省质量管理奖。5年间,全市共取得质量管
理成果2297项,创造经济价值2791万元。产品获金牌2块,银牌9块,部优41种,省优269种。
1984年初,齐齐哈尔市农机厂生产的12马力四轮拖拉机质量不合格,省机械厅下令停产
整顿,工厂陷于困境。质量管理协会组织中直、省直一、二机床厂和和平厂的6名工程师,对
这个厂的质量管理和拖拉机主要零件加工工艺进行咨询服务。拖拉机质量大幅度提高,被批
准恢复批量生产,1年扭亏为盈,在1983年亏损270万元的基础上,1984年一跃而盈利12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