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落实政策、维护权益
一、协助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误伤了一些科技人员,尤其是在“文化
大革命”中,知识分子普遍遭到打击迫害,许多科技工作者蒙受了不白之冤,严重影响了他
们的积极性。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
讲话,批驳了“文化大革命”中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破坏科学技术事业的种种谬论,进一步
明确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省科协恢复后,把贯彻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科技工
作者的作用,作为各级科协重要任务来安排。在1980年召开的省科协二届一次全委会上,省
科协向各级科协提出: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各级科协组织,一定要敢于为科技人员讲话,
要关心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实的情况,要善于和科技工作者交朋友,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
,积极认真地向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求得及时合理的解决。根据全委会精神,全省各
级科协和学会在协助党和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纽带、助手作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
(一)调查、反映、建议
根据省委决定,省科协是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除抽调专人参加省委
检查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工作办公室工作外,还积极主动地多次召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
,进行调查研究,向省委及有关部门反映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工作上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
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1982年上半年,省科协召开了3次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座谈会,共
40余人参加,科学家们在座谈会上对知识分子“外流”,“大雁南飞”;知识分子的职称、
住房、生活及对待老科学家和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态度等问题直率地谈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
建议,如在关于对知识分子的认识态度问题上,他们指出还存在着少数单位的领导与党的三
中全会路线相对立,有对知识分子打击报复迫害的现象;有的领导对知识分子抱有偏见和糊
涂观念,看作“异已”,视为“统战对象”,工作不支持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在认识
上,行动上还没解决信科学靠科学的问题,对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不够,对科学家建议尊重
不够的现象。参加座谈会的科学家建议:1.有关单位党组织,对那些打击迫害知识分子的事
件要严加处理,并追究其法律责任;2.有关宣传部门继续宣传知识分子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真正解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题;3.省委、省政府应建立咨询顾问机构,以保证省委
、省政府对经济发展决策的科学性。座谈会后,省科协整理了科学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写出
《关于知识分子座谈会情况的反映》,向省委组织部、省检查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省委书
记李剑白、副省长王金陵等有关部门和领导做了汇报,科学家们的多数建议引起了有关部门
的重视。
黑河地区科协1982年3月9日召开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座谈会,地直农业、农机、林业
、医药、卫生、畜牧、科技情报等部门科技工作者40多人参加座谈。地区科协把座谈中反映
出的问题,向地委作了《关于当前知识分子政策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引起了地委的重视
,部分科技人员的子女就业、工资改革、生活待遇等问题及时地得到了解决。
虎林县科协总结了1982年协助党委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经验教训后,于1983年初向县委
主管领导提出要对全县科技人员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以便集中地解决一下科技人员的实际问
题,得到了县委的支持。县科协与组织、人事、科委等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从3月中旬开始
,对全县科技知识分子,重点放在167名中级科技人员,从政治思想、工作、到生活各方面进
行综合调查。他们采取开调查会、座谈会、个别谈心、登门走访、填调查表等形式进行了调
查。并到群众中了解,征求单位领导意见,对调查出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了反复核实。县委常
委先后3次听取了汇报,并对调查组提出的问题反复进行了研究,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发挥科
技知识分子作用的决定”,以县委(1983)21号文下发各基层单位。其内容是:(一)在政
治上要关心科技知识分子;(二)在工作上要提出切实要求,创造必要条件,合理地使用科
技知识分子;(三)在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要支持帮助科技知识分子;(四)在生活上
要关心照顾科技知识分子;(五)对取得科技成果的科技知识分子要给予奖励;(六)加强
党和政府对科技知识分子工作的领导。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县委文件《决定》的精
神,县科协协助有关部门对中级以上科技知识分子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逐个解决。
省科协于1983年7月5日,根据多次落实知识分子座谈会及下基层检查知识分子工作了解
到的情况,向省委作了《关于我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汇报》,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中年知识
分子工资低、住房拥挤、困难较多;使用上不尽合理;知识分子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
结构比例失调;知识分子外流严重等。为了防止“雁南飞”,黑龙江省科技报(城镇版)19
84年1月18日,第一版上发表了“客来一席谈”的文章,介绍了原省应用数学研究所运筹室副
主任、助理研究员吕能贤调往浙江省工作的原因。这篇报道引起科技界强烈反响,部分科技
工作者就此进行了座谈,要求有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做好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不该
再让“大雁”南飞。省委书记李力安给省科委党组批语:“前天电台广播、报纸登载了我省
数学研究所一位南飞的知识分子的谈话意见,我看了很受触动,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首先
我应负领导责任。但是所的领导干部以这样的态度对待知识分子,是不能容许的。……请你
们认真检查一下,并让他们切实改进工作,在报纸上对读者作出回答”。中共黑龙江省委常
委、组织部部长王斐3月7日在黑龙江科技报上发表了题为“以最大魄力和务实精神落实党的
知识分子政策”的文章。文章说:“《黑龙江科技报》发表《客来一席谈》后,引起强烈反
响。我认为,科技报这种敢替知识分子讲话,敢于揭露和批评鄙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现象
的作法,值得称赞。希望坚持下去,为做好我省知识分子工作贡献力量”。文章还说:“《
客来一席谈》这篇报道给我们的启示是:我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
显著成绩,但决不是“差不多了”。在有的地区和单位仍然思想阻力重重,存在不少问题。
各级领导必须把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作为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下最大决心,以最大
的魄力和务实精神,认真抓好”。
绥化市科协1984年在全市660名科技人员中进行民意测验,并报市委和省、地科协。同时
又对全市科技知识分子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对调查出的情况和
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向市委汇报,市委非常重视,作出《关于改善科技人员工作、学习、生
活待遇的几项规定》,并下发各基层单位贯彻执行。
大庆市科协从1982至1985期间召开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座谈会、调查会929次,涉及面达6
667人,个别走访442人,回访226人,处理来信124件,向领导提供信息403条。
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械厂科协多次召集科技人员座谈,找知识分子谈心协助党委了解知
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和他们的生活、工作现状,1985年初还向科技人员印发了征求意见表。
厂科协把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党委作了汇报,并提出书面意见,得到厂党委的高度重视,
有的意见被立即采纳了。如:科技人员提出业余时间没有学习、娱乐的场所,党委便决定在
青年宫腾出两个活动室;科技人员提出书报费问题,厂党委便召集有关部门研究,决定给取
得初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和具有一定工龄的知识分子每人每年30元书报费,另外每月增发12
元津贴费。
为了更好地密切党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有的市、县科协
在当地党委的支持下,建立了知识分子接待日。如宁安县科协向县委建议建立知识分子接待
日。经县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决定从1985年9月起,每月16日为县领导在县科协接待科技工
作者的接待日。县科协确定专人陪同县领导做好接待记录,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来访中提出问
题的解决办法。到1985年末,共接待了20多名科技工作者来访。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副主
任医师)汪耕云来访,提出住房窄小,要求县里帮助解决房子问题。县委主管书记与县政府
领导研究决定1986年予以解决。县兽医学会的畜牧师姜兴杰请求解决医疗费不足和子女就业
问题。经县科协与县畜牧局领导协商,畜牧局领导已答应帮助解决。还有的科技工作者在接
待日中,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有关改进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
视。
(二)纠正冤假错案、解决学非所用
在调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向上级党委反映呼声的同时,一些市、县、局、厂矿科
协还积极主动协助党委纠正过去的冤假错案和学非所用问题,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
哈尔滨林机厂有一名老科技人员,家住福建省。1950年入厂,1953年返家办事,被当地
公安机关以反革命集团嫌疑而拘留审查近3个月。弄清事实真相后,认为没有问题予以释放。
工厂根据当时厂规制度按超假除名,从此他失去了公职。30多年来在家种地、当小学代课教
师等,生活十分困难。1982年他给厂党委和科协主席分别来信,科协向党委汇报了情况,党
委很重视。经外调查实,提出纠正意见,后经上级批准,为这个同志恢复了公职,因其多年
放弃专业,套改为助理工程师,工资定为21级。考虑到他生活困难,工厂又给予1000元补助
费。
1983年,阿城县科协在检查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中,由县委统筹安排,会同组织部、宣传
部、政协、科委一起进行了调查。县科协抽调专人深入农机、水利两个系统,对中年知识分
子的工作、住房、晋级、非正常外流及身体健康情况进行座谈调查。发现农机系统有个50年
代毕业于王岗农机学校的科技人员李玉芝,1969年因她给某领导提意见,遭到打击报复,被
调到农机系统所属的铸造车间搬了7年铁块。后来,托人调到农机供应公司当了7年售货员,
荒废了她的专业技术知识。她流着眼泪向科协的同志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和归队要求。县科协
向农机系统党委反映了她的要求,3天后便得到落实,被安排到新岗位,负责农产品质量检查
。李玉芝非常感慨地说:“县科协真正为她做主办事,解决了她多年‘老大难’问题”。
大庆市科协积极帮助大庆市委和各级党组织为126名科技人员解决了用非所学、用非所长
的问题。法语翻译冯明章,原分配在天然气公司,但天然气公司无法国进口设备,他把情况
反映到科协,市科协副主席田一伟亲自为他联系,并了解到井下作业公司有法国斯隆贝尔测
井公司进口设备,向有关部门建议把冯明章调到该公司既发挥了他的特长,又解决了实际问
题。采油五厂郭洪霞学的是排水专业,但毕业后分配到维修队担任机械技术员,由于不对口
,工作上遇到不少困难。厂科协了解后向有关部门反映,协商后调整到厂规划设计组,她很
快熟悉了工作,并担负了全厂5万多平方米民用住宅楼暖气及下水道设计任务,解决了生产急
需,个人也心情舒畅。井下作业公司测井研究所两名担任领导的科技人员提出摆脱行政事务
,承担科研课题攻关的要求,经厂科协和科技管理部门共同反映后,得到公司领导同意。他
们承担课题后,在短时间内就分别攻下了“过油管井经仪”“46毫米超声电视”的技术关键
。
海林县科协按着党对知识分子的有关政策,发现和推荐人才,使科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
发挥专业技术作用。1984年县科协发现林业局治山林场22岁的青年工人程鹏,高中毕业后坚
持业余钻研激光技术。他自制电子激光仪器,自费耗资2300元组装激光器,对农业的种子萌
发、医疗看病,金属穿孔等,对工农业生产有着实际应用价值,成绩较显著。经县科协及时
推荐到牡丹江市科协,经有关专家考核认为确属自学成才者,后调到牡丹江市电子研究所附
属单位工作。
据1984年至1985年上半年统计,全省各级科协协助当地政府为科技人员解决学非所用86
45人次。
(三)政治上一视同仁
为了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政治上一视同仁,解决科技人员入党难的问题,各级科
协和学会对科技人员给予了热情关怀。如齐齐哈尔市气象学会经常向各级党组织反映人员的
思想情况,便于会员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1978年至1982年,5年期间,齐
齐哈尔市气象局共发展6名党员,都是学会的会员、中年工程师。这几位科技人员在气象局工
作都已20多年,在气象科研上都有所建树,为齐齐哈尔市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由
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在入党的问题上多年没有得到解决。党支部在研究发展时,学会的会员
主动承担对他们的培养,为这6名同志的入党付出了心血。由于学会的工作,知识分子入党难
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据统计,1978年至1984年底,学会先后有16名会员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占气象系统发展党员总数的84.2%,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30年发展的党员还要多。第一
重型机器厂科协1983年成立后,主动与科技人员联系,了解他们的入党愿望后,积极向党委
反映。1966年至1978年的12年内,全厂只发展了19名知识分子党员,而厂科协成立后的1984
年一年时间,全厂吸收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入党就有73人,几乎等于19
79年前12年中发展知识分子党员的4倍。佳木斯电机厂科协针对厂总工艺师郑铸源多次申请入
党的心愿,一方面向厂党委反映该同志在政治思想上的进步表现,另一方面又帮助他克服缺
点,使其于1985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各级科协还注意维护科技人员的政治权益,在评选劳模、标兵等问题上,落实知识分子
政策,做到一视同仁。乌敏河林业局科协发现1980年初该局准备召开的劳模大会上,局机关
30多名科技人员中没有1人当选。局科协认为这样做不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于是,他
们向有关领导反映了这个问题,引起局领导的重视,经研究后在名额已满的情况下又增补了
6名技术骨干,给科技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哈尔滨轴承厂的高级工程师黄哲奎,是设计国家轴
承超精研加工设备的先驱,他为国家轴承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曾两次获得省科技
成果一等奖,连续10多年当选为厂标兵和市劳模。他人厂26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
献给了“四化”事业,是全厂公认的科技工作者的先进典型。1983年,由于一件小事处理不
当,黄哲奎被取消了厂标兵和市劳模的称号。这件事在全厂职工中尤其是在科技人员中引起
很大反映,许多人为其报不平,不少人找科协反映情况。厂科协在调查研究后感到,向黄哲
奎这样的优秀工作者,是“四化”建设的难得人才,理应受到保护和鼓励。即使有某些不足
,也要热情帮助,而不应求全责备,甚至施加政治上的压力。厂科协明确表态:取消黄哲奎
荣誉称号的作法是不公正的!厂科协一方面鼓励老黄坚定信念,再做贡献,另一方面又花费
很大的精力,全面地总结了他的事迹材料。厂科协不但多次向省、市报社推荐黄哲奎的先进
事迹,而且在厂内组织召开了“优秀科技工作者事迹报告会”,在会上大张旗鼓地宣传了黄
哲奎的模范事迹。1984年6月份,省科委组织评选国家级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活动,厂科协
把黄哲奎的材料总结上报。黄哲奎做为黑龙江省工交战线的首席候选人参加选拔,结果一举
中选,受到了连升三级工资的国家奖励(工资由103元长到157元)。同年11月份,厂科协又
建议奖励给黄哲奎一套贡献房。1985年1月黄哲奎又一次被评为厂劳模标兵,2月荣获厂重大
科技成果一等奖。
(四)提职晋升
为了在晋升职务、职称、调整工资中,更好地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各级科协尤其是
厂矿科协积极创造条件,为科技人员主持公道。
哈尔滨东安机械厂科协由于对全厂科技人员的情况掌握清楚,在参与职称晋升工作中就
有主动权。在1981年开始的厂工程师晋升工作中,厂党委责成厂科协与组织部门进行,而科
协是主体。晋升考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均由厂科协主席、副主席担任,17名考评委员会中
科协委员、理事长、会员就占15名。办公室副主任也由副主席担任。全厂共组织了5个答辩场
,有430多名助理工程师参加晋升,共有主考人33名,全部由科协常委、委员、学会理事长、
秘书及会员组成,对晋升工作做了大量细致工作,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牡丹江国营北方工具厂科协积极向党委推荐有真才实学的,符合“四化”要求的工程技
术人员进入各级领导班子。1984年,全厂有21名科技人员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占同期提干总
数的49%。
哈尔滨轴承厂科协,在1983年至1984年工资调改期间积极反映科技人员的呼声,维护科
技人员的利益,为一大批60年代初毕业的老中专生解决了在过去几次调资中存在的问题。使
工资偏低的老中专生长了两级工资。通过厂科协的大力呼吁和有关部门的认真工作,还解决
了月工资低于46元的老中专生的增加级差的工资问题。厂里有位技术人员本来符合增加级差
的条件,但由于车间领导对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理解不深,对这位技术人员按一般职工进行调
资,引起了强烈反映,厂科协常务副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一方面做这位同志的思想工作,
另一方面做这个车间领导的工作,向他们宣传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进步、发展生产、提高经
济效益的重要力量,改善这些同志的工作、生活条件,较多地给他们增加工资是完全必要的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重要措施。最后依
据《劳动人事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国发(1983)65号文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妥善地解决了他
的工资问题。厂科协办公室副主任根据党委指示,在调资中曾先后两次深入技术科室,征求
科技人员的意见和反映。在工资调改过程中,厂科协共接待科技人员来信、来方200余人次,
及时地解决和缓和了各种矛盾,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全厂近千名工程技术人员,大部分对调
改结果是满意的。在调改前,科技人员的工资普遍低于同期入厂的工人,通过调改后,使科
技人员的工资普遍高于同期入厂的工人。
二、维护科技人员的权益
(一)保护合法收入
佳木斯市煤矿机械厂工程师王煜,1981年与本厂同志一起利用业余时间完成羊毛衫厂厂
房的建筑设计任务。后来,市土木建筑学会咨询分司按有关规定将这一设计项目收取的700余
元的咨询费,进行了分配。王煜从中分得300元。在全市开展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时,煤机
厂把王煜得的咨询费视为非法收入,令其停职反省,并要求退回全部款项。佳木斯市科协闻
讯后,到该厂了解情况,宣传、解释国家有关科技咨询的政策和规定,经过多方面的工作,
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保护知识产权
保护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对于侵犯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行为进行批评,宣传党的有关
政策,是各级科协在科技发展形势下的新任务。
1985年6月《黑龙江科技报》接到一封属名哈尔滨市香料厂香精香料研究室技术人员梁丽
荣的来信,信中反映该厂在呈报“黑加仑子香精”这一成果时,所报的主要研制人员与实际
不相符一事,请求《黑龙江科技报》为其伸张正义。《黑龙江科技报》派记者两次到哈尔滨
香料厂调查,经多方了解和查阅有关资料,证实该厂在呈报科研成果时,采用了“移花接木
”的手段,该给梁丽荣呈报的却换上了范雅静、王金松。查证核实后,报社认为该厂领导这
样做是混淆了创造性劳动和非创造性劳动的差别,没有尽到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为了引起
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黑龙江科技报》于6月10日在城镇版1版刊登了题为“研制名单中
为什么没有我”的群众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同时,发表了题为“保护知识产权”的社
论。在有关部门的督促下,厂领导与该同志交换意见,正确处理了这一问题,保护了当事人
的正当权益。
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所“固定化酵母快速酿造啤酒”科研项目,1984年在齐齐哈尔市啤
酒厂中试生产成功。当年10月通过技术签定,该成果使啤酒发酵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一半,
产量增加1倍,1985年列入省政府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可是正当省科学院应用微生物所筹备推
广时,省轻工厅食品工业公司置省政府统筹规划于不顾,指使齐齐哈尔啤酒厂将此项成果以
办学习班的形式私自转让给省内外10多个厂家,从中谋利。省应用微生物所向省政府有关领
导部门反映,省经济技术合作委员会也指出这种作法是错误的,但问题仍未解决。省科协“
三大”代表马昕在省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书领导,希望能给科技人员作主,替他们说话,
维护科技人员的权益不受侵犯。省科协领导接到此信后,责成基层工作部派人与《黑龙江科
技报》配合,一起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信中反映的情况属实。《黑龙江科技报》在
1985年7月19日城镇版进行了报道,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在侯捷省长亲自过问下,省经合委
同计经委、科委一起进行了调查、处理。
(三)保护正当利益
呼兰县食品学会理事长、工程师张广杰,是县食品厂副厂长,负责生产工作,他先后研
制川酥月饼、桃酥、小人酥糖等十几个新品种,为厂收益做出一定贡献。但是该厂领导班子
不合,部分领导保守思想严重,认为张广杰搞糕点、糖果试制多此一举,逐渐产生了矛盾,
对张采取压制的办法,不准他搞试制和抓生产,实际形成有职无权,张外出开会旅费都不给
报销,住房坏了漏雨也不给维修,张几次找有关部门反映情况都未能解决。后来张来到县科
协说明了情况。经调查,情况属实,县科协用书面材料向县委作了报告,县委很重视,1982
年6月决定由县委组织部、县科协、县商业局组成调查组。经多方工作,上述问题得到了合理
解决,张广杰本人很满意,在全县广大科技人员中引起震动。
1982年,国际学术组织邀请211医院有重大科研成果的主治医师李希臻去日本参加国际学
术会议,但由于个别领导阻碍,医院不同意他出席会议。省医学会将情况汇报给省科协,引
起省科协领导的重视。省科协与省医学会联合组织了专人调查,经过大量工作,几经周折,
终于为李希臻解决了问题,使他如期出席了国际学术会议。
阿城县水利系统30多名中年知识分子对水利系统党委主要负责人意见很大。1983年向上
级有关部门提出97条意见,主要是住房分配不合理;政治上不信任,业务上不依靠;知识分
子入党难;克扣劳保金以及工程师余书铭被打3年无人管等12个方面的问题。当时有些干部怕
得罪人,久拖不决。县科协把这些意见整理后,及时地上报给县委。在各界和黑龙江日报社
的支持下,县委非常重视,组成5人工作组由县委带队深入水利科,经过15天的调查后,改组
了水利系统党委班子,科技工作者重新得到重视和使用。水利系统的全体科技工作者派代表
来科协表示谢意,并为县科协送了写着“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大牌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