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术交流
一、省际学术交流
(一)黑龙江省主办的省际学术交流
1981年7月2日至12日,由黑龙江省语言学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筹备召开的全国语法和语
法教学讨论会在哈尔滨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中学和其它方面的语言工作者119人,代表中有全国著名的语法专家、教授。会议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负责人张志公主持,黑龙江省副省长李瑞代表省委、省政府到会表
示祝贺,教育部副部长浦通修到会听取讨论并讲了话,中国语言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教
授王力先生和中国语言学会会长、语言研究所所长吕叔湘先生参加讨论会,并就语法研究和
语法教学问题作了专题报告。与会者讨论了语法和语法教学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经过与会同
志的努力集思广益,反复磋商,制订了一个大家基本上同意的对《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
的《修改要点》。
1981年7月12日至20日,由我省语法学会协助筹备的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成立大会在哈
尔滨市举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吕叔湘、叶籁士,秘书长倪海曙,委员曾世英、张
志公、朱德熙等参加大会。叶圣陶先生为大会题词。黑龙江省副省长李瑞代表省委、省政府
到会表示祝贺。这次会议收到和分发了75种文字改革的资料和学术论文,讨论了文字改革的
若干问题,交流了文字改革方面的科研成果。
1981年7月25日至30日,由黑龙江省文学学会与北京文艺学会联合发起召开的文艺规律讨
论会,在牡丹江市举行。会议除讨论文艺的一般规律外,着重探讨了文艺的创作规律。
关于文艺规律问题。与会者认为,过去由于不适当地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忽视乃至否
定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当前对于文艺规律的研究,应当侧重对作
家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等问题的深入探索。一些人认为,文艺规律是与文艺的本质互相联
系的。要正确回答文艺的规律问题,首先要弄清文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有的认为,对于文
艺本质的把握,涉及到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间的关系,关键要把握好这个关系。从反映和被
反映的关系看,审美主体要正确地反映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就不能是无动于衷的,必然有自
身的感受和体验,所以,感情是构成文艺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认为,文艺规律可划分为内
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应该重点探讨文艺的内部规律。也有人认为这种划法不科学,因为文艺
规律的各方面是统一的,不可截然分开。
关于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的情感活动和特点。有的认为,作家的情感在创作中的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在深入生活阶段,作家的情感与知觉、感觉相结合,作家为创作对
象所感动,从而进入了创作过程;②在艺术构思阶段,作家的情感与意志、才力以及思想、
艺术修养等发生更为密切的关系,并以作家的情感为媒介,网结在一起,和谐地进行思维运
动,主要表现为作家的艺术想象。作家的艺术想象靠作家的情感推动,靠理论来指导;③在
艺术表现阶段,作家的感情状态制约着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作品中人物性格形成,不会反转
来影响作家的情感。但无论是作家的情感,还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又都共同受制于实际生
活的逻辑发展。
关于作家主观能动作用问题。有的认为,客观世界是无限丰富的,人们的主观世界是无
比自由的。在文艺创作中,有多大的客观世界,就有多大的主观世界。文艺创作的规律就是
研究作家头脑如何进行艺术加工,也就是“神与物游”,是情与物的结合,是主观拥抱客观
的结果。
1981年8月15日至21日,由我省物资经济学会主办的东北三省物资经济讨论会在牡丹江市
举行。会议集中讨论生产资料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会议认为:①生产资料流通
是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②生产资料流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桥梁和纽带,对各部门的合
理比例关系有直接影响;③生产资料流通时间影响生产的速度;④生产资料流通对企业产品
的品种、规格、质量、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宏观经济效果有一定影响。
1981年9月23日至28日,东北三省《资本论》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市举行。会议集中讨论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问题、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对外延的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概念
内容的理解、关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形成史、关于如何评价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问题等。
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问题。一种观点认为,扩大再生产有三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①(V+m)>ⅡC;②(C+V+m)>(IC+ⅡC);③(C+V+m)>I(V+m/x+Ⅱ(V+m
/x)。并有四个平衡公式是实现条件:社会总生产和总需求的平衡;两大部类必须按比例协
调发展;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购买力的平衡;生产资料生产和需要的平衡。第二种观点认为
,研究社会再生产理论,应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统一出
发,研究扩大再生产的条件问题。他们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对社会资本再生
产论述了三个条件,即①I(V+m)>ⅡC是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②C+V+m=C
+△C+V+△V+m/x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分配平衡条件;③I(V+△V+m/x)=Ⅱ(C+△
C)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交换实现条件。第三种观点认为,I(V+M)>ⅡC是扩大再生产的必
要条件,有独立存在的意义。但是,这是一个抽象公式,有待具体化。I(V+△V+m/x)=
Ⅱ(C+△C)是具体公式。
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与会者就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不是客观规律以及“优先增
长”的准确含义进行了探讨。
1983年7月,省人才研究会(筹)与中国人才研究会共同筹备召开了全国人才学理论讨论
会,出席讨论会的有全国15个省市的高校、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人才研究工作者50余人。会
议讨论了人才学理论体系和教学大纲,建立了《人才学》编写组。
1983年8月9日至15日,省朝鲜语学会主办东北三省朝鲜语文工作者第六次专业会和中国
朝鲜语学会第三次学术交流会。我省23人参加会议,提交论文6篇。
1983年8月,东北三省金融学会联谊会暨金融理论讨论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三省代表共1
10人参加会议,收到并交流论文45篇。会议着重讨论流动资金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问题、银
行改革方向问题、银行体系和机构设置问题和银行改革其它问题。
1984年3月2日至9日,由我省历史学会主办的全国首次金史、女真史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
市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的专家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53篇,会上,集中对女真
的源流,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金代的历史、地理展开了争鸣与探讨。对于女真源流,
与会者指出,女真是发祥于黑龙江省的一个渊远流长的少数民族。它创建的金朝,是我国历
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建立较早的一个很重要的朝代。过去传统的观点认为,女真的祖源是肃慎
,挹娄、勿吉、靺鞨,是肃慎延续的源流。这次会上,不少学者对这一观点做了新的探讨,
认为把女真说成是一源,在提法上不够全面。女真的形成是多源的,它在自身发展壮大中,
由于同鲜卑、室韦、夫余、高句丽等民族相互战争、掠夺、婚姻等诸方面因素,曾经融入不
少这些民族的成分,这就是女真民族共同形成的另一个源。
1984年8月12日至17日,省价格学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了东北三省首届价格理论讨论会,共
有216名代表参加会议,收到论文150多篇。除东北三省代表外,中国价格学会、国家物价局
和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全国各兄弟省、市价格学会和物价局负责同志,全国部分大专院校
、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会议着重讨论如何通过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
的作用,以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1984年9月2日至8日,由我省文学学会筹备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哈尔
滨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现代文学工作者213人,提交论文80多篇。会议中心议题
是:如何科学地评价一些有争议的、情况比较复杂的作家。
1984年8月,由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筹办的中国博物馆学会群众工作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市
举行。会议对博物馆的社会效益等问题进行讨论。
1984年8月,由省文物博物馆学会筹办的全国金史及契丹女真史学术讨论会在哈尔滨市举
行。会议就金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金代的地理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黑龙江省
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女真在黑龙江建立了国家,包括契丹、鲜卑乃至蒙古的历
史也与黑龙江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
1985年8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在省高等教育学会积极筹备和
组织下,在哈尔滨市举行。蒋南翔、何东昌等领导到会并讲话。会议研究中央关于经济体制
改革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指示,讨论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内容改革
以及领导制度改革等理论与实际问题。
1985年10月15日至18日,由省文学学会主办,在哈尔滨市召开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研讨会
预备会议,有来自北京、辽宁、吉林及我省的作家、教授、研究人员等40多人。会议探讨东
北沦陷时期的复杂文学现象,研究当时文学作品的传播情况、敌伪高压下出现过的反抗和争
扎文学以及当时作家的情况。
1985年10月,省价格学会联合辽宁、吉林两省价格学会,在哈尔滨市就价格改革的目标
模式问题进行专题讨论。会议提出,中国近期的价格模式应是“双多”的模式,即价格决策
的多层次、多种价格形式并存,以浮动价格为主的模式。
(二)黑龙江省参加的省际学术交流
为了加强省际的学术交流,省社科联经常与外省、市社科联取得联系,及时获得学术信
息,并组织有关学会与人员积极参加省际的学术交流。
1960年,省历史学会部分会员到山东省参加了关于义和团问题学术研讨会。
1961年,省哲学学会派出15人参加了东北三省哲学教科书学术研讨会。
1962年,省历史学会部分会员到山东省参加了全国孔子教学思想学术研讨会。
1980年,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刁绍华、赵先捷等参加在上海市召开的全国列·托尔斯泰
学术研讨会。他们提交的论文被列入《列·托尔斯泰学术论文集》。
1980年8月13日至9月5日,省经济理论工作者参加在辽宁省旅大市举行的东北三省城镇集
体和个体商业服务业理论问题讨论会。
1981年,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傅佩娟参加了全国召开的高尔基学术研讨会,向会议提交
论文《论高尔基的剧本〈底层〉》。
1981年,外国文学学会会员鲁刚、孟宪义等参加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巴尔扎克学术研讨会
,并提交论文。
1981年3月8日至13日,省经济学会派人参加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东北三省经济学界讨
论“中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会议。
1981年12月11日至17日,中国物资经济学会首届年会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省物资经济
学会会员刘野、洪新、彭瑞玲、王凯、李少白参加会议。刘野向大会做了访问美国的考察报
告;洪新宣读《浅谈物资企业的经济联合问题》一文;彭瑞玲宣读论文《生产资料流通在社
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规律》。
1982年,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刁绍华参加在长沙召开的全国雨果、普希金学术研讨会,
向大会提交论文《论塔吉雅娜》。
1982年6月2日至9日,省商业经济学会会员赵英奇、李殿钧、李洪彩、曲更非等一行12人
组成代表团参加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成立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我省陈
冰岩、赵英奇、李殿钧被选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丁广文在学术讨论会上
发言。
1982年7月17日至8月2日,省物资经济学会派出代表孔玉、周立民、彭瑞玲、刘国玉、李
安民等21人参加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的东北三省物资经济第二次理论讨论会,并提交论文14
篇。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提高物资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益和如何实施以计划经济为
主、市场调节为辅。
1982年8月,省会计学会黄寿宸、宋永顺、何光裕3人参加了中国会计学会在四川乐山召
开的学术讨论会。宋永顺、何光裕撰写的《试论会计法制及会计职业道德》在会上进行交流
,又在六省会刊上转载,并编入1982年《中国会计学会论文集》中。
1982年8月23日至31日,省朝鲜语学会派6人到吉林省延吉市出席了东北三省朝鲜语文工
作第五次专业会和中国朝鲜语第二次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5篇。
1983年1月,郎太岩代表黑龙江省参加全国首次民政理论研讨会,并发表《民政工作的性
质和任务》一文。
1983年春,外国文学学会甘雨泽、陈淑贤、林永安、傅佩娟等参加在苏州召开的第三届
当代苏联文学讨论会,并提交论文。
1983年冬,外国文学学会会员高文风、林永安、李素绚、梁庄等参加在厦门召开的全国
屠格涅夫学术研讨会,并提交论文。高文风任大会学术组成员,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屠格涅
夫晚期的政治观点》,论文收入《屠格涅夫学术论文集》。
1984年3月3日至9日,省物资经济学会会员孔玉、彭瑞玲、周立民、王凯、王柏南五人参
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并向大会提交论文4篇。
1984年夏,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傅佩娟参加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肖洛霍夫学术研讨会
,并提交论文。
1984年8月30日至9月6日,省朝鲜语学会10名同志到沈阳参加东北三省朝鲜语文工作第七
次专业会和中国朝鲜语学会第四次学术交流会,提交论文3篇。
1984年9月,外国文学学会赵先捷参加在江西庐山召开的马列主义文学研讨会,并提交论
文。
1984年11月23日至30日,省经济商业学会会员陈冰岩、赵英奇、李殿钧、黄维乐、吕海
光、李洪彩、王守川、曲更非参加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在广西桂林召开的第二届年会。同时,
我省各地、市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也列席这次年会。并为大会提供论文和调查报告6篇。
1985年5月,省人才研究会与辽宁、吉林两省研究会在长春组织《当代人才管理丛书》学
术讨论会。
1985年6月16日,省钱币学会派人参加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的辽、金、西夏、元、渤海五
个少数民族政权货币讨论会,并提交《金代钱币演绎简析》、《金章宗币考》等6篇论文。
1985年7月11日至19日,省物资经济学会会员刘国玉、李慧、董茂彩、王添基等28人,参
加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的东北三省物资经济理论讨论会。为大会提交论文23篇。施盘星、陈
云山、洪新、李广和、李克民等在大会上发言。
1985年8月,中国税务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研究所在吉林省吉林市联合召开税
收经济杠杆作用理论讨论会。黑龙江省税务学会刘耀先、黄守田2人参加了会议。黄守田、罗
会文、沙洵洸3人合写的《浅谈税收经济杠杆作用》一文在会上交流,并被编入中国展望出版
社出版的《税收理论与杠杆》一书。
1985年秋,省外国文学学会会员林永安参加在北京召开的苏联诗人叶赛宁学术研讨会,
并提交论文。
1985年10月30日至11月3日,省钱币学会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钱币学会第二届年会。
1985年12月,中国税务学会年会在重庆市召开,黑龙江省税务学会会员沙洵洸、刘耀先
、黄守田、武壮4人参加会议,沙洵洸在会上介绍黑龙江省税务学会的工作经验,并作了《关
于进一步完善税制的探讨》的学术发言。论文被编人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税务学会
1985年年会论文专集》。在这次会议上,黑龙江省税务学会同北京市税务学会、吉林省税务
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北京的有关经济理论部门和院校等11个单位共同承担《关于完善我
国税制》课题的调查研讨任务,并于一年后完成。
二、国际学术交流
(一)黑龙江省主办的国际学术交流
1981年3月12日至14日,日本流通研究大学教授代表团来黑龙江省物资部门访问和进行学
术考察。代表团团长林周二(东京大学教授),团员岗田清(成城大学教授)、中田信哉(
神奈川大学讲师),团员兼秘书草薙一郎(通运株式会社课长)。中国物资经济学会秘书长
高博陪同来哈。代表团在哈期间,主要进行以下学术活动:①举办报告会。省及哈市物资部
门职工500多人听了中田信哉先生的报告《企业中供给调整体制及其技术方法》;②座谈讨论
。日本代表团与熊映梧、刘野等座谈讨论了日本和黑龙江的物资流通问题。日方介绍了日本
企业物资流通情况和社会物资流通情况,日本加速物资周转、降低原材料库存的做法,以及
日本各大学的物资流通教学、科研情况;中方向客人介绍了黑龙江物资流通的基本情况,为
搞活流通采取的措施和正在探讨的问题。
1982年7月,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考古学家斯坦福博士和地质学家海因斯博士来
黑龙江省进行学术考察。他们先后参观哈尔滨顾乡屯和黄山两地的古生物化石出土地点和黑
龙江省博物馆的陈列和古生物化石藏品,同省文博学会人类考古及省地质科学工作者进行学
术交流,并做了古人类是怎样打制石器的模拟表演。这次美两位学者对黑龙江省的学术考察
,不仅增进了两国科学工作者的友谊,而且对共同寻找美国印第安人祖先与亚洲大陆古人类
的渊源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1983年6月14日至21日,由省外语学会和黑龙江大学共同发起的哈尔滨生成语法讨论会在
黑龙江大学举行。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美国、英国、比利时、荷兰五个国家的16位语言
学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6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教授、语言工作者、研究生120余人。会
议收到国外论文10篇,国内论文70篇。
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这次讨论会十分关注。中国日语研究会会长刘振瀛教授、中国音韵学
会主席严学宭教授、北京外国语学院许国璋教授,欧亚生成语法学家协会、日本语言学会会
长井上和子教授、荷兰梯系柏杉大学查理斯·特莱威斯教授和美国语言学会、墨西哥人类学
研究所语言研究中心等个人和学术团体均来函祝贺。尤其是转换生成语法创始人——美国著
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教授对讨论会更是热情支持,他委托与会的美国语言学家奥尼尔教授代
为宣读了他为大会撰写的论文。
这次会议,是中国语言学界在国内与外国语言学者共同讨论生成语法理论的第一次。会
上不仅交流了转换生成语法基本理论的科研成果,而且还探讨了汉语生成语法的应用及其理
论框架问题,为当代语言学研究增加了新内容。尤其是黑龙江省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外国学
者的赞誉,他们说未来生成语法研究基地在黑龙江。
1985年,省外国文学学会组织部分在哈会员与美国学者李达立、叶维康等举行学术座谈
,并听取了他们的专题学术报告。
(二)黑龙江省参加的国际学术交流
1981年5月29日至6月8日,中国物资经济工作者代表团一行六人应日本物资流通协会和日
本能率协会的邀请,赴日考察访问。黑龙江省物资经济学会秘书长李安民同志曾参加这次考
察。这次访日重点考察了日本物资流通协会、日本物流管理协会及其下属支部是怎样进行工
作的,日本物流团体为什么受到企业界的重视和欢迎等问题。
1981年10月18日至21日,省物资局局长、省物资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刘野等3人,代表中国
物资经济学会出席了美国物资分配管理协会第十九届年会。
1983年9月,省朝鲜语学会应邀出席了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日本朝鲜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赴
日参加会议的学会会员是:尹应淳、徐基述、徐明勋、许光一4人。许光一在大会上发表一篇
论文。
1985年2月23日至3月9日,省商业经济学会,应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会长有泽广已
的邀请,经省政府批准,首次派出由学会名誉会长陈冰岩同志为团长、会长赵英奇为副团长
、秘书长王守川和副秘书长曲更非同志为团员的黑龙江省赴日考察流通经济理论与中小型商
业企业发展战略考察团。考察团先后在日本东京、名古屋、神户、大津四市考察了日本80年
代流通经济理论研究的新动向、新情况;日本商业企业的联合形式以及中小型企业的管理技
术和管理方法等。
1985年秋,外国文学学会会员刁绍华应邀参加在西德召开的契诃夫学术国际会议。
1985年10月18日至11月5日,中国物资经济学会组织的物资贸易中心代表团对日本商业流
通情况进行考察。省物资经济学会会员,省物资贸易中心党委书记张克参加这次考察。这次
重点考察了日本流通企业的形式、职能,日本在组织流通中的具体做法。
页码:34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