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提供服务
为了促进广大会员更好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搞好学术研讨活动,为社会主义
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省社科联一直重视根据自己的条件,尽可能地为广大会员开展理论学习
、进行科学研究和提高健康水平,提供力所能及的、辅助性的服务。
一、提供书目1959年3月20日,《社联通讯》第5期,首次开辟了《会员和理论工作者的
读书目录》栏目。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读书目录》如下:
(一)最低必读书目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
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谈谈辩证法》;《卡尔·马克思》。
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论的信》。
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整顿党
的作风》;《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农村调查〉的序言》;《关于领导
方法的若干问题》;《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二)较高限度的必读书目:
马克思:《费尔巴哈论提纲》;《神圣的家庭》;《哲学的贫困》。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列宁:《哲学笔记》。
斯大林:《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1959年4月3日,《社联通讯》第6期刊登了《会员和理论工作者的读书目录》——《政治
经济学读书目录》。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第一卷;《工资、价格
和利润》;《雇佣劳动与资本》。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政治经济学》(《反杜林论》第150页)。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底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
》;《论粮食税》;《伟大的创举,怎样组织比赛》。
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我们的经济政策》;《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为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
好转而斗争》;《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
1959年5月3日,《社联通讯》第7期,刊登了《会员和理论工作者的读书目录》——《科
学社会主义读书目录》:
《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
《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二卷);
《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
《论权威》(《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二卷);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二卷);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列宁文选》第一卷);
《反杜林论》;
《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
《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一卷);
《什么是人民之友》(《列宁文选》第一卷);
《做什么》(《列宁文选》第一卷);
《进一步退两步》(《列宁文选》第一卷);
《两个策略》(《列宁文选》第一卷);
《联共党史》;
《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高读本);
《国家与革命》(《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高读本);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高读本);
《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左派幼稚病》(《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高读本);
《莫斯科会议宣言》(《学习》杂志1957年第23期);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共产党人发刊辞》(《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中国共产党三十年》;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论人民民主专政》(单行本);
《一论无产阶级专政、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低读本);
《红色政权为什么会存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低读本);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最低读本);
《反对自由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二、提供参考资料
针对各个时期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省社科联还曾择要选编了一些马列语录
和有参考价值的报刊文章,作为参考资料刊载在《社联通讯》和《社会科学动态》上,供会
员参阅。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2月至1966年期间,在《社联通讯》上刊载参考资料18篇;1
978年7月至1985年12月期间,在《社会科学动态》上刊载参考资料78篇。
三、健康疗养
1984年6月25日,中共省社科联党组第20次会议决定:由办公室负责在北戴河建立休养所
,为会员提供健康疗养服务。1984年7月15日,正式接待第一批休养人员;到10月15日为止,
共接待160名会员前去疗养。1985年接待了520名会员前去疗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