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组织机构 黑龙江省文联的组织机构有两个系统,一是权力机构;一是工作机构,即常设机构。权
力机构包括全省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省文代会)、由省文代会选出的省文联委员会、
由省文联委员会选出的省文联主任、副主任或主席、副主席(主席团);工作机构包括驻会
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必要的办事机构。
黑龙江省文联自1949年成立至1985年的36年间,其组织机构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
程:即经历了初创时期(两省文联)、发展时期(两省文联合并后)、停滞时期(“文化大
革命”)和壮大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85年,省文联组织机构已由初期的较
小规模发展成为一个规模较大、阵容较强、联系广泛、成就显著的省一级文艺界群众团体。
1985年末,省文联权力机构共有代表大会(二次)代表540人、委员会(二届)委员129
人、主席团成员16人;工作机构共有7个机关处室、12个文艺家协会办公室和5个直属事业单
位等24个处级单位,职工220余名。
一、黑龙江地区的省文联
(一)黑龙江省文联
1949年10月初,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
表大会精神,决定成立黑龙江省文联,首先成立黑龙江省文联筹委会。
黑龙江省文联筹委会由省直各文艺宣传部门、文教部门和齐齐哈尔市有关单位负责人组
成。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的决定,省文联筹委会从省文联、齐齐哈尔市文协、省文工
团和齐齐哈尔市民众教育馆抽调干部组成工作机构,主任张守维。下设:
秘书室
编辑创作部
文运部
194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黑龙江省在齐齐哈尔市召开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代表213人。大会选举产生了黑龙江省文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张守维、裴华、高云梯、鲁琪等
共15人。
黑龙江省文联一届一次委员会议选举主任张守维(驻会),副主任裴华(兼)、高云梯
(兼)。
下设工作机构与筹委会期间同。
工作人员最多时18人。
工作地址在省会齐齐哈尔市。
1951年12月13日至17日,黑龙江省召开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200人。大
会选举产生了黑龙江省文联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张守维、裴华、鲁琪、殷参、高云梯等11
人。
黑龙江省文联二届一次常务委员会议选举主任张守维(驻会),第一副主任裴华(兼)
,第二副主任鲁琪(驻会)。
下设工作机构:
秘书室编辑创作组:内设创作组、编辑组(编辑出版《黑龙江文艺》)、音乐组(编辑
出版《战斗歌声》,并负责省音协筹备工作)、美术组(编辑出版《黑龙江画报》,并负责
省美协筹备工作)。
文运部
至1954年7月末终止工作,与松江省文联合并。
(二)松江省文联
1949年10月,中共松江省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和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
会精神,决定成立松江省文联,首先成立松江省文联筹委会。
1949年11月4日,松江省文联筹委会在哈尔滨市召开成立大会,选举王一丁、王剑、李曙
森、陈元直、李建平、郑依平、陈振球、白韦等71人为筹委会委员,主任陈元直(兼)、副
主任陈振球(兼)、白韦(常务)。从松江省鲁迅文艺工作团抽调干部组成工作机构,与文
工团合署办公。
下设工作机构:
创作部
编辑部
行政事务由松江省鲁迅文艺工作团承担。
1950年6月15日至18日,松江省在哈尔滨市召开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180
人。大会选举产生了松江省文联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陈元直、白韦、关松军、林青、徐莹
、关沫南、马玉云(女)、唐景阳、任克东、张枫、谭亿、潘青(女)、曾葠、杨宗先、陶
然、陈振球、王一丁、陈克、何路(女)、车明、康平、崔德印、李江、邢绳武、张德裕、
赵军、史松北、庄严、王树祥、白玉凤、任淑卿(女)、张家玉、张希良、王季愚、赵洵(
女)、关兴诗、温长淮、王××等共41人。
松江省文联一届一次委员会选举主任陈元直(兼),副主任陈振球(兼)、白韦(驻会
),秘书长关松军。
同年8月以后,主任唐景阳。
下设工作机构与筹委会时期同。编辑部开始筹备出版《松江文艺》。
工作人员最多时14人。
办公地址在省会哈尔滨市。
1954年7月末终止工作,与黑龙江省文联合并。
二、黑龙江省文联
黑龙江省文联于1954年8月1日由黑龙江地区的黑龙江省文联和松江省文联合并后成立。
在全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省文联领导成员由中共黑龙江省委任
命产生,同时建立工作机构。领导成员和工作机构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作了充实和调整。
1954年8月到1958年12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省文联主任为裴华(兼),副主任先
后有鲁琪、关沫南、张凡夫、程思三、陈克。
下设工作机构:
办公室
创作部(1956年12月撤消)
编辑部(编辑出版《黑龙江文艺》,后为《北方》、《北方文学》)
文运部(1958年5月设)
资料室
工作人员27人。
办公地址在省会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
1957年5月,根据省委宣传部的决定,哈尔滨市文联合并于黑龙江省文联,工作人员增至
46人。
1958年12月,原哈尔滨市部分人员回归哈尔滨市,恢复哈尔滨市文联工作,多数人员正
式留在省文联。
工作人员41人。
1958年12月8日至14日,黑龙江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代表
600余名。大会选举产生了黑龙江省文联第一届委员会。
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方行、牛乃文、白韦、吕仲敏(女)、刘勇、
刘相如、许为民、关沫南、延泽民、庄桂芝、李天伶、李薰风、沙青、吴琳涛(女)、张凤
楼、张连俊、林青、武新春、徐莹、高凤阁、郭先红、柳永浦、章子冈、梁一鸣、梁志强、
温长淮、喜彩苓、韩永先、裴华、碧燕燕(女)、蒋贵学等共43人。
黑龙江省文联一届一次委员会议选举主任延泽民,副主任裴华、武新春。
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此后又陆续任命关沫南、白韦、章子冈、陈
沂、方行、严辰为省文联副主任,冯文翰、竞痕为省文联副秘书长,梁志强为省文联秘书长
。
1959年3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省文联由省直机关处级单位升格为局级单位。
下设工作机构:
办公室
文运部(1963年撤消)
组联室(1963年设立,统管省作家协会、省戏剧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和省舞蹈工作者
协会筹委会、省美术家协会、省民研会、省摄影学会、省曲艺工作者协会、省电影工作者协
会等9个文艺家协会办公室工作)
《北方文学》编辑部(1963年改为直属事业单位北方文学杂志社)
资料室
直属事业单位:
黑龙江省美术展览馆(1962年建立)
黑龙江新闻图片社(1963年建立)
北方文学杂志社(1963年建立)
代管单位: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研究所(1960年6月成立,隶属于哈尔滨师范学院,1961年5月由省文
联代管,迁至省文联办公。1962年隶属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仍由省文联代管)
办公地址:自1963年3月起,迁至南岗区耀景街16号,原苏联驻哈尔滨领事馆旧址,有1
号楼(主楼)、2号楼(副楼)等6处西式建筑。总建筑面积6.851平方米,占地面积1.9万
平方米。
1966年5月,省文联工作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代管单位工作人员共116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省文联全部人员处于动乱之中,整个组织机构陷于瘫
痪。1968年3月,省文联领导干部及主要工作人员被公开打成“反革命黑班底”,组织领导被
从政治上根本否定,各工作机构、各文艺家协会及北方文学杂志社被从组织上“砸烂”。人
员被迁出省文联大院,分散到其他各个岗位。大院被外单位占用。
1978年1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恢复省文联各个工作机构、各文艺家协会及北方文学杂
志社工作,并成立了筹备组,筹备组由延泽民、方行负责。
1978年7月15日至20日,经省委批准,在哈尔滨市召开了黑龙江省文联第一届第五次全体
委员(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召开时宣布为“黑龙江省文联第一届第四次全体委员(扩大
)会议”。一些历史资料上也都这样记载,均属届次称谓上的误称。),宣布省文联各工作机
构、各协会、学 会、研究会及北方文学杂志社恢复工作;同时宣布,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
新的形势,重新任命黑龙江省文联主席延泽民,副主席方行、裴华、章子冈、白韦、关沫南
。
中共黑龙江省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此后又陆续任命张凡夫、鲁琪、张鲁、
陈臻为省文联副主席;鲁琪为省文联主席;方行、关沫南为省文联顾问;关键为省文联秘书
长;江南为省文联副秘书长。
下设工作机构:
办公室:内设秘书科、财务科、行政科、保卫科
政治工作处
综合处(1981年12月改为文艺理论研究室)
组织联络处(1983年10月设立)
中共黑龙江省文联机关委员会(简称机关党委,1978年12月设立)
中共黑龙江省文联机关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机关纪检委,1978年12月设立)
资料室
下属省文艺家协会办公室11个:
省作家协会办公室
省戏剧家协会办公室
省音乐家协会办公室
省美术家协会办公室
省舞蹈家协会筹委会办公室
省电影家协会办公室
省曲艺家协会办公室
省民研会办公室
省摄影家协会办公室
省书法家协会办公室(1979年3月设立)
省杂技艺术家协会办公室(1984年10月设立)
直属事业单位5个:
北方文学杂志社
黑龙江省美术馆
黑龙江新闻图片社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1984年1月成立)
黑龙江省文联出版公司(1983年7月成立)
代管单位1个: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研究所(1981年11月回归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办公地址:临时设在南岗区建设街14号黑龙江省文化局大楼内;1983年6月迁回南岗区耀
景街16号省文联大院。
到1984年12月,省文联各工作机构,下属各文艺家协会和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200人
。
1984年12月30日至1985年1月3日,黑龙江省第二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市
召开,代表540名。大会选举产生了黑龙江省文联第二届委员会。
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刁绍华
于 敏 于国华 于鹏阁 王士媛(女)
王少伯(女)
王天君
王 冷 王志立 王志超 王和芹 王学武 王 虹(女)
王 毅
方 行 方保安 巴 波 毛 撬 云燕铭(女)
丛 深
孙幼忱 孙守义 白 韦 白淑贤 (女) 冯少先
冯锦亭
石 璞 李希英 李秀实 李松华 李树仁 李春来
李家兴(女)
李高柔 李熏风 关守中 关沫南 关松军
关荣玉(女)
关 键 江 南 许为民 向 阳 刘小楼
刘亚舟
刘快虹 刘 炎 刘相如 刘锡津 任中杰 师胜杰
全景运
吕中山 杨世昌 杨秀敏 杨 角 陈士果 陈凤翚
陈龙俊
陈 昊 陈继光 陈 臻 邱子木 邱 杰 利 化
谷来春
苏连科 孟 烈 何新力(女)
沙 青 沈 重
汪立三
张文芳 张云浦 张守义 张连俊 张 克 张志中
张 林
张丽华(女)
张昭旭 张洪舜 张晓东 张国昌
张 镔
张 靖 张蓉华(女)
林 予 林树荣 林道熙
林涛培
郑加真 夏奎耀 胡 伟 郝伯义 姚明理 郭 力
郭万忠
郭大彬 郭 颂 郭淑兰(女)
赵汉举 赵三凤
宫 威
栾文海 梁志强 晁 楣 原建邦 韩化夫 韩梦杰
唐乃智
高云梯 阎世利 章子冈 章 林 黄 枫 黄益庸
崔 捷
程树榛 喻更生 褚德新 董玉振 董向晨 靳 蕾
碧燕燕(女)
裴 华 满汝毅 鲁 莽 鲁 琪
共129人。
黑龙江省文联二届一次委员会议选举主席鲁琪,副主席(按姓氏笔画为 序)方行、巴
波、云燕铭(女)、王毅、白韦、刘亚舟、刘相如、关沫南、关 荣玉(女)、江南、杨角、
陈臻、高云梯、章子冈、程树榛等16人,组成主贤拧?
1985年1月,中共黑龙江省委任命关键为省文联秘书
长;3月,任命许为民为省文联副秘书长。
下设工作机构:
办公室:(内设科室同前)
政治工作处(1985年3月改为人事处)
文艺理论研究室
组织联络处
文艺史志办公室(1985年10月设立)
机关党委
机关纪检委
资料室
下属省文艺家协会办公室12个:
省舞蹈家协会筹委会办公室(1985年9月改为省舞蹈家协会办公室)
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筹委会办公室(1985年9月设立,由省电影家协会办公室代管)
(其他文艺家协会办公室同前)
直属事业单位5个:
(同前)
到1985年末,省文联各工作机构、下属各文艺家协会和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22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