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市(地)级和县(市)级文联

  黑龙江省各市(地)和相当于市(地)级的部分企业系统,以及大部分县(市)和相当 于县(市)级的少数企业单位,都建有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或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 文协),由所属市(地)、县(市)中共地方组织或所属企业的中共组织直接领导。
    各市(地)级文联和县(市)级文联的性质、任务、工作方向和方针以及组织原则等都 与省文联基本相同。各市(地)级文联都是省文联的团体会员,都建有不同艺术门类的文艺 工作者协会,创办了刊物;各县(市)级文联都是所属市(地)文联的团体会员,也都积极 开展了工作。
    市(地)级文联是省内文艺界的一级重要的群团组织,县(市)级文联是省内文联系统 的基层组织。市(地)、县(市)级文联,“文化大革命”期间均被“砸烂”或停止工作, 1978年7月以后陆续恢复工作。
    各市(地)级文联所属协会和研究会,到1985年末拥有会员总数12291人,其中省各文艺 家协会会员3071人,占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总数的59%;全国各文艺家协会会员562人,占省 内全国各文艺家协会会员总数的84%。各市(地)文联及县(市)文联是全省文艺队伍的大部 分力量所在,所属作者的作品有相当大的一批在全省和全国获得奖励,产生了影响,有的被 介绍到国外。
    一、市(地)级文联
    (一)哈尔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哈尔滨市文联)
    1948年11月成立哈尔滨市文艺工作者协会(亦称市中苏友好协会文化部)。1949年6月改 为哈尔滨市文联。1957年5月合并于黑龙江省文联,1958年12月又回归哈尔滨市。成立有哈尔 滨市作家、音乐家、戏剧家、美术家、曲艺家、摄影家、书法家协会和民间文艺研究会等8个 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2163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包括省舞协、电影 协)946人,全国各文艺家协会会员334人。
    所属事业单位:哈尔滨文艺杂志社,编辑出版文艺刊物《小说林》(前身为《哈尔滨文 艺》)、《诗林》、《外国小说》,全国发行;哈尔滨画院(前身为哈尔滨市美术创作室) 。
    所属企业单位:哈尔滨市广告公司、哈尔滨市美术服务中心、哈尔滨文艺之家、哈尔滨 书画社、哈尔滨影视中心。
    内设机构:办公室、组联部、文艺理论研究室、各协会、单位办公室。另有专业作家3人 ,专业画家21人。编制45人,1985年末实有45人。驻会副主席2人,秘书长1人。
    (二)齐齐哈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齐齐哈尔市文联)
    1948年10月成立齐齐哈尔市文联筹委会,后与黑龙江地区的黑龙江省文联合署办公。19 57年5月,成立齐齐哈尔市文联。先后成立有齐齐哈尔市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戏剧家、 曲艺家、杂技艺术家、电影家、舞蹈家、音乐家、作家协会和民间文艺研究会等11个协会、 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2461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449人,全国各文艺家协会会员 64人。
    1985年1月,嫩江地区建制撤销,嫩江地区文联合并于齐齐哈尔市文联。
    出版文学双月刊《青年文学家》(前身为文学双月刊《龙沙》),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组联部、编辑部。编制21人,1985年末实有22人。驻会主席1人,副 主席2人。
    (三)牡丹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牡丹江市文联)
    1948年8月,成立牡丹江市文协筹委会,1949年7月,改为牡丹江市文联筹委会,1950年 9月,成立牡丹江市文联。1983年9月,牡丹江地区建制撤销,牡丹江地区文联合并于牡丹江 市文联。成立有牡丹江市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戏剧、书法、影视、摄影工作者 协会和民间文艺研究会等10个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1287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 会会员270人,全国各文艺家协会会员59人。
    出版文学双月刊《牡丹江》,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组织联络部、编辑部。编制17人,1985年末驻会主席1人,副主席2 人。
    (四)佳木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佳木斯市文联)
    1949年11月成立。1985年1月合江地区建制撤销,合江地区文联合并于佳木斯市文联。成 立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摄影、书法、影视工作者协会和民间文艺研究 会等10个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1100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250人,全国 部分文艺家协会会员55人。
    出版文学双月刊《冰凌花》,书法半月报《青少年书法报》,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发行科、编辑部。1985年末编制18人,实有22人,驻会主席1人,副 主席2人。
    (五)大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大庆市文联)
    1979年开始筹备,1981年12月正式成立,同时成立有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 曲艺、书法、电影、摄影工作者协会和民间文艺研究会等10个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 会员975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64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会会员7人。
    出版周刊《文化生活报》,全国石油系统发行。
    内部机构:办公室,协会工作部、创作辅导部、编辑部。1985年末编制25人,实有25人 ,兼职主席1人,驻会副主席1人,兼职副主席1人。与大庆市文化局合署办公。
    (六)伊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伊春市文联)
    1959年11月成立。建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电影等8个文艺工 作者协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138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101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会 会员5人。
    出版文艺刊物《林苑》,主要发行林区。
    内设机械:办公室、组联室、编辑部。编制10人,1985年末实有12人。驻会主席1人,副 主席3人。
    (七)鹤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鹤岗市文联)
    1950年3月成立。有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曲艺、音乐、影视、舞蹈等9个文 艺工作者协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410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41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 会会员3人。
    出版文艺季刊《春风》,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协会工作部、编辑部。编制9人,1985年末实有7人。驻会主席1人。
    (八)鸡西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鸡西市文联)
    1961年3月成立。先后建立有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摄影、书法、电影工作者 协会和民间文艺研究会等9个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890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 会员493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会会员6人。
    出版文学双月刊《雪花》,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协会工作部,编辑部。编制12人,1985年末实有11人。兼职主席1人 ,驻会副主席1人,秘书长1人。
    (九)双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双鸭山市文联)
    1959年1月成立。先后成立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书法等4个文艺工作者协会。19 85年末,共有会员350人。其中省文艺家协会会员35人。
    出版文学季刊《小小说》,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编辑部。编制10人,1985年末实有8人。驻会主席1人,秘书长、副 秘书长各1人。
    (十)七台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七台河市文联)
    1981年11月成立七台河市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1984年10月改为七台河市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先后成立有文学、戏剧、曲艺、美术、书法篆刻、音乐、舞蹈、摄影、影视等9个文 艺工作者协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224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39人。
    出版不定期文学刊物《红叶》,内部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组联室、编辑部。编制10人,1985年实有10人。驻会副主席1人。
    (十一)松花江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松花江地区文联)
    1982年5月成立。1984年以后先后成立起文学、美术、书法等3个文艺工作者协会。1985 年末共有会员137人,其中省3个文艺家协会会员21人。
    出版不定期文艺刊物《松苑》,内部发行。
    编制3人,1985年末实有3人,驻会副主席2人,秘书长1人。
    (十二)绥化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绥化地区文联)
    1958年成立,1961年撤消,1979年恢复工作,与绥化地区文化局合署办公。1982年以后 先后建立起文学、书法、摄影、美术、舞蹈、曲艺、电影、音乐等文艺工作者协会和民间文 艺研究会共9个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726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121人。
    1985年末编制2人,实有2人,秘书长1人。
    (十三)黑河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黑河地区文联)
    1959成立,因无编制,无专职主席、无机构,1962年撤消。1981年4月24日召开黑河地区 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宣布黑河地区文联正式成立。在大会召开之前,已先后成 立了文学曲艺民研、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美术书法摄影等3个综合性文艺工作者协会,发展会 员131人。1985年2月地区文联委员(扩大)会议后,分别成立文学、曲艺、民研、音乐、舞 蹈、戏剧、电影、美术、书法和摄影等10个文艺工作者协会、研究会。1985年末共有会员32 5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55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会会员8人。
    出版文学双月刊《黑水》,全省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编辑部。编制4人,1985年末实有4人。驻会副主席1人。
    (十四)大兴安岭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大兴安岭地区文联)
    1983年3月成立。因没有编制,1984年1月撤消。1984年12月重新成立。先后成立有地区 文学、美术、曲艺、摄影、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9个文艺工作者协会。1985年末 共有会员340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55人。
    出版文艺季刊《大兴安岭文艺》。地区内发行。
    内设机构:组联室。编制4人,1985年末实有4人,,驻会副主席1人,秘书长1人。
    (十五)北大荒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北大荒文联)
    1985年1月29日至31日召开北大荒文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办公地点在佳 木斯市光复路,是黑龙江省农场总局系统文艺工作者的专业性群团组织。同时成立了北大荒 作家、美术家、摄影家、戏剧家、曲艺家、音乐舞蹈家、书法家等7个文艺家协会。1985年末 共有会员618人,其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101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会会员18人。
    出版文学双月刊《北大荒文艺》,全国发行。
    内设机构:办公室、组联部、编辑部。驻会副主席3人。
    (十六)哈尔滨铁路局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简称哈铁文协)
    1984年5月成立,隶属哈尔滨铁路局政治部领导。办公地点在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内设机 构有文学部、戏剧部、美术部,各部负责发展会员,开展工作。1985年末共有会员147人,其 中省各文艺家协会会员30人,全国部分文艺家协会会员3人。
    出版文学季刊《奔驰》。
    编制4人,1985年末实有4人,驻会副主席1人,秘书长1人。
    二、县(市)级文联
    (一)县(市)文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各县、旗,由于开展群众文艺运动的需要,在省文 联成立之后,都陆续建立起文艺界群众团体。到1952年,黑龙江省所辖41个县、旗普遍建立 起县、旗文艺运动委员会;松江省所辖32个县,绝大多数建立起县文联或文联筹委会。1954 年8月1日两省文联合并后,原黑龙江省县、旗文艺运动委员会都统一改称为县、旗文联。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县、旗文联都被“砸烂”或取缔,全部停止了工作。
    1978年7月以后,各县和县级市、区都根据需要,克服困难,积极恢复或重建了文联。到 1985年末,已建起41个,有:阿城县文联、呼兰县文联;讷河县文联、依安县文联、龙江县 文联、富裕县文联、克山县文联、克东县文联;东宁县文联、密山县文联、绥芬河市文联、 海林县文联、宁安县文联、林口县文联、虎林县文联、穆棱县文联;依兰县文联;鸡东县文 联;尚志县文联、五常县文联、宾县文联、巴彦县文联、延寿县文联、方正县文联;庆安县 文联、望奎县文联、兰西县文联、青冈县文联、肇源县文联、绥棱县文联、明水县文联、肇 东县文联、绥化市文联;德都县文联、北安市文联、逊克县文联、黑河市文联、五大连池市 文联;呼玛县文联、塔河县文联、加格达奇区文联。
    (二)县(市)级企业文联(文协)
    1983年10月,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成立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总支 会,简称哈飞神剑会。
    1984年4月,齐齐哈尔和平机械厂成立齐齐哈尔和平机械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和平 厂文联。
    1984年6月,根据哈尔滨铁路局政治部决定,哈尔滨铁路局所属7个分局都同时成立文协 ,有:
    哈尔滨铁路分局文艺工作者协会,简称哈铁文协;齐齐哈尔铁路分局文艺工作者协会, 简称齐铁文协;牡丹江铁路分局文艺工作者协会,简称牡铁文协;佳木斯铁路分局文艺工作 者协会,简称佳铁文协;加格达奇铁路分局文艺工作者协会,简称加铁文协;伊图黑河铁路 分局文艺工作者协会,简称伊铁文协;海拉尔铁路分局文艺工作者协会,简称海铁文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