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艺整风
第四章 文艺整风和政治运动
1947年2月,中共齐齐哈尔市委书记朱光,针对当时文艺队伍中新的青年知识分子和旧艺
人所占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团结一切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改造旧艺人的问题。同
年11月,《嫩江日报》著文指出,旧戏和旧艺人改造的根本途径是树立为工农兵服务的世界
观,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其他各地主要文艺团体,也都本着同样精神,进行了思想学
习和整顿。不久,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牡丹江、北安等地的文艺工作者,在老文艺
工作者带动下,大批地有组织地深入农村,参加土地改革运动,走进工厂和矿山,参加工业
生产的恢复和重建,愉快地同工农群众同吃同住,体验生活,搜集整理和学习民间艺术,在
思想改造和文艺创作上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两省文联成立后,1951年,松江省文联创作干部,结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和有关
文件的学习,利用半个月时间集中进行了思想整风,检查批判了创作干部中存在着的“爱学
业务、不爱学政治”;“好大喜功、急于求成”,“有为大众的动机,缺少为大众欢迎的效
果”等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思想,吸收《武训传》编导教训,从思想上端正了为工农兵服务
的方向和创作作风。
1952年,在全国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里,两省文联以较多的时间集中力量进行思想整
风,多次召开会议,学习文件,联系个人思想和业务活动实际,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批判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次思想整风,使大家初步划清了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界限
,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改造的自觉性。但在思想批判中却出现了人人过关,并把学术问题当作
政治问题的过“左”的做法。黑龙江省文工团乐队音乐工作者史桂春,因称赞西洋音乐而被
集中批判为“崇洋媚外”,“背判无产阶级文艺”,在组织上受到开除公职、自谋出路的处
分。此人酷爱音乐,被开除回老家(通河县)后,在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节省下钱来购买
一架钢琴,练习乐曲。最终没能落实政策。松江省文联集中批判了个别人的个人主义名利思
想,曾在报上发表文章进行公开批判,指出个人主义名利思想如何危害了创作。
1953年结合“三反运动”,两省文联和整个文艺界都在本单位内开展文艺整风,通过学
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来整顿思想。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殷参在
学习动员大会上,作了《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和思想改造》的报告,指出开展文艺整风的重要
意义和必要性。两省文联和文艺界进行整风的主要内容,是反对资产阶级腐化堕落思想的种
种表现,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义名利思想的滋长,思想感情和生活作风上脱离群众的倾向,贪
图安逸追求享乐情绪的滋长;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克服有的人在创作上所流
露出的小资产阶级情调,加强工人阶级先进思想修养等。对损公肥私等腐化行为坚决揭发,
从严批判,不讲情面。黑龙江省文联有人暗中利用公家布料为自己做衣服,被揭发后作为典
型事例进行了严肃批判,本人作了深刻检查,并按价赔偿。松江省文联有人在婚姻问题上犯
有错误,造成不良影响,作为进入大城市后思想、道德败坏的典型进行了多次批判帮助。这
次文艺整风,尽管有时态度有些偏激,但基本上是健康的,收到了提高思想严肃纪律的效果
。
1954年,两省文联合并后的黑龙江省文联,组织创作和编辑人员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对《
红楼梦》研究中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观点的批判,以及紧接着开展的对胡适派的反动的资产
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在学习和批判中,省文联领导及创作和编辑人员开展学习讨论,
并组织省直和哈尔滨市文艺工作者和大专院校教研人员举行座谈,发表文章,有的联系实际
,在学术思想上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批判和学习,使创作和编辑人员初步提高了运
用马克思主义来进行思想分析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初步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
成为一次效果良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
1959年10月,在中共党内全面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时,黑龙江省文联机关内
部开展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学习。这次“反右倾”学习是在进行了一年多的“大
跃进”已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明显损失,一些人的思想认识已出现某些混乱的形势下进行的。
学习主要是进行政治思想上的整顿,方法主要是学习文件,提高认识,批判了认为“大跃进
”是劳民伤财的“错误观点”,要求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
”,在业务上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学习中只是一般化地学习批判,提高思想,没有作具
体的批判。11月24日,省作家协会、省戏剧家协会分别召开在哈尔滨市的部分会员和工人业
余作者座谈会,传达了省文联机关“反右倾”学习精神,讨论了如何在创作中进一步贯彻总
路线精神,密切配合当前政治任务,反映中共党内的路线斗争,在作品中批判右倾机会主义
思想。
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主席对文艺工作作重要批示。中共黑龙江省委于1964年2月29日
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省文联主要领导和部分作家艺术家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会上就文艺工
作的形势和任务,如何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促进黑龙江省文艺工作革命化,更好地为工农
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及如何正确贯彻“双百”方针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座谈,听取
了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所作的《文学艺术必须为工农兵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讲话。讲
话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精神,从正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方向、方针
以及黑龙江文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等重要问题。会后,省文联领导向全体干部和作家艺术家
进行了传达,组织了学习讨论。
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主席对文艺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批示。省文联党组及时向全体干部
和各协会负责人进行了传达,组织学习讨论。8月10日,遵照毛泽东主席两个重要批示精神,
省文联党组召开全体干部会议,开始深入整风。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任
、党组书记延泽民作整风动员报告。
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集中时间进行整风,检查思想,检查作品。《北方文学》编辑部对
近年来刊物所发表作品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检查反映工农兵斗争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
的数量、质量和所存在的问题。检查结果,虽未发现较大问题,但作家和编辑们仍认识到有
进一步促进思想革命化,进一步贴近工农兵,更好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必要性。对
作家和作品,没有发生那种不实事求是的政治性批判。
为落实毛泽东主席两个重要批示精神,让文艺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工农兵,了解农村阶级
斗争现实生活,省文联党组于8月下旬指派有关协会工作人8名,参加省直机关组成的农村社
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奔赴农村,与贫下中农同甘苦,共战斗。
10月19日,省文联召开整风总结大会,延泽民主持,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王一伦参加了
大会并作了总结报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努力实现思想革命化。总结
大会后,王一伦接见了省文联全体专业作家,就文化大革命和文艺工作者革命化问题作了重
要指示。
1981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斗争。黑龙江省文联于12月
开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整风学习。各级领导干部,专业作家、画家全部参加。学习中认
识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特别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深入认识和检查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言论的危害和在黑龙江的影响,找出领导上软弱涣
散的表现和改进措施。在整风学习中,制订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马列主义学习和深入
生活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为深入生活,省作家协会邀请省农业专家介绍了黑龙江农村实
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变革生产关系后的新形势,使作家们倍感新鲜,深受鼓舞。
1982年5月,省文联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整风学习的基础上,又组织驻会作家、艺术家
和会员,认真学习了陈云1943年发表的重要文章《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和
中共中央宣传部为重新发表这篇文章所加的按语。
1983年10月,黑龙江省文联和所属各协会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整风学习的基础上,又
集中时间,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开展了防止和清除文艺作品中的精神污染现象的学习
和讨论。黑龙江省文联召开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和关于“异化”问题的学术讨论会,为
在文艺作品中明辨良莠,区分优劣提供了参照。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鲁琪主持召开学习讨
论会,与会者有省直和哈尔滨市作家、画家、剧作家、编导等30余人。讨论中以邓小平关于
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统一思想,要求加强文艺批评,坚决清除文艺作品中的精神污染现象。
在省文联党组领导下,省作家协会和《北方文学》编辑部联合召开部分作家和报刊文艺编辑
座谈会,会上肯定成绩是主流,同时指出某些领域里的精神污染现象也是比较严重的,要坚
决加以清除和防止。与会者强调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坚持“二为”方向,文艺作
品在政治上也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与会者表示,清除和防止精神污染要从自我做起,不写有
污染的作品,不发有污染的稿件,作家和编辑都要为人民输送最好的精神食粮。
与此同时,各市(地)党委宣传部门和文联,也都加强了对防止和清除精神污染现象的
学习领导。11月,省文联和各市(地)文联传达学习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
张向凌在全省思想宣传战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关于清除精神污染问题座谈会上的总结讲话精
神并对近几年所发表的作品、文章等进行了反复地认真地检查和清理。对检查出的问题,区
别情况分别作了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