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专著
从50年代中期到1985年末,黑龙江的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著述:
《写作初谈》关沫南著,195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内收8篇文章,作者从自身的创
作体会出发,着重阐述了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深入生活、分析生活,从
生活中提炼创作题材等。
《黑龙江文学十年》(油印本,未公开发行)1959年,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小组
编著。本书是试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0年间黑龙江文学创作成就加以全面评论的专著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编写中未能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指导,其中若干观点显然是不
足取的。但论述较为全面,有些资料具有史料价值。
《谈谈短篇小说的剪裁》黄益庸著,1960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所收文章主要论
述短篇小说的构思、选材、提炼和艺术加工。
《诗话》邹问轩著,1963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以自己独特的探索,阐述旧体
诗创作和欣尝上的有关知识,试图用新的观点,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阐
明旧体诗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文艺学谈》延泽民著,196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从文艺领导者的角度论述
了文艺领导的思想和方法问题,文艺方针政策的贯彻问题,也结合具体作品阐述了文艺思想
、文艺生活和创作技巧等问题。
《写戏漫谈》李安恒著,1970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结合具体作品系统地阐述
了戏剧创作方面的基本知识,介绍了前人的写戏经验和艺术手法,以使读者增长戏剧创作和
戏剧欣尝方面的知识。
《鲁迅年谱》王观泉著,197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采用了与过去年谱不同的
编写方法,主要是大量采用了鲁迅先生的自述来编写其生平业绩,把鲁迅全部著译目录加以
分类编入年谱等。由于作者作了这些大胆尝试,使本年谱带有自传性质。
《漫谈小说创作》王敬文、杨治经著,1980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结合初学
写作者的创作实际,系统论述小说创作的专著。作者针对文学青年在创作上存在的实际问题
,结合古今中外一些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力求作到既有理论,又有具体分析,运用文艺随
笔形式阐述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知识。全书共14章,分别谈了小说创作的准备、选材、主题
思想、人物性格、结构、典型创造、人物描写手法、细节描写、景物描写、语言运用等。
《郭沫若谈创作》彭放著,1982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分为谈诗歌创作、谈历
史剧创作、创作散议三个部分,共56篇,多是1930年以后的。
《文艺与精神文明建设》(文艺论丛),1983年黑龙江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文艺
评论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内部发行。内收中共十二大后省内文艺理论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
10篇,包括《文艺的真善美与精神文明》(曲若镁)、《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郑
应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精神文明》(周清和)等。
《关于艺术规律的探索》(文艺论丛),1983年黑龙江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文艺
评论报》编辑部编辑出版,内部发行。内收中共十二大后省内文艺理论工作者所撰写的论文
12篇,包括《艺术规律初探》(郑应杰)、《艺术规律概说》(张松泉)、《艺术技巧规律
探微》(张若华)、《艺术本质论》(杨治经)等。
《怀念萧红》王观泉编著,1984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入有关人士评论、研
究和怀念萧红的文章20篇,其它文章7篇。
《诗的技巧》谢文利、曹长青著,1985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论述诗歌写作技
巧的专著,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诗歌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使本书具有
创造性和新颖见解。本书特点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溶中外古今于一炉,用浅显的
语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有普及价值,也有一定学术价值。
《现代诗人风格论》任愫著,1985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论证了中国现代诗人郭
沫若、闻一多、艾青、臧克家、严辰、李季、郭小川、贺敬之、李瑛、张志民10人的艺术风
格。诗中从不同诗人对题材的选择及其思想倾向上,感情的情状及其表现方式上,想象的活
动及其展开形状上,形象描绘的手法上,语言运用的锤炼上等各方面,论述了诗人各自的风
格特点。它不拘泥于已有的说法,力求在研究每位诗人的全部作品中得出新的认识,把我国
历来对风格比喻的形象描绘方法与西方系统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诗人的艺术风格既作形象
的综合概括,又从侧面进行具体分析,使人对诗人的艺术风格能够得到完整清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