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作家艺术家出国访问、演出及作品展览
第九章 对外交流
黑龙江作家艺术家出国访问和作品展览,始于50年代。从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是到几个
社会主义国家,总的次数不多。“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外联系完全中断。进入改革开放的历
史时期之后,作家艺术家出国访问和作品展览逐渐增多,并且开始有了出国演出。黑龙江作
家艺术家走出国门,结识了国际友人,进行了艺术交流,考察了外国社会生活,学到了许多
于己有用的东西,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对创作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品展览,提高了
黑龙江创作成就在国际上的声望。改革开放之后作家艺术家出国访问、演出和作品展览,成
为黑龙江文艺界对外开放的可贵成果。
一、作家出国访问
1959年8月,省文联主任、省作家协会主席延泽民,根据中国作家协会的决定和安排,赴
苏联进行为期6周的友好访问。延泽民访问苏联期间,参观了苏联工农业建设成就,采访了卫
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英雄人物,会见了一些苏联作家。归国后,延泽民撰写了
《访苏散记》,陆续在《北方文学》、《哈尔滨文艺》和《旅行家》等杂志上发表。
1964年9月,由延泽民、敖德斯尔(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丛深3人组成的中国作家
代表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受到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作家同
盟的热情接待。两国作家交流了两国文学创作经验。
1965年11月,剧作家丛深随中国作家(记者)采访组赴越南南方进行为期4个半月的访问
。1966年回国后,由丛深执笔创作了报告文学《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人民日报》上
发表。
1981年8月,作家张抗抗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赴南斯拉夫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友好访问。中
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期间,赴马其顿共和国参加了著名的第20届斯特鲁卡诗歌节的全
部活动。归国后张抗抗在《创作通讯》上发表了《南斯拉夫半月行》一文,详细记述了这次
访问的情况。
1982年8月,剧作家关守中,接受日本编集中心的邀请,赴日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访问
和工作。关守中先后访问了东京、青森、长野、歧阜、大阪等城市。在东京,与“那衣基”
出版社商谈了根据关守中的电影文学剧本《海誓》改写的同名小说的出版事宜。
1984年7月25日至8月5日,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关沫南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率领中国作家
代表团(任团长,团员有何士光,翻译王宏杰)访问了巴基斯坦。10天内,代表团访问了卡
拉奇、拉合尔、奎他、拉瓦尔品第、伊斯兰堡和白沙瓦等城市,参观了大学、出版社、报刊
编辑部、文学研究所等文学机构,同巴作家、诗人及演员会见并交流了文学创作经验,还拜
访了巴教育部部长,信德省前文化部长、现司法部长以及巴中友协主席。归来后,发表了一
系列散文,有:《莫享·朱达罗之谜》(载1984年12月10日《黑龙江日报》);《热情的巴
基斯坦作家》(载1985年3月号北京《世界文学》杂志)等。
1985年6月,作家张抗抗,应西柏林“地平线”艺术节邀请,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对联
邦德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
1985年9月,诗人梁南,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了为期1
9天的访问。
二、美术家书法家出国访问及作品展览
1962年3月26日,“中国东北垦区版画展”在越南河内市开幕。展出作品大多为黑龙江垦
区版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志明亲临参观并题词。画展结束后,又赴越南其它城
市展出。版画家张作良随展访问了越南。
1962年4月,版画家晁楣的版画作品《桦林深秋》、《傍晚》、《解冻》、《麦收序曲》
、《雪原逐鹿》和《黑土草原》参加了瑞士卢加诺第三届国际版画展览会。
1963年9月28日,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东北垦区版
画展”在平壤开幕。展出作品大多为黑龙江版画。
1964年11月,画家张作良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了波兰和匈牙利。
1965年4月,画家晁楣6幅版画作品、张祯麒6期版画作品,杜鸿年4幅版画作品、张作良
3幅版画作品、刘洛生和张路各1幅版画作品,参加了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举办的国际版画展
。以套色木刻为主体的北大荒版画引起了民主德国美术舆论界的关注。
1965年7月,画家晃楣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苏联、蒙古访问。
1979年6月,在日本举办的中国现代版画展,选用了黑龙江省作者的34件作品,其中有4
件作品被作为珍品永久收藏。
1980年8月,画家晃楣、张祯麒、杜鸿年、赫伯义的8幅版画作品应邀参加了在挪威举行
的第五届国际版画双年展。
1980年11月,画家晁楣的版画《长河行》;画家杜鸿年的版画《山麓牧归》;画家张祯
麒的版画《出鱼》参加了在日本福冈举行的“第二届亚洲现代美展”。
1981年3月,画家晁楣的版画《北方九月》、《黑土草原》等3幅作品参加了在德国格勒
诺布尔市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木刻50年展”。1981年6月,“中国木刻50年展”又移至法国
巴黎国立图书馆画廊展出。
1981年6月,省农场总局“北大荒版画展”先后在日本长崎、神户、横滨展出。参展作品
共52幅。
1982年1月16日,黑龙江版画家的《北方九月》、《通向密林深处》等8幅作品,参加了
日本神奈川近代美术馆举办的“现代中国版画展”。黑龙江版画家随中国版画代表团在日本
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于一月下旬归来。
1982年12月,黑龙江版画展在塞内加尔、乌干达、加纳等非洲国家先后展出。参展作品
100余幅。
1983年,版画家杜鸿年访问阿尔及利亚。
1983年12月,中国展览公司在扎伊尔、刚果举办“中国美术作品展”。黑龙江省画家晁
楣的《雪松》,刘洛生的《春风送暖》,乐锋的《观舞》,李士学的《蒲》,丁立江的《秋
染》,张祯麒的《海恋》,赵景森的《正月山村》,李亿军的《松花江上》,朱纪统的《幽
静》等9幅作品参加展出。黑龙江省版画家张祯麒任随展代表团团长。
1984年12月,黑龙江版画家杜鸿年画展在阿尔及利亚展出,杜鸿年赴阿尔及利参加开幕
式,并进行了为期10天的友好访问。此次展览是1983年杜鸿年访问阿尔及利亚之后,阿尔及
利亚造型艺术联合会在中国驻阿尔及利亚大使馆的协助下举办的。阿尔及利亚将其列入庆祝
武装斗争30年活动计划。这次展览展出了杜鸿年访问阿尔及利亚后创作的70幅国画。展出的
作品受到阿尔及利亚文化部、美协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受到新闻媒介和观众的热烈称赞。
1985年4月22日,应日本旭日世界公司邀请,黑龙江省“北大荒版画”和哈尔滨艺术剧院
皮影剧团赴日本大阪、东京、札幌进行为期70天的文化交流、展览和演出。此行从南至北纵
贯日本国,为两国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1985年9月8日,黑龙江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在日本千叶县展出。由郭征夫(团长)
、杨角(副团长)、方行、刘快虹和玉钟灵(翻译)组成的友好代表团,应邀访问日本。代
表团访日期间,与日本朋友进行了书艺交流活动,并接触了政府、文艺界、企业界和日本友
好团体的知名人士,参观了东京、京都、奈良等城市的文化艺术设施。黑龙江省书法篆刻作
品在千叶县立美术馆展出,观众反响强烈,很多人纷纷留言称赞。
三、舞蹈家杂技艺术家出国访问演出
1983年1月,黑龙江省杂技团演员王虹(18岁),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六届国际
明日杂技节”比赛演出。王虹在比赛中以杂技节目《蹬伞》的高超表演荣获金质奖——法兰
西共和国文化部奖,为黑龙江省文艺界赢得了第一块国际金牌。王虹归国后受到黑龙江省人
民政府和黑龙江省文化局的嘉奖。
1984年7月至8月,省舞蹈家协会(筹委会)主席吕艺生,随中国舞蹈家代表团,赴土耳
其和南斯拉夫,进行民间舞蹈考察和访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