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外国和港澳地区作家艺术家到黑龙江访问
外国作家艺术家访问黑龙江,最早的一次是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苏联文化
科学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中国时。50年代初期,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表演艺术家们频繁
来访,把精湛的艺术表演献给黑龙江,表达了对新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60年代以后及整个
“文化大革命”时期,没有外国作家艺术家来访。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半期,中国的改革开
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家艺术家,北美、日本、欧洲的摄影家、画家、音乐家、作
家、诗人以及港澳地区摄影家等相继来访黑龙江,以艺术成就和学术思想同黑龙江作家艺术
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建立友好联系,使黑龙江作家艺术家开阔了眼界,成为黑龙江文艺界实
行改革开放的又一方面的可贵成果。
一、外国作家艺术家来黑龙江访问
1949年9月,苏联文化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在团长、著名作家法捷耶夫和副团长、著名作家
西蒙诺夫率领下访问中国,乘火车由莫斯科前往北平,于9月30日抵达哈尔滨市。黑龙江地区
的松江省和哈尔滨市党政领导,文艺工作者,科学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及驻军部队共3000
余人在哈尔滨火车站广场举行欢迎大会。代表团全体成员与欢迎群众见面。代表团成员、著
名电影导演(电影《青年近卫军》等导演)格拉西莫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格拉西莫夫
代表苏联文化科学工作者热烈祝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所取得的伟大胜利。欢迎大会充满热烈
友好气氛。晚上,代表团演出队举行了演出活动。
1952年3月,苏联国立木偶剧院院长奥布拉兹卓夫偕夫人访问哈尔滨市,在东北鲁迅文艺
学院向全体师生作了生动的学术讲演,学院美术部部长、美术家杨角代表学院致欢迎词。翌
日,奥布拉兹卓夫在哈尔滨国际旅行社向松江省直和哈尔滨市文艺工作者作了学术报告,当
众表演了木偶戏节目《醉鬼》,别有风趣,受到热烈欢迎。
1952年9月,苏联电影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中国到达哈尔滨市,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在兆
麟电影院(今儿童电影院)举行欢迎大会。与会者有黑龙江地区的松江省直和哈尔滨市文艺
工作者,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师生1500余人。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负责人致欢迎词。代表团
成员、苏联电影剧作家斯米尔诺娃(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编剧)致答词,电影演员、苏
联功勋艺术家契尔科夫(苏联电影《马克辛三部曲》主演,马克辛扮演者)、电影演员、苏
联功勋艺术家拉德尼娜(苏联电影《幸福的生活》主演、毕百灵扮演者)应邀先后作了简短
幽默的讲话。大会气氛热烈。会后放映了苏联电影《彼得大帝》。
1953年12月,苏联红军歌舞团和苏联艺术团先后在哈尔滨演出。松江省文联及省直、哈
尔滨市的文艺工作者观摩了演出并进行了座谈。黑龙江地区的黑龙江省文联文学创作人员和
编辑以及音乐工作者,从齐齐哈尔市专程到哈尔滨观摩了演出并参加了座谈活动。
50年代初期,苏联小白桦树歌舞团、匈牙利民间歌舞团、波兰人民军歌舞团、罗马尼亚
民间歌舞团等,都曾来哈尔滨演出。
1956年3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版画雕塑展览会在哈尔滨市举行。展出的版画、漫画和雕
塑等作品共100余件。
1978年9月1日,加拿大摄影艺术展览在哈尔滨市开幕。
1979年8月7日,日本现代绘画展览在黑龙江省展览馆正式展出。日本国际艺术文化振兴
会副理事长、日本现代绘画代表团团长樱井义晃、秘书野吕芙美子以及日本现代绘画展览工
作团工作人员百权熏、加藤娄子参加了展出仪式。展览会展出日本77位著名画家(包括日本
画、西洋画、版画)的代表作共89件。该展览是为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一周年而举办
的。
1980年6月,美籍华人音乐家马葆龄女士应邀来黑龙江省,担任黑龙江省歌舞团合唱特邀
指挥。马葆龄女士先后排练出两组合唱曲目(60首),并举行了两次公开演出,又举行了一
次马葆龄个人独唱音乐会。马葆龄女士严谨的治学精神、严格的艺术作风、丰富的指挥技巧
和较高的艺术造诣,使省歌舞团合唱队、乐队在训练和演出上得到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教益。
12月1日,中国音乐家协会黑龙江分会吸收马葆龄女士为荣誉会员。
1981年10月21日至25日,日本大学艺术部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若仓雅郎先生,应中国
社会科学院人文科学发展公司邀请访问了哈尔滨。访问期间,若仓雅郎先生分别在哈尔滨师
范大学和哈尔滨青年宫做了“日本现代文学概况”的学术报告。与黑龙江省从事日本文学、
外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者进行了座谈。若仓雅郎在哈尔滨活动期间,还参观了省美术馆
、省博物馆、游览了哈尔滨市容。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省文学学会、省作家协会等单
位对若仓雅郎先生的来访给予热情接待。若仓雅郎先生归国后。在其撰写的《友谊的中国》
一书中,对在中国各地的访问活动,作了详细的记述。
1982年9月,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恶魔的饱食》作者森村诚一,应中国作家协会邀请
来黑龙江访问。森村诚一参观了原日本关东军731部队在哈尔滨郊区平房进行细菌战实验的本
部旧址,搜集731部队以中国人进行细菌战实验的罪行材料,继续著书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
罪行。森村诚一在访问期间多次诚恳表示:“我对中国人民没有做过错事,但我是日本国民
,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我是清楚的,我是怀着一种赎罪的心情写书”。森村诚一多次强
调说,仇恨可以忘记,但历史不应忘记。一定让日本人民、日本青年记住历史,别再走历史
老路,别再犯历史错误。“我一定要保护和平,保护民主主义”。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留言
簿上,森村诚一写道:“为了和平我愿意献上一块小小的石头”。森村诚一访哈期间,受到
省作协、省对外友协、哈市地方史学会以及平房区政府等单位和部门热情友好的接待。
1982年12月,加拿大、日本、挪威音乐家代表团到黑龙江访问,并分别与省直和哈尔滨
市音乐家进行了相互观摩和交流技艺等活动。
1983年7月20日24日,南斯拉夫作家联盟塞尔维亚国际部主席、著名作家、诗人伊万.嗄
江斯基来黑龙江省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伊万.嗄江斯基与黑龙江省部分作
家进行了座谈,交流了文学创作情况和经验。伊万.嘎江斯基翻译了诗人刘畅园的十首抒情
诗,准备带回去在贝尔格莱德的文学刊物上发表。伊万·嗄江斯基先后游览了松花江、太阳
岛,参观了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观看了杂技、魔术表演和著名京剧演员关肃霜的表演
。省作协、齐齐哈尔市文联、嫩江地区文联等有关部门对伊万·嗄江斯基的来访给予热情接
待。
1984年7月11日至15日,日本当代著名报告文学女作家、《山达根八号妓院》(改编成电
影《望乡》)的作者山崎朋子,偕翻译兼秘书源川澄子、在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部陈喜儒
陪同下,在哈尔滨市区和阿城县平山公社北川大队、永源公社红军大队进行了为期5天的访问
。山崎朋子此次来华,主要是采访在华日本孤儿。山崎朋子说:日本残留孤儿问题引起社会
广泛关注,然而中国养父母在艰苦的情况下如何把孤儿养育成人,日本舆论界报道甚少。山
崎朋子要着重采访这方面内容及日本孤儿目前在华生活情况,撰文发表,以正视听。山崎朋
子在访问期间,没有安排参观游览活动,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采访工作之中。山崎朋
子在哈期间,还同黑龙江省部分作家就报告文学的写作问题进行了座谈,相互交流了意见。
1984年8月23日,日本千叶县书法展览在省书法活动中心展厅开幕。以日本白扇书道会会
长种谷扇舟先生为团长的第七次访华团20人出席了开幕式。展览结束后,日本朋友将这次展
出的218幅书法作品全部赠送给中国。
1984年8月25日至9月10日,墨西哥青年画家何塞·瓜达卢佩·卡夫雷拉作品展览在省美
术馆举行。
1985年2月27日,日本歌星山田立夫访问哈尔滨市做了《论日本通俗音乐》的讲演,介绍
了有关的日本音乐情况和日本现代流行音乐等问题。黑龙江省直、哈尔滨市有关单位的负责
人及音乐创作、表演人员出席了会议。山田立夫曾在哈尔滨生活多年。演讲会之前,举行了
授予山田立夫为省音协荣誉会员和哈尔滨市音协荣誉会员的仪式,并颁发了证书和纪念品,
以表彰他在开展中日文化交流活动中做出的贡献。
1985年4月23日,日本歌词作家西垣正树夫妇来哈尔滨探望日本孤儿。应西垣正树要求,
省音乐家协会的干部以及部分歌词作家,与西垣正树进行了业务交流。西垣正树向大家赠送
了他灌制的唱片。我省词作家王德向西垣正树回赠了他创作的《我爱你,塞北的雪》的歌词
和曲谱。
1985年6月25日至26日,以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理事、日本艺术院会员、作曲家伊玖磨
为团长的日本音乐家代表团一行6人到哈尔滨参观访问。他们先后访问了龙江剧院、哈师大艺
术系和省歌舞团,并与专业音乐工作者、师大艺术系师生进行了艺术交流。
1985年7月13日至17日,日本著名画家后藤纯男一行5人到哈尔滨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写生
。
1985年9月1日至10日,保加利亚儿童画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展出。
1985年9月27日至28日,日本村上丝印公司社长村上静男访问哈尔滨,与省美术家协会专
业画家进行了座谈,就有关版画技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村上静男表示愿意为我省版画创作
、丝网版画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提供一些条件和有关资料,并为我省美术界提供资助。
1985年11月27日,随苏联造型艺术展览到哈尔滨访问的苏联艺术院博士索科列夫.谢尔
盖.尼古拉耶夫维奇、列宁格勒俄罗斯博物馆陈列管理员负责人巴罗巴诺娃.尼娜.阿列克
谢夫娜,同省文化厅、省美协、哈市美协、省书画院的负责人和美术家共40余人进行了座谈
。双方表示愿意加强艺术交流活动,促进两国艺术家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为增进中苏两国人
民和艺术家的友好与合作而努力。
二、港澳地区摄影家来黑龙江访问
1980年2月25日至28日,由澳门摄影学会副会长李公剑和秘书薛力勤率领的11人摄影团,
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书长吕厚民的陪同下,在哈尔滨进行了参观访问。省摄协召开摄影
座谈会,邀请澳门摄影团介绍摄影创作经验。座谈会开得十分活跃,交流了经验,增进了友
谊。
1981年1月21日至23日,应中国摄影家协会邀请,香港摄影学会前任副会长、摄影家、美
资美国友邦保险公司香港分公司经理钱万里,以及香港《文汇报》编辑黄永和,在中国摄影
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厚民陪同下,在哈尔滨进行了访问和摄影创作。
1985年9月,香港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复礼先生偕夫人一行3人,由中
国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厚民陪同来黑龙江省进行摄影创作。先后到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那达慕”大会、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参观拍摄。陈复礼夫妇受到省文联、省
摄影家协会领导的热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