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安全月”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趋向好转。同时有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尚未建立和完善;有的领导忽视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严重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
影响安定团结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黑龙江省为使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经常化、制度化,
按照国务院决定和部署,自1980年始,每年5月定为“安全月”,开展以“消除隐患、遵章守
法、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内容的“安全月”活动,做到“以月促年”,力求取得明
显成效。
同年4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经委、劳动部等10个部委通知精神,发出《关于开
展“安全月”活动的通知》,开展第一个“安全月”活动。省政府成立“安全月”领导小组
,省委书记、副省长陈剑飞任组长,省劳动局副局长李波任副组长兼“安全月”办公室主任
,副局长李天伶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局)。当月29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安
全月”活动广播电视大会上.黑龙江省交通局长卢景泰介绍整顿和加强交通安全管理,1977
—1979年交通事故逐年下降的经验。随后省政府召开全省开展“安全月”广播电视大会,陈
剑飞动员部署并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各部门145万职工群众收听收看全国、全省,“安全月”
广播电视大会实况。在“安全月”活动中,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3个市地有2950名干部组成
306个检查团(组)进行安全大检查。省政府组成由陈剑飞任团长的检查团、按工交、建设、
农林、财贸组成5个分团,抽调500人参加,分赴各地检查。全省共查出各类隐患127130件,
立即整改解决116669件,整改率为91.8%,消除一大批隐患。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等14个企
业,在“安全月”中推行厂长安全值班制度,增强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责任感。哈尔滨铁路
局3.4万名职工提出“一事不出、一章不违”的安全保证,查出和解决8900件隐患,实现19
65年起15年来第一个无行车重大和特大事故安全月,5月份消灭路内死亡事故。首次“安全月
”活动取得明显成果,为以后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1981年4月,省政府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企业开展以“‘五讲、四
美’、遵章守法、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教育”为内容的第二个“安全月”活动。哈尔滨、牡丹
江等10个市地和哈尔滨、齐齐哈尔铁路局,组成1590个有12269名干部参加的安全检查团(组
),揭查安全隐患57842件.立即整改41589件,占71.9%。许多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健全安
全责任制,改善作业环境,整顿厂容厂貌,促进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1982年4月20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长陈雷动员部署开展
第三个“安全月”活动。省劳动局副局长、“安全月”办公室主任李波在省电台做专题讲话
。其间,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哈尔滨、绥化、林口等50个市地县广,播电台
(站)开设安全专题节目,组织放映劳动安全影视片519场次,734万人受到教育。交通系统
出动117台安全宣传车.印发10万份宣传教育材料,同时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哈尔滨、齐齐
哈尔等12个市地抽调23567名干部、技术人员,组成3015个检查团(组)。5月,省,‘安全
月,’办公室组织17个检查组,对煤炭、林业、交通行业进行重点检查。全省查出各类隐患
144028件,整改126098件、占87.6%,消除一大批隐患。“安全月”中各类事故明显下降,
哈尔滨、七台河两市及省地质局、齐齐哈尔铁路局等11个产业部门,5月份杜绝工业生产死亡
事故。
1983年4月开展第四个“安全月”活动中,省“安全月”办公室编发2万份宣传提纲,提
出“反违章、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为了您的安全,请自觉遵守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等42条宣传标语口号,广泛开展宣传教
育。4月28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安全电话会议、宫本言副省长动员继续深入开展“安全月”活
动。5月24日,全国“安全月”办公室检查团一行3人来黑龙江省,重点对哈尔滨、大庆市,
安全月”活动进行实地检查。12个市地抽调2978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组成539个安全检查
团(组)、深入生产一线检查,揭查各类隐患9889件,整改5903件.占59.7%。省劳动局制
发《黑龙江省工厂企业安全检查考核评定标准(试行)》,具体规定安全管理、安全技术、
工业卫生、工伤事故等检查评分标准,使安全检查由以往一般的定性分析,开始转向定量化
、系统化、标准化测定。在“安全月”中,各地组织放映《安全标志》等8部影视片1053场次
,受教育人数146.4万多人次、有2874个工厂在作业场所和要害生产岗位开始悬挂国家标准“
提示、警告、禁止”3种安全标志牌70737块,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促进企业安全管理。
1984年4月27日,全省各地组织收听收看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全国“安全月”领导
小组组长张劲夫发表的“狠抓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广播电视讲话。翌日.副省长安振
东召开省直各部门领导会议,动员开展第五个“安全月”活动.随即各地开展安全大检查。
大庆、牡丹江等14个市地抽调干部4948名,组成128,个检查团(组),揭查出隐患112967件
,整改94377件,占83.5%。在“安全月”活动中,有些地方和部门安全工作不落实,重大事
故频繁发生,5月1日到18日煤矿死亡60人,比上年同期死亡人数增加1倍,9天之中连续发生
4起计死亡36人的重大事故。对此,5月9日省政府召开紧急安全电话会议,宫本言副省长强调
:深入开展“安全月”活动,抓好安全生产,坚决防止重大事故,确保生产稳定增长。为强
化安全工作领导,5月25日,省政府下发《关于调整安全领导小组的通知》.决定省“安全月
”领导小组与原省安全委员会合并、调整为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开展五次,“安全月”活动,对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法制观念
,自觉重视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消除大批隐患,预防事故发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连续
五次“安全月”大检查,揭查各类隐患达451898件,当即整改384636件,即消除85.1%的隐
患。哈尔滨市空调机厂领导看完安全影片后,对全厂32台卡盘螺丝安全检查,发现有25台螺
丝残缺不全,当即派人去沈阳订货全部更换。齐齐哈尔车辆厂,有6000多只液化气瓶.在职
工居住区分散存放,极易发生事故。安全检查后,工厂专门修建一栋库房集中保管,及时消
除隐患。连续五年开展“安全月”活动,工业生产伤亡事故逐年有所下降。1981年全省工伤
死亡899人,比上年死亡975人下降7.8%;1982年死亡842人,比上年下降6.3%;1983年死亡
833人,比上年又下降1.1%,1984年死亡828人,比上年下降0.6%。1984年5月,全国“安全
月”办公室下发《关于表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先进单位的通知》,国家表彰的121个单位中
,黑龙江省有安全生产30年无死亡事故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大庆石油管理局所属的建站25
年无事故的采油二厂南五联合站,以及国营和平机器厂、牡丹江电瓷厂、桃山林业局、哈尔
滨炼油厂等6个企业被授予全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先进单位。
1984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1985年1月,经全国安委会第一次全
体会议决定:全国“安全月”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同时撤销。据此,黑龙江省不再搞“安全
月”活动,各地各部门针对各自情况转入经常性安全生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