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森林调查
1908年,沙俄中东铁路公司开始对中东铁路沿线林场进行森林调查测绘。首先用“人工
区划法”进行森林调查,即将林区划为若干正方形林班,每个林班长宽各4.28公里,合183
0公顷。据此伐开林班线,设置标准地,测量标准木,按林分种类、林木组成、疏密度等区划
小班,最后绘制林相图,测出面积、蓄积。中东铁路公司直属3个林场总面积为207834公顷。
1910年后,相继对中东铁路沿线森林进行测量调查。在中东铁路沿线穆棱县的马桥河、细鳞
河流域一带森林进行调查,相继有葛瓦里斯基、协结斯、波波夫等俄国林商建立了20余处林
场。
1911~1929年,民国政府农商部黑龙江森林局曾派员调查各有林县森林面积、树种、树
高,还有径级、木材交易情况、产值及林副产品等,继之按《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在
各国有林县发放林场给民族采木公司。与此同时,日本资本家进入黑龙江林区进行森林考察
,相继建立中东海林采木公司,札免采木公司等采伐集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和拓植省派航空调查队,对松花江、图们江、
牡丹江上游一带森林进行航空调查。1934~1944年,日本山林会、伪满林野局和满洲航空会
社对东北森林进行航空摄影,航摄面积30万平方公里。在黑龙江林区,由5个森林调查队进行
地面调查,包括老爷岭等东部林区、张广才岭和小兴安岭林区。之后,在全东北建立采伐作
业所402处,在黑龙江林区各铁路沿线、江河两岸建立其采木组合、“株式会社”等伐木机构
,用“拔大毛”式的掠夺采伐乱砍滥伐森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大规模
经济建设的开始,到处急需木材资源,因此,黑龙江省林区向纵深方向开发建设,全面进行
森林经理调查的任务刻不容缓。自1953年到1985年在黑龙江林区先后进行3次森林经理调查和
3次森林资源清查,都获得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