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作业是采伐开始前在伐区修建集材道、运材道、畜棚、楞场、房舍等工程,作业内
容为清理场地和架设安装两大项。
1949年以前,是“把头”牵头或有组织地人山砍伐木材进行准备作业,准备作业的项目
、施工位置和数量由伐木“把头”到现地确定。那时是人力伐木、畜力集材、水运和森铁运
输,准备作业有工棚、畜力集材道、楞场或推河场,森铁岔线、河道修理等项目,施工完全
是手工作业。
1951年开始有机械集材,准备作业项目增加了机械集材道、机库、油库等,施工中有少
量机械作业。
1953年,东北森林工业管理局制定颁发《采运准备作业规程》,对伐区复查,工程位置
的选择、确定和设计,需要的劳力、工具和工程的修建等方面做了规定。
1953年开始利用汽车运材以来,在冬季运材中利用天时地利的条件修建冻板道伸入伐区
。黑龙江省林业总局所属的40个林业局1975年修冻板道1170公里,到1984年修冻板道2811公
里,10年间平均每年增加冻板道164公里,修冻板道的费用只相当于常年道路的10%左右。
1954年,哈尔滨森林工业管理局制定颁发《采运准备作业规程》,规程中对伐区复查,
采运作业需要物资、劳力、工程修建、审批验收等都有具体要求。森林工业局组织森林调查
设计的同时,确定准备作业项目、数量和位置等。
1956年开始森铁线路修建冻板线,学习苏联修建无路碴森铁岔线和简易装车场经验,使
集材距离由过去的1000米以上缩短到500米左右。冻板线铺设方便,减少了土石工程、成
1961年,朗乡林业局制定《冰雪滑道工艺设计与准备作业技术管理规程》、《准备作业
工程验收方法》。
1964年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起初准备作业项目比较简单,职工住棉帐篷,用铁炉子取暖
。1971年以后,加强了准备作业工作,注重改善职工生产和生活条件。
1972年,黑龙江省林业总局制定颁发《黑龙江省林业伐区作业管理规程》,《规程》中
强调准备作业的重要性,对拨交、复查伐区、作业时间、施工要求、检查验收等做了详细规
定。
1978年,穆棱林业局制做了山场可移式房舍、休息室和活动绞盘机房。1981年松花江林
管局组织编印《塑料薄膜房舍的设计与说明》,在全省林区推广。1982年在大兴安岭林管局
所属的林业局开始采用活动板房做职工宿舍,内装土暖气,铺地板,安铁床,改善了工人的
生活条件。同年,绥棱林业局义气松实验林场创建塑料薄膜机库,每平方米造价为9.25元,
比修土木结构的降低70%。库内温度正常,有利防火,节约烧柴,且光线充足,搬迁灵活。
1982年,黑龙江省林业总局制定颁发《伐区准备作业规程》。《规程》对准备作业的依
据和原则、施工前的准备、工程技术标准和施工、检查与验收等做出规定。严禁修木刻楞机
库、工舍和用经济材垫道。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木材生产的准备作业数量随着木材生产量和森
林资源单位面积出材量的多少而变化。木材生产量不变,单位面积出材量高,准备作业量就
相对减少。冬季集运材,每生产1万立方米木材需要的准备作业量,总的趋势是逐渐增加。见
表3—2,表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