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纤维板

  一、生产规模
    黑龙江林区的纤维板生产始于1958年,国家林业部提出发展以纤维板为主的人造板工业 ,松江胶合板厂率先土法上马,生产出第一批湿法纤维板。同年,国家从瑞典引进年产1.8 万立方米纤维板的全套设备,安装在伊春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条大型湿 法硬质纤维板最先进的生产线,也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1960年,国家林业部在松江胶合板厂召开全国纤维板生产现场会议,推广松江胶合板厂 的纤维板生产经验。同年,国家从波兰进口4套年产15000吨的湿法纤维板生产设备,其中一 套安装在伊春新青木材综合加工厂。那时正处在大跃进时期,全省各地纷纷土法上马自制设 备,办起为数较多的小型纤维板厂。这些厂的工艺和设备落后,采用作坊式生产方式,产量 低质量差,因此很快相继下马。不过这些小厂却是省内林业发展纤维板最初的先导,与友好 和新青木材综合加工厂等骨干厂一起,为以后的纤维板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1年,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纤维板车间建成并试生产,于1963年正式投产。由于技术 力量不足和管理经验缺乏,投产当年产量仅为设计能力的1/6。在上级领导多方帮助下,友 好木材综合加工厂加强职工技术培训,于1966年完成产量18127立方米,超过了设计能力。质 量为全国第一,产量也居全国之首。1966年全国纤维板产量62394立方米,该厂占其中的1/ 3。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纤维板工业的发源地,源头就是松江胶合板厂和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
    1967~197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纤维板厂点都不同程度地减产。这10年中, 友好木材综合加工厂平均年产量为10658立方米,为设计能力的59%,1973年最低仅达6644立 方米,为设计能力的37%。这期间新建厂点7处,总设计能力为3万立方米,其中包括1960年引 进的1.5万立方米的波兰设备1处,5000立方米国产设备1处,2000立方米国产定型设备2处, 2000立方米自制设备3处。分别安装在穆棱(1971年)、新青、大海林、呼中碧水(1974年) 和正阳河(1976年)等木材综合加工厂。新建厂投产缓慢,平均建设周期为5年。建成验收后 生产也达不到设计能力。新青厂1974年验收,投产当年仅完成147立方米,为设计能力的1%, 1976年增产到3018立方米,为设计能力的20%。1979年全省纤维板产量17042立方米,1、2等 品率86%,分别为“文化大革命”初期1967年的132%和128%。1983年以后友好、山河屯、苇河 、双丰、浩良河及正阳河等纤维板生产厂点改革添加剂工艺,用茶皂素石蜡乳化剂代替油酸 铵乳化剂,纤维的质量提高,也改善了工人的操作条件。1985年产量增长到80643立方米,为 1979年的4.7倍,质量大有提高,1、2等品率达83%,超过国家80%的要求。特别是友好木材 综合加工厂完成的产量超过设计能力的31%,占全省产量的29.3%,1、2等品率达100%。
    1977~1984年,黑龙江省林区有8个纤维板新厂(车间)先后试产和投产,同时还改造了 11个厂点。新建的厂点有生产能力为2000立方米的南岔木材水解厂的纤维板车间、八面通林 业局纤维板厂、双丰林业局纤维板厂、浩良河木材厂纤维板车间、美溪林业局纤维板厂;年 生产能力为7000立方米的苇河林业局人造板厂纤维板车间,还有省林业厅系统的五常县和鹤 岗市纤维板厂。进行技术改造的纤维板厂点有正阳河木材综合加工厂纤维板车间,单线单机 改为单线双机;南岔木材水解厂纤维板车间单线单机改为双线双机。同时,友好、新青木材 综合加工厂纤维板车间,浩良河(属伊春林管局)、大海林、红岩(属牡丹江林管局)、穆 棱、山河屯、八面通林业局的纤维板厂点以及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系统的碧水纤维板厂也相 继完成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对这11个厂点的改造,共投入资金1653万元,新增生产能力2049 0立方米。其中以友好厂新增能力最大,由1.8万增至2.4万立方米,占全省林业系统新增能 力的30%。
    1982年,南岔木材水解厂利用国外贷款,以1070万美元从瑞典桑斯·迪菲布拉特公司购 入一套年产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设备;以45万美元从挪威泰诺公司引进年产1万吨的制胶 设备和专利,建成新车间,总建筑面积27970平方米,共25项单位工程,决算5899.1万元, 外资3359万元,1984年建成,1985年11月25日一次联动试运成功,生产出第一批中密度纤维 板,为黑龙江省纤维板生产增加了新品种。
    1985年,黑龙江省林业共有纤维板厂点19处,其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系统15处,黑龙江 省林业厅系统和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系统各2处。全省纤维板厂点设计能力共12.8万立方米 ,其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系统12.1万立方米(包括1985年试产的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 。省林业厅系统3000立方米,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系统4000立方米。1985年共生产纤维板80 648立方米,其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系统75681立方米,黑龙江省林业厅系统2769立方米,大 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系统2198立方米。职工4769人,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系统4323人,黑龙江省 林业厅系统230人,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系统216人。引进瑞典设备2套,波兰设备1套,挪威 制胶设备1套。共有设备1575台,其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系统1504台,黑龙江省林业厅系统3 3台,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系统38台。
    1958~1985年,黑龙江省林业的纤维板厂点从1处发展到19处,年产量由46立方米增加到 80648立方米。27年累计生产713819立方米,其中友好、新青、山河屯和苇河生产能力5000立 方米以上的4处厂点生产524318立方米,占73.5%;大海林、正阳河、穆棱等生产能力2000立 方米以上的15处厂点生产189501立方米,占26.5%。1985年全省各系统生产纤维板的总量为 89700立方米,占全国89.5万立方米的10%,全省3大林业系统是80648立方米,占全省各系统 的90%。
    二、生产技术
    黑龙江省林业湿法纤维板生产技术的发展是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连续化和半自动化。 1963年以后上海木材一厂首先以友好厂瑞典设备为样机,结合我国生产特点经过消化吸收, 设计制造出有热磨机、长网成型机和自动装卸热压机组成的连续化半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 林业机械制造厂就以这条线为标准,生产出年产2000立方米纤维板的国产定型设备,推广全 国。黑龙江省也安装了14套,形成一个小洋纤维板群体,标志着黑龙江省纤维板的生产水平 已从小土群走向小洋群。
    湿法纤维板的生产工艺从造纸工艺移植而来,其特点是以水作介质,纤维分离后、纤维 稀释、纤维运输和成型都是以水为载体,以水作“桥梁”,利用纤维自身的结合力,通过热 压使纤维塑化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纤维板。主要工艺是纤维分离、湿法成型和热压。工艺流 程是木料削片后,进热磨机连续蒸煮、连续分离、稀释成木浆,送盘式精磨机二次磨浆,得 精磨浆,添加防水乳化剂,经3段脱水连续成型,上热压机加热加压,再经热处理和加湿处理 ,最后锯边和砂光。
    南岔木材水解厂所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是采用干法纤维板的生产工艺。干法工艺是在湿 法基础上发展的,其特点是纤维的运作过程以空气作介质,用气流代替水流。纤维分离后立 即干燥,干状成型、干状热压,工艺要求较高,与湿法的区别在于少用水,但需施胶。在备 料、纤维分离和加湿处理方面基本与湿法相同,只是不需热处理。整个工艺流程是:备料、 削片、水洗、热磨、施胶、干燥、成型、预压、热压、冷却、锯边、砂光。南岔厂生产的尿 醛中密度纤维板,采用挪威泰诺公司的尿醛胶制造工艺。要点是从贮槽中抽出甲醛注入反应 釜,尿素按工艺规定投料,分两批投入反应釜,反应缩聚后即产生尿醛树脂胶。
    黑龙江省林业最初发展的小土群纤维板厂,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机具有代替削片机的打 碎机、水泵、石磨、浆槽、成型框、人力装卸热压机、圆锯和推车等。国产2000立方米定型 纤维板生产设备与瑞典1.8万立方米的全套设备基本相同,但规模大小、工效高低、自控仪 表多少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皮带运输机、削片机、旋风分离机、磁选器、热磨机、精磨机、 长网成型机、热压机、热处理室、纵横锯边机,以及辅机、磨刀机和强度试验机等。这些设 备的制造厂有上海、西北和昆明人造板厂,苏州、镇江和哈尔滨林机厂,以及牡丹江木工机 械厂。
    南岔干法生产中密度纤维板的设备是瑞典桑斯·迪菲布拉特公司所制造。干法与湿法的 设备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相同部分有削片机、热磨机、成型机、预压机、热压机、锯边 机和砂光机。不同部分是湿法有热处理而干法无,干法有干燥机和施胶系统,而湿法没有。 干法的施胶系统包括胶液计量器、输胶管、计量泵和喷嘴等。纤维板按处理方式分为施加增 强剂或浸油处理的特级纤维板和普通纤维极。黑龙江省林业主要生产一面光普通级的木质纤 维板。幅面尺寸为1220×1830、1220×2440、915×1830毫米。厚度一般为3、3.2和4毫米。 纤维板广泛用于家具,车辆制造和船舶装修,也供建筑、农具包装等方面使用。中密度纤维 板用于制造高档家具,家用电器外壳及内隔墙等。1980年前硬质纤维板执行林业部LY110—6 2标准,1980年后执行国家标准GB1928—80。硬质纤维板按质量分3个等级。1、2等品率以友 好厂最高,1978年是57.3%,以后节节上升,1984年达97.7%,1985年100%;新青、山河屯 和苇河等厂近年年均也达83%~85%,其它2000立方米定型厂的1、2等品率为30%~75%。纤维 板的质量标准按物理力学性能和外观而定。物理力学性能包括静曲强度、容重、吸水率和含 水率4个指标,外观质量包括水渍、油污、鼓泡、分层等加工缺陷。1979年至1985年友好木材 综合加工厂长城牌硬质纤维板和1985年山河屯林业局木材综合加工厂生产的青峰牌硬质纤维 板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