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制浆造纸

  制浆造纸的范围在黑龙江省林业包括纸张、纸板、纸浆、浆粕、卫生巾和微晶纤维素。
    1938年,伪满洲纸浆株式会社在牡丹江桦林建立生产能力1.5万吨的伪满洲桦林浆料厂 。同年,伪东满人造丝软浆会社、伪日满软浆会社及东洋软浆会社3个公司成立,在佳木斯、 黑河和牙克石筹建造纸厂,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进口的德国设备没有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伪满洲桦林浆料厂基础上改建的牡丹江造纸厂属轻工系统。 黑龙江省林业第一个造纸车间1959年建于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1961年第一个浆粕车间也建 于此厂,第一个纸板厂是1969年兴建的柴河纸板厂。纸张、浆粕,纸浆和纸板生产各自的发 展界限并不清晰,往往交叉变化。造纸厂时而生产纸,时而产浆或纸板;纸板厂也同样产纸 或浆随市场而变化。自1959~1985年按时序粗略地概括其特点,即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小纸 张的起步,60年代中期为浆粕的小会战,70年代初期为小纸浆的大会战,中期为纸和纸板的 中兴,80年代则为多元化的发展与提高。
    1985年,黑龙江省林业共有制浆造纸厂点17处,其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15处,大兴安岭 林业管理局2处。生产机制纸2190吨,纸板19200吨,纸浆2700吨,人纤浆粕2912吨和微晶纤 维素4吨。
    一、人纤浆粕
    黑龙江省林区曾有浆粕厂点2处,现有1处,年生产能力阔叶树人纤浆粕2000吨。人纤浆 粕是人造纤维的原料,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制成。
    1961年3月,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在造纸车间的基础上改建浆粕车间,专供哈尔滨市三棵 树化纤厂织布用。1964年投产,产品接近国家标准,1965年刚生产了774吨浆粕,三棵树化纤 厂扩建,规模从1200吨提高到5000吨,而伊春厂的能力只为1200吨,无法与之协作便转产纸 浆和纸。
    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转产后,1965年国家投资900万元,在牡丹江木材综合加工厂兴建人 纤浆粕车间,年生产能力2000吨。产品提供牡丹江化纤厂专用,是其配套厂之一。1966年正 式投产,是当年全国化纤大会战中与上海纤维二厂、成都木材加工厂浆粕车间鼎立的3个样板 之一,也是省内生产人纤浆粕的独1处。1970年前生产阔叶树种浆粕,1970年后改产针阔叶混 合浆粕。1963~1967年乌敏河和伊东林业局也零星生产过浆粕,两局共生产720吨。1963~1 985年黑龙江省林业共生产人纤浆粕49252吨,其中牡丹江厂占98.7%。牡丹江浆粕车间是以 上海丽明化学纤维厂为蓝本设计的,工艺和设备较先进。全部设备105台,主机30台,总装机 容量977千瓦,机械化作业,车间职工224人。主要设备有削片机、高频平筛、水解球、碱煮 球、化碱槽、漂浆机、筛浆机、圆网脱水机、酸浆双圆网、推进器、除砂泵和水环式真空泵 等,设备基本上是上海制造,自制一部分,运行良好。
    人纤浆粕采用预水解硫酸盐法生产。此法生产的浆粕含有较高的甲种纤维素,是近20年 制浆工业的新成就。主要生产环节是备料、蒸煮、洗漂、抄浆和烘干。生产工艺流程大致为 :木片经预水解,用硫酸盐蒸煮得半浆,水解和碱煮后送粗浆池,粗选后再精选经脱水调浆 送氯化池,氯化后经碱处理的浆料进入漂白池,漂白的浆料经调浆混合再精选,经抄浆脱水 、毛布压榨、干燥、切粕、包装和入库。人纤浆粕是生产人造纤维如人造丝、人造毛和人造 棉的主要原料,也可用来制造牛皮纸,滤纸,地图纸和美术印刷纸。人纤浆粕还可制造各种 人造皮革。浆粕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为:一级品90%,合格率98.5%,单位成本1515元/吨, 实物劳动生产率14吨/人,单耗原料18层积立方米、烧碱420公斤,盐酸13公斤、硫化碱124 公斤、液氯122公斤、大苏达4公斤。
    二、微晶纤维素
    微晶纤维素是人纤浆粕的二次加工产品,主要用于人造合成革增粘剂。全省也是牡丹江 木材综合加工厂一枝独秀。
    1975年开始,牡丹江木材综合加工厂为提高效益,改变单一生产人纤浆粕的局面,先后 曾研制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多用于油田钻探作粘土液 的稳定剂,纺织工业棉织物的浆料,食品及医药工业的增稠剂和乳化混油剂,日用化工的牙 膏胶基及民用工业的糊料。1977年羧甲基纤维素研制成功并投产,到1980年共生产500吨,每 吨可获利700元,同年因滞销而停产。1982年4月与南京林产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微晶纤维素 ,专供山东烟台合成革厂作增粘剂用。1983年8月~1984年2月生产出合格品936公斤,经烟台 合成革厂试用,达到日本同类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年7月通过中国林业科学院主持的鉴定,认 为此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1985年10月建成年生产能力为100吨的微晶纤维素车间,年底生产 出3.7吨。羟丙基纤维素研制的结果是1984年10月与广州化学纤维研究所签定技术转让协议 ,1985年安装部分设备。
    3种纤维素的工艺和设备大体相同。基本工艺流程为浆粕粉碎、碱化、醚化、酸还原、洗 酸、滤水、干燥、粉碎、包装。微晶纤维素的主要设备有水解反应釜、耐酸真空泵、离心泵 、气流粉碎机、过滤槽、空压机和干燥洞。羟丙基纤维素的主要设备有水环式真空泵、6角反 应釜、捏合机、万能粉碎机、气流粉碎机和碱浸机。
    三、纸浆
    纸浆是以采伐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料,用化学法制成。生产出的本色纸浆,可直接生产水 泥纸袋纸和包装纸,经漂白也可生产文教用纸。1985年黑龙江省林业拥有纸浆厂点3处,年设 计生产能力6800吨,其中牡丹江木材综合加工厂纸浆车间3000吨,金山屯林业局纸板厂1800 吨,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造纸车间2000吨。年总产量2700吨,其中:金山屯厂1054吨,伊春 厂1646吨,牡丹江厂停产。
    伊春木材综合加工厂造纸车间是黑龙江省林业生产纸浆最早的厂点,1968年由产浆粕改 产纸浆,年产量995吨,一直持续至1985年。牡丹江厂1971年投产,截至1984年共生产16120 吨。金山屯林业局纸板厂是1970年小纸浆厂点中改产纸板厂中唯一仍产纸浆的一家。开始一 齐上马的还有日产5吨小纸浆厂22家,其中黑龙江省森工总局19家,即桦南(2套)、东京城 、金山屯(大丰)、绥棱、鹤立、铁力、林口、带岭、海林、亚布力、红星、美溪、上甘岭 、绥阳(2套)、苇河、通河林业局和绥化木材厂的小纸浆厂。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3家,即 塔河、新林翠岗及松岭绿水的小纸浆厂。22个小纸浆厂点在1970~1974年会战期间共生产纸 浆9937吨,其中支柱厂点是东京城、桦南和金山屯林业局的纸浆厂。
    这些小纸浆厂起步快,发展迅速,终因规模太小,设备简陋,没有污水处理装置,产品 质量又上不去,形成低投入负产出的局面,有的厂建成即转产,有的建厂中途就停建。22个 厂点仅存9处:带岭、东京城、塔河改产纸板;金山屯保留纸浆,增产纸板;五营、红星、绥 棱和铁力改产纸张;桦南也产纸,保留纸浆。9处厂点中带岭、东京城、金山屯、五营和红星 5处生产正常,桦南等4处时产时停。
    生产纸浆的工艺流程是削片、蒸煮、抄浆和干燥。先将剩余物削片、送入蒸球、加碱蒸 煮,蒸后的浆料经水洗涤和筛选,压挤、稀释和脱水,再经气流干燥成棉絮状干浆,最后通 过打包机压成块状成品浆。主要设备有削片机、蒸球、圆网浓缩机、压榨机、粉碎机、分离 机、干燥管、热风炉和各种泵。
    四、纸张
    纸张包括新闻纸、文化纸、纸袋纸、妇女卫生巾和一般卫生纸。1960年伊春木材加工厂 造纸车间曾生产新闻纸,专供伊春日报用。1979年新增一条3000吨的生产线,生产纸袋纸。 1970年金山屯也曾生产白纸和彩纸,1975年改产纸袋纸。1972年五营、红星在生产纸浆的基 础上改产纸袋纸。1975年山河屯林业局先产办公纸后改纸袋纸,1982年停产。1980年带岭与 天津造纸七厂合作生产桦木机械浆书写纸和铜板纸,1982年改产纸板。1983年大兴安岭塔河 造纸厂回收废纸生产卫生纸,日产2.5吨。1985年牡丹江木材综合加工厂新建卫生巾车间。 1974~1985年黑龙江省林业共有纸张厂点7处,其中纸袋纸厂5处;普通卫生纸和卫生巾各1处 ,纸袋纸五营、红星、伊春厂运营正常,绥棱和桦南不正常。总生产能力9900吨。1985年生 产各种纸张2190吨。
    纸张生产过程主要是备料、蒸煮、打浆、配浆、筛选、成型、脱水及干燥。常用设备有 削片机,蒸球、螺旋压榨机、双圆网浓缩机、旋风机、鼓风机、蒸发塔和喷射炉等。一般卫 生纸是塔河造纸厂的二道纸产品,主要原料是废纸,日产2.5吨,卫生纸车间正在调试中。 妇女卫生巾是牡丹江木材综合加工厂新开发的浆粕深加工产品,浆粕经系列机械加工即制成 。卫生巾车间年设计能力200吨,成套设备系台湾制造通过香港购进。主要有平板进料器,配 电箱,成型系统和整列输送带,正在安装设备。
    五、纸板
    纸板又称厚纸板或包装箱纸板,是木材包装箱的代用品。厚纸板由瓦楞状芯板和面板合 成、制成包装纸箱供包装用。行销省内外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江西、天津和上海等地 。
    1985年,黑龙江省林业共有纸板厂点5处,属黑龙江省森工总局4处,大兴安岭林业管理 局1处。5处中柴河纸板厂规模最大,年生产能力2万吨。其余带岭、东京城、金山屯和塔河是 1970年小纸浆厂改建的。5处的年总生产能力30500吨,1985年生产纸板19200吨。
    柴河纸板厂是黑龙江省林业最早最大的纸板厂,1968年国家计委批准,1969年初破土动 工,1978年试生产,1980年9月验收。原设计年产180~200克瓦楞芯板6600吨,360~530克面 板13400吨。投产后逐渐发现工艺及设备不够理想,产品不完全适销,针叶材原料供应不足, 经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及杭州华丰纸板厂等指导,改变了制浆工艺。原芯板车间改产1号箱纸板 ,浆料配方改为半化浆配以30%的废纸浆,年产8000吨,原面板车间改产牛皮纸箱板,年产1 2000吨。用30%硫酸盐化学浆配以50%半化浆和20%废纸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号箱纸板( 强韧箱纸板)1981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2年又被评上林业部优质产品,目前正为处理废 水而加紧改造。
    带岭、塔河、金山屯和东京城林业局纸板厂是1970年小纸浆会战后改建的。带岭原设计 是以桦木枝丫碱法化学机械浆生产文教用纸,因销路不畅改为混合枝丫碱法化学机械浆生产 纸板,1982年经有关专家鉴定认可。混合枝丫制浆粗浆得率80%,生产的3号箱纸板达国家标 准,多项指标达1号箱纸板质量要求。塔河林业局造纸厂1974年曾停产,1979年改建为年产3 000吨的纸板车间,1985年又扩建一条1500吨的新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4500吨,生产1号 箱纸板。目前基本处于试制阶段,1982~1985年共生产2861吨纸板。东京城林业局纸浆厂近 年生产疲软,1980~1985年6年中停产4年,1983年和1985年共生产678吨纸板。金山屯林业局 纸板厂连年正常生产,1980~1985年共生产9323吨纸板。
    纸和纸板之间界限不严格,一般以定量区分,产量250克/平方米以下为纸张,250克/ 平方米以上为纸板。工艺流程基本相同,主要也是制浆、成型、脱水和干燥。主要设备有削 片机、蒸球、长网多缸纸板机、鼓风机、脱水机、振动筛、离心筛、浓缩机、压光机、卷纸 机和喷射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