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农副产品加工业
黑龙江省林业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是随着林区种植业的兴起和开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19
49年,火龙沟林务分局(现大海林林业局)建起林区第一个制米厂。此后山河屯、铁力、双
丰、绥棱等森工林业局也相继兴办起米面加工厂和榨油厂,初期工厂规模小,产量少,工艺
简单。50年代中期,全省森工林区粮油加工网点不到100处。
1958年以后,黑龙江省林区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和山副产品不断得到开发利用,开始出
现食品加工业。部分林业局和市、县国营林场生产烧饼、麻花、粉条、豆腐、酱菜等。林区
的生产开发和建设,促进了建筑材料的生产发展,砖、瓦生产开始时多为人工取土、配料、
手工制坯、土法煅烧,产量少,质量低,抗折、抗压达不到标准。1970年以后,绝大部分砖
瓦厂采用大型机械制坯和用轮窑、隧道窑煅烧,部分砖厂年产量突破1000万块,红砖质量也
达到规定标准。
1978年,金山屯林业局新曙光农场建立林区第一个油毡纸厂,经济效益较好。绥化木材
加工厂集体企业公司砖瓦厂生产出玻璃钢瓦。同年,林区的加工业也由简单粮油加工向食品
、制酒、制药等深层次加工方向发展。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糕点、糖果、面包、山野菜
、白酒、果酒以及制药等发展迅速。南岔林业局乳制品厂生产的“育林”牌全脂奶粉,填补
了林区乳制品生产的空白。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天然补品厂利用野生黄芪生产的北芪茶,
被誉为“神茶”,远近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