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多项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地粮库普遍为送粮农民增设了取暖休息室、开水炉和停车 场,使送粮农民及时得到休息,激发了农民送粮热情。
    1956年,为做好粮食接收工作,省粮食厅向全省粮食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粮库在接 收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营方向,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结合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 动,为送粮农民热情服务。各地在贯彻通知中做到了“七有”(招待有专人,服务有小卖店 、有茶水喝、有黄烟抽、有饭店、有书报、有广播)的服务项目。送粮农民反映,到库如到 家,处处给方便。讷河县各粮库在接收入库期间,职工组成了卸粮队、服务队,帮助送粮农 民卸粮、看车,安排农民休息,深受群众欢迎。
    1963年,黑龙江省粮食厅在全省推广了佳木斯市二十三粮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经验 后,各地粮库职工以佳木斯市二十三粮店为榜样,热心周到地为农民服务,激发了送粮农民 的热情。肇东县粮库职工针对部分农民因送的粮食杂质多,降低等级,减少经济收入的情况 ,为送粮农民准备了16台手选筛和25块麻袋皮,供农民清理筛选杂质使用,受到群众的好评 。鸡西市各粮库为解决远道送粮农民当天不能返回的困难,增设了代办住宿和车辆寄存业务 ,方便了群众送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地粮库在粮食接收入库期间,开展了“四职三优”(职业理 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服务活动。普遍做 到“十有”(有休息室、有食堂、有食杂店、有服务台、有车辆修理处、有物品寄存处、有 样品台、有粮食价格表、有筛选场地、有搬运服务队),使农民来库送粮处处感到方便。配 备“三车”(流动送水车、流动售货车、流动修理车)服务,给单车送粮而不便离开的农民 送水、送饭、维修车辆等。为送万斤粮以上的粮食大户,还开辟“四到家”服务项目(接收 到家、指导粮食降水到家、送粮顺序安排到家、老弱病残户服务到家)。讷河县九井粮库每 年粮食接收期间在为送粮农民开展“十有”、“三车”便民服务的同时,还无偿地提供晾晒 场地230平方米,各种小型工具1000多件,清选机2台。据统计,每年仅麦收就帮助卖粮农民 整理、晾晒小麦300多吨。经整理后的小麦通常降水2个百分点,减少杂质3—4个百分点,平 均提一个等级,为农民增加收入近2万元。讷南粮库在粮食接收期间开展“假如我是一个卖粮 者”的活动,促使职工全面实行优质服务。1979年讷南镇双泉村一农民来粮库送粮,在背粮 上跳时不慎摔下来将腿骨折断。当时正是半夜。为及时抢救治疗,粮库领导立刻派车将其送 到医院,并付医院费560元,派专人护理,直至伤愈出院。这位农民深受感动。
    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六好企业”活动中,各地粮库制定了“六公开”、“十不准 ”制度。“六公开”即公开收粮排列顺序、公开化验标准、公开质价政策、公开结算办法、 公开粮库纪律、公开服务项目;“十不准”即不准提等压价、不准接礼受贿、不准索要粮钱 、不准吃请、不准刁难群众、不准打骂农民、不准为农民代取粮款、不准借故扣粮款、不准 班上喝酒、不准擅离职守。
    1983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全面实行,送粮形式由生产队变为千家万户,粮 库服务对象突然增多,工作量明显增加。各地粮库根据新的情况,重新制定便民措施,增加 了新的服务项目。粮库职工提出了“千家万户进粮库,千方百计服好务”的口号,在排车、 验质、检斤、结算、筛选、修车、喂马、休息、吃饭等各环节,都为送粮农民提供了一条龙 的优质服务。宁肯自己千辛万苦,不让农民一事为难。一些接收大库还为送粮农民准备了算 盘、常用药品,设立了便民车、指示标、联络指导站、卸粮示意图、停车场、意见簿、筛选 工具等便民服务项目。对一些送粮特殊困难户,粮库还上门收粮服务。讷南镇新化村有一家 夫妇双目失明,土地承包后卖粮成了一大难题,每年送粮时只能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领路 。粮库职工为及时给他排忧解难,从1983年开始,每到收粮时,就主动组织人力上门为他实 行粮食验质、检斤、结算服务,直到把卖粮款送到他手中为止。嫩江县粮食局根据地处农场 群,每年接收农场小麦数量大、时间短的特点,各粮库在小麦接收前就组织技术人员到农场 去摸清小麦产量、质量情况,以便合理做好接收准备工作。为此,每年均在主管县长和九三 农场管理局局长亲自主持下,组成有县财贸办公室主任、县粮食局长、农场场长、粮库主任 及铁路部门参加的小麦接收、调运联合指挥部,并制定粮食送交计划,排开送粮时间,安排 送粮顺序。嫩江县双山粮库为解决送粮期间压车问题,除帮助农场制定送粮计划外,还组织 化验人员深入农场连队验质,不但做到服务上门,还缓解了送粮汽车拥挤压车现象,日接收 量由原来的1000吨提高到2000吨,既加快了送粮进度,又保证了送粮安全。在小麦接收期间 ,各粮库对农场送来的水分大或质量不好的小麦,粮库总是想方设法帮助清理杂质和提供场 地晾晒降水,保证不使汽车载粮返回,深受农场好评。1983年,九三农场管理局下属农场给 双山粮库送交小麦3万多吨,因小麦水分大,送交时又逢雨季,给送粮收粮都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了防止粮食遭受损失,把大水分小麦迅速降到合乎国家接收标准,粮库为农场提供晾晒 场地。遇雨天,粮库还主动拿出苫布帮助苫盖送粮车,并把防雨罩棚倒出一部分让农场送粮 车直接进入罩棚内,保证了粮食的绝对安全。当年,嫩江县仓容量不足,而接收量又特别大 ,铁路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接收小麦的20天中,就组织了15列“龙车”,外运小麦1.8 万吨,保证了农场送粮、粮库收粮的正常进行。由于双山粮库为接收农场小麦做了大量工作 ,帮助农场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九三农场管理局领导带领各连队干部亲自到粮库表示感谢 ,并赠送了锦旗和纪念品,省粮食局对双山粮库也给予了嘉奖。嫩江县前卫粮库是一个担负 着6个国营农场、3个军队农场和22个乡村粮食收购任务的中转库,年收购量8万吨。为方便送 粮,减少送粮等候时间,他们采取把农场、个体农户送粮的进出库门、化验、检斤、卸车、 结算分开的办法,解决了过去混在一起而造成拥挤、压车、不安全等问题。这个粮库为农民 设立专卸仓库,提供最好的输送设备和卸车场地,以最快的速度接收粮食,缩短农民送粮时 间,保证农民送粮安全。前卫粮库为农场以汽车送粮配备了足够的输送机械,做到卸粮一次 入仓入囤,杜绝了压车现象。1984年小麦接收期的一天,忽然天降大雨,当时来粮库送粮的 农场汽车有100多辆,农民送粮的马车、小四轮车也有30多台。为避免所送粮食遭受雨淋,粮 库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动员全体职工到现场,无偿地为农场、农户提供和搬运苫布200多块, 并在帮助苫盖完粮车后,妥善安排了送粮农场职工和农户的食宿,使送粮者深受感动。
    在大粮接收期间,各地粮库实行职工挂牌服务,帮助送粮农民解决实际困难,自觉接受 群众监督。部分粮库为保证农民卖粮取款安全,主动和当地银行合作,开展活期储蓄代办业 务,农民拿着储蓄折啥时用钱啥时到银行取款。各地粮库主动帮助送粮的老、弱、病、残农 民卸车、扛粮袋、上粮堆已蔚然成风。对农民送的粮食杂质过多、影响粮食等级的,就主动 帮助农民清杂过筛,使农民既能交好粮,提高粮食等级,又能多卖钱。肇东粮库为送粮多、 运力有困难的商品粮大户,增设了由粮库领导带领工人和车辆直接到农民家中就地收购的服 务队。鸡西市粮库在收购期间设专职联络员,给农民作向导,送粮大车一进粮库院联络员就 带着办理各种手续,缩短了等候时间,深受送粮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