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面包、糕点

  黑龙江地区制做面包是沙俄在修建中东铁路时,俄国人在哈尔滨开办的秋林公司开始的,有近百年的历史。秋林公司制做的大面包、塞克、酥合力已成为哈尔滨的风味食品。特别是大面包(人称大锅盖),有独特风味,闻名全国,深受群众欢迎。过去制做面包是前店后厂、商服结合、批零结合的商办加工企业。历史上制做面包、糕点属商业食品行业。粮食部门制做面包、糕点是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开始的。各地粮食部门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减少家务负担,满足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开始在粮店搞小规模的面食生产,进而发展到在粮油加工厂生产面包、糕点等食品,并逐渐提高档次,增加花色品种。
    1980年5月,哈尔滨市粮食局首先在第五制粉厂建立面包车间1处,年产700吨。还建立糕点车间1处,生产大众化应时季节糕点和食品,年产500吨,有40多个品种。同年,还有安达市粮食局自力更生,因陋就简,挤出办公室、仓库改成面包房,从外部门请来面包师傅作指导,由职工搭土炉,手工制做面包。不仅解决了市场需要,还安排了待业青年。
    1981年3月,哈尔滨市粮食局又在第二制粉厂建立了面包车间1处,年产250吨。建糕点车间1处,年产150吨。同年又有齐齐哈尔等市、县5处面包厂和车间投产。是年10月,黑龙江省粮食局为了明确发展生产食品方向,根据粮食部召开的全国粮食会议精神,确定全省生产面食品要以粮油为原料,根据城乡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和主食品消费不断增加的新情况,生产大众化面食品为主。结合生产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传统的名特产品和中高档食品,并确定进行工厂化生产。到年末全省共有面包厂和车间13处,年生产面包316吨。有食品厂1处,年生产饼干、糕点等146吨。
    1982年,为了保证生产面包质量,认真贯彻执行粮食部颁布的《面包质量标准(试行)》。对面包质量标准和指标要求是:
    (1)形状规格:不做统一规定,由生产厂家自定。对甜面包和咸面包规定了重量和收粮票标准。
    (2)理化指标:水分以面包中心部位为准30-40%;酸度以面包中心部位为准4-5度;食品添加剂按GBH50-77规定执行。
    (3)细菌指标:细菌总数每克面包不超过3万个,大肠菌群每百克面包不超过30个,致病菌不得查出。
    (4)感观指标:表面光洁,无明显撒粉粒、气泡、裂纹、粘边变型等。形状有圆的,有方圆的,枕型的两头大小相同,花样面包具有多种花样形状。色泽表面呈金黄色或棕黄色,有光泽,不能烤焦或有发白现象。内部组织从断面观察,气孔细密均匀、呈海绵状,不得有大小孔洞,富有弹性(用手轻轻压下,然后放松,面包慢慢恢复原状),花色面包添加剂要均匀,不得有变色现象,口味要香甜松软可口,不酸不粘不生,不牙碜、无异味.
    (5)对食品卫生要求:无污染杂质,内部没有未溶化的糖、盐等颗粒。
    (6)对包装要求:面包要有包装纸,包装纸图案要正。包装后有棱角、整齐美观,不能有破裂或脱浆的地方。
    此外,对面包、糕点、饼干和其他高档食品还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面制品卫生要求。
    是年,有双城县粮食食品厂、延寿县制粉厂食品车间和安达市粮食食品厂3处投产,年生产糕点、饼干641吨。产品达数十种。除有大众化食品外,还有中西糕点、高级面包和冰点心、元宵、月饼等时令食品。因质量好,产品畅销。哈尔滨第五制粉厂食品车间常年生产,产品仍供不应求。1982年全省饼干车间增加和面、压片、造型、传动等机械设备,提高了机械化程度,生产饼干能力由过去日产1 000公斤增加到2 000公斤.从1982年到1984年,食品生产盈利30万元。
    1984年,安达市粮食食品厂和绥化粮油食品加工厂在手工制做饼干的基础上,分别安装了生产饼干自动线。日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5吨和2吨。生产的品种有普通婴儿饼干、多种维生素饼干.绥化市粮油食品加工厂还利用天然营养物质麦芽作辅料,为老年人、儿童生产多种维生素饼干,年产量达380吨,博得消费者欢迎。是年9月,哈尔滨市八区粮油加工厂面包车间,在市粮食科研所帮助下,试行成功添加剂面包,年产180吨,很受消费者欢迎。
    省粮食局为了提高生产面包质量,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写《面包工艺简介讲义》,阐述生产面包原料、辅料、物理性质、化学营养成分、加工配方、加工工艺、面包质量标准和设备定型等。在延寿县组织两期生产面包、糕点学习班,每期20天,共39人参加。重点讲授蛋糕、桃酥、月饼、面包等30多个花色品种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等。并请师傅现场示范操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参加学习班的人员回去后,结合本厂和车间情况,进行实际操练,增加了花样品种,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培养了骨干,为巩固发展食品生产奠定了基础。
    1985年,省粮食局又在安达市粮食食品加工厂举办了两期共72人参加的食品培训班。学员技术和操作有了明显提高,回厂后运用所学技术,从事食品生产。尤其面包生产,质量有很大提高,花色品种有了增加,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开拓了产品销路。
    到1985年,全省有哈尔滨、双城、杜蒙县、安达、肇源、绥化、海伦、嫩江、黑河、铁力、龙江、讷河、延寿等13个市、县建立食品厂11处车间9处,年生产食品能力达15 62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