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设备工艺

  一、设备
    (一)发展概况
    黑龙江地区在民国以前,饲料加工仍沿用铁锅、石碾、石磨等古式工具,蒸煮、破碎、 压细谷类、豆类饲料,用以饲喂畜禽。到民国前期,黑龙江地区饲料加工设备才有所发展。 1923年(民国12年),中东铁路公司兴办的安达畜牧试验场引进5台饲料粉碎机,这是黑龙江 地区最早使用加工单一品种饲料的机械设备。东北沦陷时期,伪满饲料株式会社于1940年接 收中东铁路公司的饲料加工设备,在哈尔滨办起饲料加工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使用电动打米机代替饲料粉碎设备。同时一方面开始从省 外购进,另一方面省内也自行研制饲料粉碎机。逐步用电动粉碎机代替石碾、石磨粉碎饲料 。到70年代初期,省粮食部门有20多种型号的粉碎机,农业部门有粉碎机3675台。到80年代 初期,省外贸、畜牧部门从英国引进FRSIZ·63型粉碎机设备,这是新中国建立后,省内最早 从国外引进的大型饲料设备。这套设备日单班粉碎能力为40——45吨。但由于当时资金短缺 ,原料不足,人员技术水平低,没有及时建厂投入使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全省粮食部门于1980年共更新粉碎机18 台、输送机11台、搅拌机6台,节省人员30名。年加工能力提高到3万吨,增加效益14.25万 元。其中:牡丹江市饲料加工厂增设绞龙1台、输送机1台,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盈利6万 元。齐齐哈尔市昂昂溪配合饲料加工厂原来只有两台粉碎机设备,靠人工搅拌,增添搅拌机 、输送机等设备后,生产规模扩大。佳木斯市综合饲料厂、伊春市配合饲料加工厂、伊春南 岔配合饲料加工厂、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配合饲料加工厂、黑河市配合饲料加工厂、北安 市配合饲料厂也增添了输送和搅拌设备。到1982年,全省粮食部门将原有的17处加工厂改造 了13处,增加去杂清选、粉碎、配料混合、输送、除尘设备12套。新建和续建的18处饲料加 工厂全部增添了新的成套设备。其中A型厂加工设备6套,B型厂加工设备12套。这35座饲料加 工厂经过更新设备后,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6万吨增加到16.1万吨。
    1983年,黑龙江省粮食部门又增添加工设备10套,机组1套。其中A型厂设备1套,B型厂 设备3套,C型厂设备6套。还引进粉碎机、颗粒压制机、配料秤、混合搅拌机、打包机、输送 料机等设备。1984年粮食部门购进万吨级配合饲料加工设备1套,A型厂加工设备2套,B型厂 加工设备8套,C型厂加工设备12套,D型厂1套,引进加工饲料设备1套。
    (二)国产设备
    1.去杂清选粉碎设备
    清理筛设备主要用于加工配、混合饲料时分离玉米芯、稻秸、麦杆和绳、石、木条等大 杂物质,以及清除铁及其他金属屑等。1985年全省粮食部门75家饲料厂中有69家使用SCY·6 3型圆筒筛。单机每小时清理玉米30——35吨。
    到1985年,粮食部门有54家配合饲料加工厂使用清除金属屑的永磁滚筒设备,共有57台 ,每小时单机清理原料20吨。
    黑龙江省粮食系统配合饲料加工厂的粉碎机械分为谷物饲料粉碎机和饼类破碎机两种。 谷物饲料粉碎主要用锤片粉碎机,全省配合饲料加工厂中共有96台,主要有GFQ—50、GFQ— 60、FSP56×40和TESP112等4种型号。饼类饲料粉碎主要用FBC—50型辊式粉碎机,均从江苏 扬州粮食机械厂购进,全省共有19台。还从北京通县农机厂购进锤片饼类粉碎机GFB—10型的 40台。
    2.配料设备
    到1985年全省粮食部门的配合饲料加工厂配料、混合搅拌,已普遍使用配料秤和间歇式 混合机或搅拌机。齐齐哈尔富拉尔基配合饲料加工厂利用TGT—100型台秤改装为自动配料秤 。省饲料公司建设的配合饲料加工厂采取一料一秤,每厂使用8台,全省共使用这种自动配料 秤392台。
    PZDC型系列字盘定值配料秤,它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适用于一秤多仓的配料。到19 85年全省粮食部门大型配合饲料加工厂均使用这种秤,共有10台。
    3.混合设备
    71型卧式间歇式混合机是黑龙江省粮食部门LS—5000B型配合饲料加工厂使用的国家定型 产品,到1985年共使用这种设备20台。该机批次混合量为250公斤,每小时混合能力为2.5吨 。
    80型卧式间歇混合机是黑龙江省粮食部门A、C型两种配合饲料加工厂使用的定型设备。 到1985年,共有此种设备31台。单机每小时混合能力8——12吨,单机年单班加工能力2.19 ——2.92万吨。
    112型卧式间歇混合机主要用于年产万吨以上的大型配合饲料加工厂。到1985年底,全省 粮食部门共有此种设备6台,分布于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鸡西、大庆、安达等市的大型 配合饲料厂。该机批次混合量1吨,每小时15吨,年单班混合能力达到4.6万吨。
    另外,还有其他型号混合机18台,分布在粮食部门16座饲料加工厂。
    4.控制设备
    使用控制设备主要是为减轻配合饲料加工生产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和提高饲料配比的准 确性。粮食部门的饲料加工厂普遍使用微机(电脑)控制原料清理、粉碎、半成品配料以及 成品打包。到1985年,全省各部门饲料加工厂共使用各种型号微机1500多台。
    生产饲料的各种工艺连接已达到机械化。1985年全省粮食部门饲料厂输送原料和半成品 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36/18型斗式提升机。在每个A型、B型配合饲料厂都设有4台,C 型厂5台,全省共有225台。另一种是刮板输送机,主要用于水平输送原粮和半成品饲料,在 A型和C型厂使用,全省共有31台,平均每台日单班输送能力都在16吨以上。
    5.附属设备
    为保证饲料加工厂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粉尘爆炸,到1985年在全省粮食部门75座 配合饲料厂车间内,都安装上安徽省蚌埠面粉厂生产的BLM型脉冲布筒过滤器,共有175台, 主要用于净化、回收生产车间粉尘,保证车间内空气清新、生产安全。
    配、混合饲料成品打包在全省大、中型厂中已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粮食部门有45家饲 料加工厂使用打包机和自动缝口机。
    (三)引进设备
    到1985年,省粮食部门共从国外引进2套饲料加工设备。哈尔滨市香坊配合饲料厂预混合 饲料加工成套设备,是从瑞士布勒兄弟有限公司引进的,配料秤、粉碎机、大型混合机、颗 粒压缩机均用电脑控制,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反映在总控制室的荧光屏上,可以随时监控。 还可以通过电脑将配料比例、原料储存、加工数量输送给打字机,随时提取文字材料。加工 能力粉料18吨/小时,压制颗粒10吨/小时。年单班生产粉状配合饲料达5.27万吨,生产颗 粒料为2.92万吨。配合饲料年单班生产能力比国产80型卧式间歇混合机高将近1倍,比国产 112型卧式间歇混合机高14.2%。
    齐齐哈尔市华齐联营配合饲料加工厂成套机组设备,是省粮食局与齐齐哈尔市政府两家 投资180万元,从匈牙利引进的。只有配料秤由微机控制,单班生产能力每小时6吨,年单班 生产配合饲料1.75万吨。
    安达市饲料加工厂粉碎设备是省畜牧部门从英国引进的。由于当时资金困难无法建厂, 经省政府批准,将此设备转交给省粮食部门。为了进行配套生产,省粮食局投资从荷兰引进 了颗粒压制机组和澳大利亚的配料秤、混合搅拌机、打包机和输送机等设备,组建成一座现 代化大型饲料加工厂。
    到1985年,全省粮食部门共有各种饲料生产设备75套,还有商业部定型饲料粉碎机171台 。全省乡镇企业共有粉碎、搅拌机设备300台,有为农户服务的单一粉碎机3000台。全省畜牧 系统有混合饲料设备87套,为本系统牧场、渔场、鸡场加工配、混合饲料。国营农场系统的 配合饲料加工设备配套较晚,到1985年只有小型粉碎、搅拌设备46套,主要是为本系统集体 、个体养猪、养鸡户加工饲料。全省水产部门到1985年只有14套鱼饵加工设备。东北农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船舶学院的农副产品基地的鸡场、猪场都设有混合饲料的加工配 套设备。
    二、工艺
    (一)国内设备工艺
    在清代以前黑龙江用石碾、石磨粉碎原粮或用清水煮泡加工饲料,工艺简单。到民国年 间和东北沦陷时期,在安达县和哈尔滨市开始使用机械粉碎两种或两种以上原粮,虽然用人 工上料、搅拌、包装,但比石碾、石磨粉碎工艺又前进了一步。
    新中国建立后,到70年代从双城县建立黑龙江省第一家粮食部门饲料加工厂开始,由单 机粉碎发展到两三部机械同时粉碎几种原料粮和油料饼,由人工搅拌发展到使用混合机搅拌 ,即节省人力,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到80年代,全省饲料加工工艺逐渐完善,开始形成系统 的配、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1983年至1985年,粮食系统的饲料加工厂的工艺过程处于全省饲料行业的领先地位。饲 料加工工艺程序主要有国内和引进两大类。
    一般是先将单一品种料粮或副料投入圆筒筛清除杂质和金属碎块,然后进入原料仓,并 通过斗式提升机,输送到粉碎机进行粉碎后,再输送到配料仓用搅拌机搅拌均匀,进行成品 过秤、装袋、打包即完成全部工艺过程。
    省粮食局设计的A、B型配合饲料加工厂采用楼层式结构工艺流程。C型配合饲料加工厂, 是采用排列式结构工艺。它们在配料工艺上,除原料仓外,还有8个配料仓,8台DE—1型电磁 振动给料机和8台由继电器控制的配料秤,集中控制,间歇式按重量配料,具有配料精度高, 周期短等特点。每个配料仓容积为26.3立方米,存放物料3个小时,该秤需要多次反复,由 DE型电磁振动给料机均匀给料,每次配料量为200公斤,配料周期为2.5——3分钟,每小时 配料为20——24次。电磁振动给料机与配料秤由1组简单的微机(电脑)系统程序控制。A型 和C型配合饲料加工厂是采取集中的配料形式,通过配料秤掌握规定的配料比例数量,待全部 配料达到一次配料值时,配料秤的卸料门便自动打开放料,分别卸入4个缓冲斗里。接着开始 第二次配料。即将配好的半成品输送到混合机搅拌,再输送到预混合仓,存入30分钟,预混 合期间是以麸子做载体(底料),人工投入微量元素,每次投入100公斤粉料,间歇混合的周 期为5——10分钟。将预混合料和矿物质添加剂等输送到最后一个配料仓,经过混合搅拌,便 形成配、混合饲料,进入成品库。然后进行产品化验和分析,符合配方成分和比例的为合格 产品,经过装袋打包,磅秤检斤后出厂,每小时可以计量打包120至144袋(每袋50公斤), 每日单班可生产960至1152袋,年单班生产能力为35.04至42.05万包(袋)。1983年初,粮 食部门建设大型配合饲料加工厂时,采用容积式配料工艺,1985年发展为采用按原料重量配 料工艺。
    (二)引进设备工艺
    哈尔滨市香坊配合饲料加工厂和齐齐哈尔市华齐配合饲料加工厂的生产采用除杂、粉碎 、配料、预混合、混合、成品打包工艺,还具有以下不同的工艺特点。
    1.设计流程采用先配料而后粉碎的工艺。瑞士布勒兄弟有限公司认为这是当今世界具有 代表性的最佳工艺方案。它的主要特点是:(1)原料直接输送到配料仓,节省了预粉碎时的 存料仓和输送设备,这样既降低能源,又节省建仓资金。哈尔滨市香坊配合饲料加工厂和国 内设计饲料加工厂比,就节省8个配料仓、8台秤和斗式提升机。(2)不同物理特性物料预先 混合,改善了物料的粉碎特性。同时,粉碎前进行分级筛选,也减少了粉碎工作量,这样既 降低了能量消耗,又保证了产品粒度的均匀性。
    2.引进设备的工艺过程全部采用微型电子计算程序控制。这套控制系统包括总控制盘, 主要工段所设的分控制盘。还设有程控电子计算机及其附属工作组件、磁盘储备器、荧光屏 和显示字盘、自动打卡机、自动打字机等,用以指挥和控制工艺流程。它不仅使生产过程全 部自动化,还自动记录每个生产环节的参数。即随时掌握并记录原料输入车间的品种、数量 和时间;还能反映出原料在筒仓中的料位和温度变化;自动选择输送路线、产品批量生产的 程序自控;配方记忆存储和配方选择的修正等。控制系统还能随时对事故、错误动作、误差 超限自动报警等。这套控制工艺运转的计算机系统使全部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准确、稳定、反 映清晰和高效率状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引进设备工艺还增加了制粒(压粒)和油质、糖蜜添加等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