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加工饲料产品,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畜、禽饲养单位(户)普遍将单
一的料粮粉碎后,饲喂畜、禽。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包括粮食部门供应的精饲料也是
由饲养单位(户)自行粉碎后喂用。据1953年统计,年粉碎量达25.1万吨。1957年,东北农
学院教授许振英,为了保证役畜在春耕、夏锄、运输等不同季节对饲料营养的需求,经过实
际测定,制订了各种马、骡、牛的饲养标准与日粮定额。东北农学院根据20多年的教学试验
结果,于1978年制订了“猪饲养标准”、“蛋鸡饲养标准”、“奶牛饲养标准”、“肉牛饲
养标准”,它已成为加工配、混合饲料的依据。1978年加工混合饲料67156吨。
畜、禽饲料标准和饲料配方的确定,使全省各地饲料加工厂生产配、混合饲料有所遵循
,更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省粮食局和地(市)、县粮食局从饲料加工厂投产时就加强了对
配、混合饲料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量逐年增加,饲料营养成分增多。1980年
,全省生产混合饲料14045吨,其饲料报酬效益相等于使用原粮8427吨、豆饼5618吨、糠麸1
1235吨的总报酬,基本满足了奶牛、蛋鸡专业户饲养场的需求。配、混合饲料的推广应用,
改变了过去饲喂单一品种和传统落后的饲养方式,提高了饲料报酬,为国家节约粮食2808.
75吨。1981年,全省粮食部门生产混合饲料41010吨,比上年增加26965吨,增加1.92倍。本
着扶持畜、禽业发展,降低费用,略有微利的原则,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
10个大中城市生产混合饲料每吨价格为242元,县镇每吨为226元。1982年生产混合饲料6770
0吨,比上年增加65.1%。1983年,粮食部门为了进一步提高配、混合饲料质量,广泛征求畜
、禽专业户使用配、混合饲料的意见,并总结了试喂经验,使全省饲料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是年,全省生产配、混合饲料163193吨,比上年增加1.41倍。其中生产配合饲料25351吨,
占配、混合饲料年总产量的15.5%。哈尔滨等10个市的混合饲料价格每吨为248元,比1981年
提高2.47%;蛋鸡1号配合饲料每吨406元,雏鸡1号饲料每吨448元,肉鸡1号饲料每吨490元
。县镇生产的混合饲料价格每吨为290元。到1984年全省各行业生产配、混合饲料39.6万吨
,占全省饲料总需求量的10.7%。其中,生产配合饲料46196吨,占配、混合饲料产量的11.
7%。是年,全省粮食部门生产配、混合饲料23.86万吨,占全省生产总量的60.%,比上年增
加46.2%。其中生产配合饲料46196吨,占粮食部门配、混合饲料总量的19.4%,配合饲料比
上年增加82.2%。哈尔滨等大中城市混合饲料上调到每吨400元,比1983年提高61.3%;配合
饲料,蛋鸡1号料每吨520元,比1983年增加114元,雏鸡1号料每吨542元,比1983年增加94元
。是年开始生产浓缩饲料,成本略高于同一品种的配合饲料。
1984年以前,粮食部门为支持农村发展多种经营行业,扶持联产承包后出现的畜、禽养
殖户发展肉、蛋、奶生产的需要,国家对粮食部门的饲料加工厂生产配、混饲料所需的原粮
、糠麸、豆饼等给予平价拨付,购销差价实行政策性补贴,为促进配、混合饲料生产发展创
造了条件。
1985年,全省各行业生产配、混合饲料55.1万吨,比上年增加39.1%,占全省饲料总需
求量的12.2%。其中,生产配合饲料22.3万吨,占配、混合饲料总量的40.5%。由于饲料市
场逐步放开价格,产品竞争激烈,优质优价的产品观念在全省各个饲料加工厂的职工中已经
树立起来,因此,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畜、禽专业户的欢迎。到1985年底,全省已有5个
饲料产品获得部优,20个饲料产品获得省优。配合饲料产品品种已增加到40余种,可生产蛋
鸡、肉鸡、奶牛、猪、鱼和野生动物不同生长期的系列优质饲料产品,对实现畜、禽的科学化、集约化
饲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年,全省粮食部门生产配、混合饲料达43.76万吨,占全省各行业
生产配、混合饲料总量的79.5%,产量比上年增加83.4%。其中,生产配合饲料22.26万吨
,占当年生产配、混合饲料总量的50.9%,比上年增加3.82倍。由于原料价格放开,能源价
格上涨,配、混合饲料价格也随之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