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二、滑雪

  黑龙江省由于纬度偏北,冬季受西伯利亚寒潮影响,常年降雪量大,雪层厚。山林中最 深处,可达一米以上,且雪质优良。古代,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为了适应自然条件,便 利用滑雪板作为交通工具,进行冬季狩猎活动。《隋书》中曾记述了居住在嫩江流域及黑龙 江两岸的室韦人“骑木而行”。所谓“骑木”即指乘一种简易的滑雪板。
    此外,同江、饶河一带的赫哲人也有滑雪的习俗。《黑龙江志稿》中载有:“赫哲人以 木板长5尺,贴缚两足,手持长竿,如泊舟之状,滑雪前行”。保留下来的滑雪板,与现代滑 雪板极为相似,只显粗糙而已。但这一民间雪上交通工具,并未在其他居民中推广,更未能 形成一种体育活动和冰雪旅游项目。中东路建成后,部分俄人曾自发地在哈尔滨远郊县乡山 地,进行过滑雪活动。东北沦陷时期,阿城的玉泉一带,自然形成了滑雪旅游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群众性的滑雪活动,在黑龙江地区逐渐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 中期起,先后在尚志、延寿、玉泉、桃山、萝北、佳木斯、虎林等地建立了规模不一的滑雪 场,其中多数比较简陋,甚至无任何接待旅游者的设施,初具规模的只有尚志县的青云滑雪 场和阿城的玉泉滑雪场。此两处雪场1978年以后,经常接待外国旅游者。
    (一)青云滑雪场
    青云滑雪场位于尚志县东南约100多公里的亚布力镇近郊山中、习称亚布力滑雪场。雪场 最高海拔13748米,坡长为3080米,总面积2255公顷。场内设有2.5公里 和5公里雪道两条。雪场平均坡度为20度,全部滑道随山形的起伏而起伏。快降雪道长1700 米,乘坐椅式索道可升到900米处,另有拖牵式简易索道1100米,两条雪道为越野雪道 和回转雪道。越野雪道按国际标准精心设计,途中有密林、公路、村庄、河床等景物及地形 搭配,以减少长途滑行的单调感,提高滑雪者的游兴。
    雪场始建于1980年,由黑龙江省体委主建。初期设备落后,接待条件也极差,不适于接 待外国旅游者。1981年6月,雪场重修,1983年开始接待外国游人。是年春节期间,法国驻华 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马腾、瑞典《每日新闻》驻北京记者柯伦夫妇等许多外国游客到此滑雪, 对雪场的环境均表赞许。此后,陆续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奥地利等国家的旅 游者来此滑雪。
    1985年,雪场建成第一幢正规的招待所,有32张床位,其中还有4个高档客房,满足不同 阶层旅游者的需要。
    青云滑雪场也是国家举办冬季运动会的重点场馆。
    (二)玉泉滑雪场
    玉泉滑雪场位于哈尔滨市远郊阿城玉泉镇境内,距哈尔滨52公里,规模较小,雪场海拔 274米,雪道长240米。此一滑雪场初系自然形成,未经有关方面予以开发。但因其地处哈尔 滨周围最近的山区,且有火车可通,交通便利、早在中东路时即有哈尔滨市的部分俄人自发 组织来此滑雪。日伪时期,这一风气延续下来,并逐渐影响到日人、华人,当地中小学生尤 甚。1938年起,日伪铁路当局向玉泉方面增发远郊列车,以方便来此狩猎和滑雪的游人。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青年人滑雪兴趣,有增无减,故被誉为“滑雪之乡”。1955年11 月,黑龙江省体委和哈尔滨“火车头”体协在此正式开发雪场,虽规模、条件均远逊于青云 滑雪场,但因距哈尔滨较近,交通方便,可当日往返,不失为初学者练习滑雪的好去处。故 自80年代起,每年滑雪季节均有大批国内外旅游者自哈尔滨来此滑雪。
    1985年省内已为旅游者开发滑雪场还有方正得莫利滑雪场,铁力桃山滑雪场等。其中, 桃山滑雪场因有附近著名的桃山狩猎场相配合、除滑雪外还可以打雪橇、乘兽拉爬犁、打靶、 参观鹿场、狩猎等,已逐渐受到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澳港同胞及东南亚客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