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一、镜泊湖

  镜泊湖风景区是中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位置在牡丹江市西南5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中。 湖身由松乙河、大加集河、小加集河、房身河及牡丹江上游的大小两条水系汇集而成,南北 长45公里,东西最宽处6公里,总面积90.3平方公里,湖深平均为45米,是全国最大的天然 堰塞湖。
    据地理调查表明,镜泊湖底原是牡丹江上游的河道,大约在1万年以前,由于地壳断裂和 火山爆发,特别是火山喷发出的熔岩流到这里,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形成堰塞湖。
    由于地处边陲,交通不便,镜泊湖历史上长期不曾引起人们的注意。东北沦陷时期,日 伪当局曾在镜泊湖一带作过多项专业调查,开采森林,进行考古发掘,还建立了一个小型水 力发电厂。1941年5月12日,日伪当局决定开辟镜泊湖为所谓“国立公园”。1942年,日伪当 局在选定东北十大名胜时,镜泊湖被定为其中之一。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敌伪当局经济困难 并未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镜泊湖的开发才被提到议程上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 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开发速度加快。截至1985年末,已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全国著名 的避暑度假、旅游观光胜地。
    镜泊湖风景区由八大自然景观组成。这八大自然景观是吊水楼瀑布、大孤山、白石砬子、 小孤山、城墙砬子珍珠门、道士山、老鸹山,其中以吊水楼瀑布最为有名。瀑布位于镜泊湖 的最北端,每年夏秋溢洪期,瀑布落差达25米,流幅近40米,瀑布从20多米高的崖顶,飞泻 直下,水雾蒸腾,涛声隆隆,蔚为壮观。由于常年受水流的冲击,瀑下形成一个直径70米、 深6米的圆形大水潭,也是湖水的出口处,瀑布落于深潭后,注入牡丹江,其他景观场在湖中 或周围,乘游艇即可尽览。
    大孤山在瀑布南10多公里处,为一座四周皆为湖水的孤岛,山峰高出湖面65米,周长近 1公里,是地壳断裂后遗留下来的残块,呈牛背形,山上已布满人工林。过大孤山即可望见白 石砬子的峭壁立在水中,自白石砬子逆流而上约5公里,湖心有一小岛即小孤山,高出水面约 9米,岛小无林,夏季以野花繁盛称著。
    城墙砬子与小孤南山相对峙,城墙砬子山岩峭立,山上即为有名的城墙砬子山城遗址。 自1958年到1981年止,省博物馆、省考古队等单位曾对古城址进行4次调查,表明山城为渤 海国时期所建,其后为东夏国(又称东真国)所沿用,个别地段城墙址,尚清晰可见,尤以西 南段为最,墙为高大厚实土石墙,现存高度6—8米,顶宽3—4米,可见当年气势之宏伟。城 墙砬子的风光与古城址相配合,亦为旅游者感兴趣的所在。过城墙砬子即珍珠门,两山对峙 湖中窄处仅有15米,游船从此而过,宛如一道天然门户,又如绿珠嵌于湖中,因而得名。
    道士山位于湖的南部,清代咸丰时此处曾建有道观三清庙,因而得名。现庙宇早已废弃, 遗址尚存,此处以山林幽静、峰峦叠嶂而闻名。
    老鸹山位于湖的南部,此地多苍松翠柏。夏秋两季,此处鸟鸦(俗称老鸹)成群,故名老 鸹山。
    镜泊湖不仅景色宜人,且鱼产丰富,主要有红尾、青鱼、草鱼、白链、鲤鱼、鲫鱼、鳌 花、哲罗等数十种,尤以湖鲫为最有名,清代历朝皆为黑龙江地方献与皇室的贡品。由于渔 猎条件优越,因此除避暑外,钓鱼旅游也是镜泊湖风景区的特色项目之一。
    镜泊湖两岸森林茂密,有树种近百种,较名贵的有红松、水曲柳、黄波罗等。林中野生 动物颇多,有黑熊、鹿、貂、狼等。密林深处和森林边源的附近开阔地带,还生长有人参、 黄芪、猴头、蕨菜等名贵药材和土特产品。
    镜泊湖的游览中心为镜泊山庄,山庄绿树葱茏,别墅相连,亭台花圃点缀其间。山庄宾 馆为一典雅的亭台式小型宾馆,每年游人不绝,旅游旺季可达万人。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 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等及许多外国友人均曾来此小住。叶剑英为镜泊湖题词:“ 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邓小平的题词是:“镜泊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