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五、松峰山

  松峰山位于阿城县东山河镇境内,距县城54公里,距哈尔滨市80公里。全部景区的景观 可分自然与人文两部分,自然景观中以奇特的山峰为主,主要有:烟囱峰、双乳峰、北峰、 狮吼峰、鸡冠峰、小南山、石猿、不绝泉、一线天等处。
    烟囱峰位于群山中部,状如由石块叠成的一座烟囱,故而得名。北峰高出群峰几十米为 第一高峰,最高处海拔627米。只有一条小路,可供游人迂攀登至峰顶,除此小径之外山体 陡峭,无法登临。
    双乳峰在松峰山北端,由两个南北突起的小峰组成,因物象形,以状似乳而取名,早自 金代起即有此称谓。
    北峰邻双乳峰,北峰妙景有二:一为石埂,一为背篓石。石埂即峭壁中间的一条宽约1 米左右的石埂,上面长有四棵青松,高大挺拔,一字排开;背篓石在北峰峭壁的顶端,突起 一块长约5米、宽约2米的悬石,石上长满中药石花,以状似老翁背篓而得名。
    狮吼峰矗立于烟囟峰与北峰之间,为松峰山的第二高峰,山形名副其实,状如一怒吼的 雄狮。松峰山东坡断崖处,有一块凸起的大石,状如猿猴,故被称为石猿。鸡冠峰由数小峰 连结而成,状似鸡冠。
    不绝泉位于松峰山的东坡山麓中部,水自石隙流出,虽严冬仍旧,且不受天旱的影响, 经年不断。泉已经人工用石块砌成,泉眼约2平方米,池边上刻有“不绝泉”三字。距“不绝 泉”150米处即“一线天”,两峰间仅有一空隙,宽约2米,仰望峰顶,天如一线。
    松峰山的人文景观有3处,即太虚洞、海云观、棋盘石。
    太虚洞在松峰山主峰下峭岩中。太虚洞最初为一较大的自然洞穴,后经人工拓展而成, 前后相连的洞穴,前洞为天然洞,呈扁圆型,底宽约6米,高约5米,长约16米,后洞为人凿 通洞,宽约2米,高约2米,长约15米,系清代道士凿通,有前后两个洞口。考古工作者认为, 金代虽已开凿此洞,但并未凿通,因附近有清代遗址,可能在清代始凿通,当地村民称“穿 心洞”。太虚洞自金代起,即有不少道士来此修道。洞内口上方岩壁上刻有“松峰山太虚洞” 6个字,其字尚存。大字下原刻有两行小字,字残缺不清,已难辨识。洞内原有3块石碑,现 已残毁。其中最著名的一通为“曹道士碑”,为1199年(金章宗完颜承安四年)道教弟子为 在此修道而羽化的道士曹道清所立。“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碑身断为二,现保存在 阿城文物管理所。现立于洞中的两通石碑,为1911年(清宣统三年)和1935年(伪满康德二年) 所立。碑文主要记载了清代嘉庆年间开山教祖王教参来宾州辖地松峰山修建海云观的过程和 七代祖师的情况。这两通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断。
    海云观建于松峰山主峰下一处较为平坦的地带,距太虚洞约70米,清代所建。据史料记 载。海云观系黑龙江境内最早的道观,始建于金代,后被毁。清代由道士王道参重建,东北 沦陷时期因遭日军轰炸而再度被毁。现存道观为1984年由政府拨款修复的。座北朝南,背靠 山峰。道观由正殿和东西偏殿组成。正殿称“三清殿”,东殿为“关岳殿”,西殿为“三霄 殿”。
    棋盘石位于太虚洞顶峰,是一块突起平坦的巨石,石旁有古松1株。石上刻有一围棋棋盘, 为19道×19道的标准棋盘,据考证,为金代石刻。棋盘坐落狭窄的顶峰,两侧为悬崖,下为 深谷,顶端棋盘两侧仅可容1人侧身而过,在此对奕者,须颇具胆识。
    松峰山太虚洞附近与道教有关的其他石刻胜迹还有“拜斗台”、“天井”、“黄经坛” “道士墓”等,亦均可供旅游者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