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二、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30公里处,总面积21万公顷,是一个以沼泽、湖泡 星罗棋布、芦苇丛生为特点的特殊生态区域,是各种水禽繁衍生息地。河中鱼虾繁多,为肉 食性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饲料。据统计,这一保护区内有各类禽鸟380多种,世界上现有鹤类15 种,中国有9种,而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就可见到6种,即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灰鹤、白 鹤、白头鹤,其中,以丹顶鹤居多,有500多只,这一数量已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1/4, 故扎龙保护区被称为“丹顶鹤的故乡”。经过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保护区对丹顶鹤进行人工 饲养,已繁殖90多只,送给国内各地公园和一些友好国家。
    保护区内除鹤类外,还可见到白鹳、大天鹅、小天鹅、大鸨、大白鹭、白琵鹭、白鹮、 鸿雁、灰雁、鸳鸯及其他鹭类、鸭类、鹬类等珍稀濒危禽鸟。
    扎龙保护区除每年5月至7月为旅游观鸟的最佳时期外,扎龙的四季景观,亦各有千秋。 早春,这里冰雪消融,各种候鸟北飞,可以看的鸟类最多,有的在此作短暂停留,然后向更 北方飞去;有的即在此栖息下来,开始筑巢垒窝,繁育后代;夏季,到处碧绿、水面上浮莲、 菱角丛生,草地野花盛开、禽鸟飞鸣;金秋、幼雏已渐长成,稚翅初展,到处可闻羽声阵阵, 一派生机;入冬,候鸟虽迁徙南方,但白雪皑皑,一片银妆素裹,更可见到冰上驯鹿,景观 亦颇别致。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在中国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教授倡议下,于1976年筹建的。当时由黑 龙江省营林局委托齐齐哈尔市林业局代管。1979年,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扎龙 自然保护区。1983年,划归省政府直接管理,1984年建立齐齐哈尔市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负责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及日常管理。
    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对保护区十分重视。1983年8月,邓小平同志曾到此视察,对如何 加强保护区的管理,作了重要指示。自1976年至1984年,国家林业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省林业厅、省旅游局、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等共投资355.2万元,先后建成了标本室、观鹤 楼、鹤舍、游人招待所、接待厅、展厅、餐饮部等,并配备大小客货车辆,供旅游者乘用。 1984年至1985年,省财政厅与林业厅又拨款20余万元,用于保护区的开发建设。
    保护区的第一个观鸟区建于1981年,并于当年接待旅游者。地点在西部边缘地带扎龙湖 畔,称扎龙湖观鸟区,这也是中国第一个观鸟区,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为8公里,面积为1550 公顷,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7%。来此观鸟者可在接待厅内观看有关扎龙自然保护区的鹤类 生活情况录像,并登观鹤楼眺望禽类在栖息地生活的情景,还可在观鸟区展厅参观,或去鹤 类驯养繁殖场、扎龙养鱼池游览。
    1982年6月12日,保护区接待了日本扎龙探鸟会访华团一行19人。这是保护区接待的第一 个外国观鸟旅行团。此后,陆续有一些外国旅行团来此观鸟,如英国研究中国旅行社5B团(1982 年7月)、美国研究中国旅行社BKU306团(1983年5月)等。截至1985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6 万人次。游人来自美国、日本、苏联、英、法、德、意、荷兰、挪威、瑞士、加拿大、智利、 新西兰、约旦、丹麦、新加坡、匈牙利、奥地利、朝鲜、菲律宾、伊朗、印度、西班牙、津 巴布韦、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叙利亚、芬兰、越南、巴基斯坦、澳大利亚、不丹、保 加利亚、瑞典、马来西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葡萄牙等41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扎 龙自然保护区还同世界自然协会、国际鹤类基金会、世界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世 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等国际性组织建立了联系。1982年,国际鹤类基金会即与扎龙自然保护区 建立了姐妹关系,在鹤类的保护、驯养、繁殖、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合作。1983年,国 际鹤类基金会派10个调查团先后到扎龙与中国专家一起,对扎龙鸟类和湿地进行了大规模的 联合考察,并对考察予以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