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一、黑龙江省博物馆

第二节 博物馆 纪念馆 陈列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与大直街交汇处,建筑风格属古典俄罗斯式, 门楣上的匾额“黑龙江省博物馆”为郭沫若1964年所题。
    黑龙江省博物馆的馆址建于1906年,原为“莫斯科商场”,系由中东铁路出资建造的。 建后除作商场外,也做过其他用途。如1922年由俄人组织的东省文物研究会即设在此处。东 省文物研究会附属的陈列所,也设在这里。1923年6月,举行的东省铁路25周年纪念展览会也 是在这里举行的。东北沦陷后,被日伪接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哈尔滨地志博 物馆,后又改作他用。1950年由原松江省文教厅接管,成立松江省科学博物馆,后改称松江 省博物馆,1954年合省后,改称现名。
    博物馆陈列面积有3000平方米,共分5个陈列室即历史陈列室、古动物陈列室、现代动物 陈列室、邓散木书法艺术陈列室、临时性陈列室。各陈列室保存20世纪20年代以来搜集的大 量自然标本,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古生物、民族民俗文物、书画珍品、瓷器等,共10万多件。
    古生物陈列室里,陈列许多古生物化石。这些采自黑龙江省各山区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化 石说明,东北北部在3~4亿年前的古生代时,曾是海洋,大小兴安岭均是后来从海底逐渐升 起的。众多的中生代动、植物化石,如巨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说明在7000万年前,黑龙江 流域气候温暖,湖泊众多。
    在第四纪哺乳动物展室内,陈列有巨大的披毛犀骨架化石和猛犸象骨架化石。披毛犀骨 架化石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标本,披毛犀生活于距今约1~4万年前。此化石是1965年7月在齐齐 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9米多深的地层中发现的,出土时连细小的指爪骨都很齐全。
    古代历史陈列室中陈列许多1万多年前的石器,反映了黑龙江流域早期人类的渔、猎、农 耕生活。馆内所藏铜镜、铜印颇多。著名的有飞鹊铜镜(1981年宾县常安乡出土,为金代作品)、 瑞兽葡萄镜(金代仿汉唐作品)、“卐”字纹铜镜(“卐”为梵文,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 经武则天定读音为“万”)等多件。
    博物馆还藏有许多黑龙江地区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珍贵文物,其中以“神威无敌大将军” 铜炮(1975年齐齐哈尔建华厂工人发现)为最有名。铜炮重1000公斤。炮身长2.48米,炮口内 径为11厘米、外径27.5厘米,底径更大,有34.5厘米。炮身上有用满汉两种文字铸成的“ 神威无敌大将军”、“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凸宁。炮膛底部还有一颗实心铁弹,直 径9厘米,重2.7公斤。《皇朝礼器图式》中有关于清廷下令铸“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的记 载,所述大炮的尺寸、重量、铁弹丸重量、铭文内容均与此炮相同,专家们据而推断此炮是 清初由北京内监府制造的。这门炮曾在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使用过,已被复制多件,送往北 京等地的几个著名博物馆展出。
    博物馆开办以来,先后有许多国家要人、专家、学者、旅游者前来参观。1978年~1985 年,先后接待国内外参观者540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