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四、蒙古族风情

  黑龙江省的蒙古族居民约有9.6万人,主要分布在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双城、 呼玛、甘南、泰来、齐齐哈尔等地,而以松嫩草原的杜尔伯特为最集中,这一带土地平坦、 草原辽阔,河流纵横,宜牧宜农。明代洪熙年间,成吉思汗次弟哈布图哈撒尔的14世孙奎孟 克塔斯哈喇即在此一带游牧。15世纪中期,其孙爱嘎析产分牧,来到嫩江东岸,以其分牧次 序为四,故称“杜尔伯特(蒙语“四”)
    杜尔伯特的蒙古族居民,因与汉族居民接触较多,且又远离西部大草原蒙族聚居地,囚 此在文化习俗方面,受汉族人的影响较深,他们多姓汉姓,对外交往多讲汉语,一部分青年 人已不能讲流利的蒙语,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原有的习惯,如独特的服饰、独特的说 唱艺术--好来宝、演奏马头琴、四弦胡琴、喝浓红茶、嗜烈性酒等。马头琴既可配乐,又 可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声音辽阔低沉、悠扬旷远,仿佛把人带入茫茫无际的草原。尤其夜 晚奏曲,其悠扬琴声可传数里。旅游团到此一般都要欣赏马头琴表演。
    “那达慕”盛会,一年一度,蒙族集中区均举行,黑龙江省境内则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 治县的最为盛大。“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游戏”之意,因此“那达慕”大会实 际上是以群众性体育为主的一次大型娱乐活动。蒙古族视摔跤、射箭、骑马为男子必须具备 的三项技能,因此“那达慕”大会的主要活动内容,也以这三项竞技比赛为主。近年来又增 加了棋类、武术、杂技、球类、拔河比赛等多项内容,以及民族歌舞等文艺节目。80年代以 后,内容不断增加,“那达慕”大会已成为传播科学知识、传递商品信息、交流畜牧业生产 经验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