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画、工艺品
第四节 地方文化艺术
(一)字画
来黑龙江省旅游的国内外游人购买字画主要集中于松花江画廊、冰城画廊和哈尔滨美术
家画廊。松花江画廊位于哈尔滨巾道里区西12道街50号,由道里区文化馆主办。1979年7月1
日正式对外展销,到同年8月底,即接待了来自日本、美国等6个国家33批访华旅游团600多人,
230多幅美术作品被书画爱好者购走收藏。
松花江画廊展出了黑龙江省大多数知名画家和美术工作者精心绘制的作品。其中除一些
传统题材的国画外,也有以地方风光为题材的欧洲画法的作品,此外还有携带方便的折子画
及书法作品等。
冰城画廊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342号,除展销省内画家的国画、油画、版画、装饰
画外,还有雕塑、工艺品,国内著名的各地生产的文房四宝。
冰城画廊也是国内外书画家进行艺术交流场所,这里经常举办美术讨论会以及省内书画家的
笔会等。曾邀请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画家来参加交流表演,先后接待了美
国、英国、法国、马来西亚、苏联等20多个国家的280多个代表团5000多人次,销售书画作品
近千幅。
冰城画廊还在日本国新潟县设有水城画廊分支机构,向日本人民介绍黑龙江省艺术家的
作品。
黑龙江省美术家的作品,除常见的题材外,还有5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北大荒编年史画——
黑龙江版画,作品主要反映垦荒者创业的艰辛,展出了官兵战天斗地的雄姿。版画作品大都
以写景为主的套色木刻,具有浓厚的北疆特色。北大荒版画作者共三代200多人,创作出2000
多幅版画作品。曾在北京举办的《北大荒风情版画展》和全国六届美术大奖评奖中,引起首
都美术界关注,并为黑龙江省夺得了团体冠军。近年来又出现了以地方自然风光为主的作品,
其中以于志学作品为代表的冰雪画别具一格,显示千里冰封中的北国大自然充满勃勃生机的
作品一经出现,立即引起轰动,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重视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欢迎。
(二)角雕画、麦秸画
黑龙江省制作的角雕画、麦秸画是国内外旅游者喜欢的具有地方特点的旅游商品之一。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菜牛及肉用牛羊生产地之一,又是春小麦的最大生产地。黑龙江省广大
美术工作者和设计人员利用大量的废弃物,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终于创造出角雕和麦秸画
这两种最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角雕画以牛羊角为原料,利用其天然色泽,采用深浅结合的
雕刻技法和民族传统的构图方法,又汲取了国画工笔、水墨淡彩和写意画的特点,用多层次
喷绘方法渲染背景,使画面别具新意。用牛、羊角所作的瓜果、草虫、山水、人物等,色彩
浑厚,古朴雅致,莫不栩栩如生。尤以人物开脸效果,高于其他画种,不仅质感强,且具有
牙、玉雕的美感。
麦秸画是采用农村丰富的小麦秸杆为原料,精选加工后,用以作画。其手法具有国画和
水彩画特点,不仅能表现楼、阁、亭、台,也可制作花、鸟、鱼、虫、山水风景、仿古家具、
人物等,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玛瑙制品
玛瑙又称文石或江石,是玉石的一种。火山爆发,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多色结晶体物质,
因含镁、铁、钼等化学元素多寡的不同,故有红、黄、蓝、紫、白、黑、灰等多种颜色。玛
瑙透明度强、质地坚硬、夏季以手抚之,有凉意,冬季把玩,则无冰冷之感,除可制成各种
精密耐磨机械配件外,历来均用以制作工艺美术品,如项链、戒指、耳环及各种饰物。
黑龙江省境内火山群分布较广,因此盛产玛瑙。黑龙江和嫩江流域的玛瑙蕴藏量约占全
国的70%,每年采集量已超过100吨。由于黑龙江省产的玛瑙块大、裂纹小,色彩鲜艳,单体
利用率高,因此颇受国内其他省工艺品生产单位的欢迎。
黑龙江省境内现有10个玛瑙工艺厂,产品有各种炉、瓶、人物、花鸟、动物等多种造型,
年产量已超过3000件,为黑龙江省重要的旅游商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