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大兴安岭旅游区

  大兴安岭旅游区位于中国的最北部,总面积约为8万多平方公里,原为森林特区,以林业 生产为主,气候寒冷,不受旅游者重视。80年代起,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地区的旅游开发才 提到日程上来,逐步建成一个以森林风光为主,兼有冷水鱼垂钓、狩猎、界江风光游览的旅 游区。
    森林风光以呼中自然保护区为代表。保护区位于大兴安岭的腹部,为黑龙江水系与嫩江 水系源头的分界处,面积约有20万公顷。保护区内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古木参天,仍保持 原始森林的生态,共有33种珍贵野生哺乳动物,150多种鸟类,50多种鱼类。保护区除多种针 叶、阔叶林外。还有杜香、越桔(北国红豆)、堰松等500多种寒温带高山植物。整个保护区就 是一个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园。保护区还有一些奇特的堰松景观如:“醉林”、“醉石坡”、 “旱地莲花”、“老头林”、“孔雀开屏”等。
    冷水垂钓以呼玛县的呼玛河、古龙干河、绰纳河、倭勒根河,加格达奇的多布库尔河、 甘河等处为最佳。狩猎地探险旅游则以呼中区为宜。
    大兴安岭旅游区内,除夏至前后可到漠河领略白夜风情外,还可到漠河县的洛古河口黑 龙江源头观赏界江风光。此外,大兴安岭对祖国北陲来说素有“金镶边”之称,沙金矿遍布 全区。漠河县今日的金沟即昔日的老沟——胭脂沟(传说因这里采的黄金被慈禧用来和洋人换 胭脂而得名)。1695年清政府即在此设驿站采金,当年这里金矿商行林立,繁华一时,有些景 致今仍留有遗迹。如今金矿已为国家所有,旅游者到这里可进行“参与性”旅游,即可用原 始工具,亲身体验当年旧法淘金的情景和乐趣;还可参观国家采金船的作业场面。
    大兴安岭旅游区内一个最重要的文物考古旅游点为嘎仙洞。此洞位于加格达奇市西南45 公里处,地处鄂伦春自治旗境内一近百米高的陡峭石壁上,即《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 祖庙石室。1980年7月30日,这一洞穴被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文物站站长米文平等发现,后经考 古学证实无讹,于同年8月经中央电台向全世界播发了这一重大考古新发现。消息发表后,立 即引起史学家、考古学家及旅游界的重视。
    嘎仙洞呈三角形,洞口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0多米,高与宽相近。洞内高大宽 敞,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宛若厅堂。山洞深处东洞壁上有一小洞,面积50多平方米。洞尾 斜坡上仍有一洞,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宛若内厅。大洞口西边石壁上雕刻有祝文。据史书记 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于公元443年(太平真君四年)派专使来此刻石祭祖。现石刻祝文绝大 部分清晰可辨,不仅证实了这段史实,且纠正了史书记载祝文中个别字的错误。这是1500年 前留存至今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大兴安岭旅游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还有1处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可供游人参观。馆内可供 游人购买的旅游纪念品有鄂族妇女精心制做的桦皮盒、绣花鹿皮手套等。
    加格达奇为大兴安岭旅游区的中心城市,旅游服务设施较为完备,火车可直达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