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公路、水路
第三章 旅游交通设施
一、公路
黑龙江地区公路出现始于本世纪初,由于黑龙江地区的先民大多数是渔猎、游牧的民族,
向不以道路为重。其后农业经济虽有发展,而又因清廷几次实行封禁,人口增加较慢,商贸
经济发展迟缓,所以对道路要求亦不甚急迫。20世纪初,中东路开通后的10年间,俄人只注
意铁路的建设和市内交通的改善,对铁路沿线公路建设并不感兴趣。直到1914年,黑龙江地
区才有由官方着手修筑的第一条公路——齐齐哈尔经青冈至兰西的简易公路,而直到1921年
2月17日才在黑河出现首家北满长途汽车公司,运行于黑河、齐齐哈尔、洮南之间。同年12月,
先后又有两家汽车公司开始营业,一为达江公司,一为大通公司。1922年,出现了龙黑汽车
公司,运行于齐齐哈尔、讷河、克山、拜泉之间。至于市公共汽车,哈尔滨市至1922年8月才
出现,这些汽车公司以国内旅客为主,可以部分缓解旅游的困难。
日伪统治时期,在黑龙江地区陆续修筑了一些公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甚至修筑若干
“国防”公路,但全部皆为简易土路面,每年春季翻浆、雨季泥泞。直到50年代初,全省没
有一条可以一年四季通车的公路,过往旅行者旅行十分困难。当时黑龙江地区仅有砂石土路
5 912公里,质量低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85年全省已有公路45 487公里。自1978年起,先后
修筑哈黑、哈同、哈大、呼绥、哈双、哈北等6条公路干线,并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向全省各
地辐射延伸,以各大中城市,各县城为中心向小区域内延伸的省、地(市)、县、乡公路。这
些公路的建设,为改革开放后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中短途旅行的方便。以日本旅游者
为例,其中有许多人,30年代曾在黑龙江腹地方正、桦川、宝清等地居留过,而日本人墓地
集中地也在方正县。现代化公路建设,为这些日本旅游者旧地重游或凭吊,创造了条件。
与公路建设发展相适应,黑龙江省内汽车客运事业,也有了迅猛发展,除满足国内居民
一般旅行的需要外,也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了方便。以哈尔滨市为例,到1985年末,除数以
千计个体出租汽车外,各类的汽车公司、汽车队已发展到10家之多,重要的有黑龙江省旅游
汽车公司、黑龙江省交际处车队、哈尔滨市出租汽车公司、天鹅出租汽车公司、飞达出租汽
车公司、龙港汽车客运联营公司、哈尔滨公路客运公司、哈尔滨公共汽车公司等,这些汽车
公司拥有的大小客运汽车的总数,已超过1000辆。除黑龙江省旅游局所属的旅游汽车公司外,
其余虽然都不是专业旅游汽车公司,但都可以随时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不同路线的旅游营运
服务。
截止1985年末,黑龙江省共有在运营中的载客汽车31 297辆,其中,集体专业载客
汽车107辆,个体所有载客汽车703辆。全省有市县级客运站76个,客运分站236个,代办站172
个,停车点3 221个。营运线路952条、营业里程41625公里,日发车量260班次,有96%的乡
镇、70%的村屯通了客车,年客运量由1950年77万人次增加到1988年的8 562万人次。1985年,
黑龙江省仅有一家专业旅游汽车公司,即黑龙江省旅游局所属的黑龙江省旅游汽车公司,共
有各种车辆85台,其中大型客车10台,中型客车7台,小型轿车58台,此外,还有两艘游艇,
为旅游者提供各种服务。
省内其他中小城市,虽尚未创办旅游专业汽车公司,但中心城市至重要旅游景点之间,
如牡丹江至镜泊湖、齐齐哈尔至扎龙自然保护区、黑河市至五大连池市,均有旅游宾馆的自
备车辆,为旅游团(者)服务。
二、水路
黑龙江地区在20世纪以前,向无从事专营水上远程客运的船舶,除军用木船外,其余多
为当地居民渔猎或简易摆渡用木船,与旅游运输要求相去甚远。
1898年,中东铁路开始修筑,俄人所用的筑路器材,初期大部分均依靠航运,运至哈尔
滨。自20世纪起,俄人强占了黑龙江和松花江航运,除货运外,开始了旅客运输。1906年,
黑龙江将军下令筹建呼兰轮船公司。当年,呼兰知府季鸿桂创立先登轮船公司,购进1只载重
为40吨的明轮汽船,从事呼兰河至哈尔滨的运营。1908年,黑龙江当局又创立了松黑两江邮
船局(由原松花江官轮局改组建成)。1909年巴彦县也出现一家商办的龙江轮船公司,但这些
轮船只能在松花江航行,由于俄人的阻挠,去黑河的旅行者,仍须乘坐俄人的船只。如1914
年,新成立的规模较大的戊通公司,本拟驶往黑河,行至松花江口即被俄人阻止。直至1918
年7月,中国的轮船方得以驶抵黑河。20年代,水上客运又有了发展,黑龙江、松花江、乌
苏里江、嫩江的部分江段、均开始客运航行,为旅行者提供了方便。1945年8月日本投降,
苏军以战利品的名义,将能行驶的全部船只悉数没收,开往哈巴罗夫斯克(伯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省航运事业,经过了3次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发展迅速。
到1985年,全省有4条主要通航河流和呼兰河、牡丹江等部分次要通航河流,共有直营客运航
线9条,29个客运站,130个简易站。1985年直营企业完成客运量776万人次,主要为国内旅
客。由于水运航速低,沿途缺少景点,尚不足以吸引国外游人。
为了满足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者和前来观光的外
国旅游者的需要,航运业每年在旅游旺季,都临时开辟专游航线,增发客轮,或提供包租船
只,去城市附近风景区参加旅游度假活动,平均每年运载近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