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篇 旅游经营

  20世纪初中东铁路通车后,来黑龙江地区特别是哈尔滨的旅游者即日渐增多。由于当时 并无专门企业来经营旅游事宜,地方有关当局如黑龙江交涉总局、吉林交涉总局仅负责这部 分旅游者的入境签证或换照事宜,入境前后一切有关旅行安排,均由旅游者自己负责。随着 来黑龙江地区旅游者日盛,哈尔滨市出现了外国旅游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
    日伪统治时期,黑龙江地区出现了一些较为正规的专门经营旅游事宜的机构或企业,但 全由日本人所垄断,禁止中国资本涉足。他们出于政治和经济的需要,在扩大旅游经营方面 采取了一些措施,增设了机构,增建了旅游设施,推出了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大肆在日本国 内招徕日本旅游者。欧美等地的旅游机构,也极力组织旅游者来黑龙江地区观光。因此在日 伪统治的初期,来黑龙江地区的旅游者较多,最多的一年,来黑龙江地区以日本人为主的外 国旅行者高达6万人。这些机构组织富有的中国人去外国旅游的人数,每年都在千人以上。40 年代起,日本统治者加紧了经济统治与掠夺,市场萧条,旅游业也一蹶不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旅游业方面,是以政治挂帅为宗旨,不以赢利为目的。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指引下,黑龙江省的旅游事业才有 了飞速发展。1977年全省只有5家旅行社,1985年已发展到32家。
    为了加强国际旅游与国内旅游的合作经营,从1981年开始,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 等三省一市,成立了国际旅游协作区(以后又增加了呼伦贝尔盟);从1985年起,北方的10个 城市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伊春、黑河、鸡西、双鸭山、密山及海拉尔,建 立了国内旅游的联营关系,以加强协作,使旅游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的道路。1977 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859人,1985年接待35809人,8年中增长40倍。1985年,在黑龙江省 境内各风景旅游区的国内旅游者,已超过100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