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卫生体育

  一、卫生
    过去,赫哲族长期遭受压迫和摧残,物质生活和卫生状况差,经常发生伤寒、天花、结 核等传染病。由于无医少药,只好听其自然,请萨满跳神或用鹿心血、鹿鞭、鹿茸、虎骨、 熊胆、大马哈头、软脊鳍、稠李子、柳蒿芽、黄芩、菖蒲、大蓟、黄菠萝树皮、内黄等民间 药物和针刺放血、拔火罐,用纽扣刮脊背、发汗等多种民间医方治病。1928年,奉天医科大 学毕业生毕天民,得友人协助于桦川县公署所在地东兴镇(现佳木斯永红区)创办第一所赫 哲族医院——东方医院。设内、外、妇科。桦川县境敖其、泡子沿、东兴镇、蒙古力、苏苏 屯、万里河等屯340余赫哲族人有病能就医治疗。1930年夏,毕天民赴英国深造,东方医院 关闭。住地偏僻的赫哲族仍请不到医生,只好找些偏方或靠萨满跳神治病。东北沦陷时期, 赫哲族由于强迫归回部落,吃糠麸、“冬青”(杨寄生)、灰菜,喝红锈水,居住条件差, 传染病流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始,人民政府派医疗队每年都到赫哲族地区进行防疫注 射,预防疾病流行。
    1957年,同江县八岔村成立了医疗站,饶河县四排村训练了赫哲族卫生员,还培养了新 法接生员。
    1962年,有了赫哲族大专毕业医生尤根深。
    1964年和1979年,在街津口、八岔赫哲族乡先后建立了700平方米砖瓦结构卫生院,设有 化验室、手术室、内科、病房等。到1985年,赫哲族地区已有赫哲族医护人员13人。其中医师 3人、医士3人,药剂士1人、护士5人、护理员1人。
    二、体育
    早年,赫哲族流传叉草球、射草把、截挡滚轮、划船、游泳、摔跤、扳腕、拔河、赛跑 、射箭、猎枪射击、投掷激达枪、滑雪、溜冰、乘雪撬滑坡等多种体育活动。少年尤以叉草 球为盛,每年春秋季节,青少年多则二三十人,少则3—10人,分为两队,每人手执1柄两米 多长木叉、相距20余步,横排站好,双方抓阄要权,得权者为甲队,选一力大者将草球掷向 乙队,乙队迎叉草球,空中叉住草球者为胜,前进20步,败者后退20步,如此轮番进行,以 决胜负。冬季1人或数人坐雪撬,从高坡向下滑行,由1人爬于雪撬尾部用脚尖蹬雪地或坐在 撬尾用木棍掌舵。比速度、比距离、比胆量。
    少年还喜欢截挡滚木轮活动。甲乙两队相距二三十步,人数相等,每人手持一个长短不 一、粗细不等的木棍,甲队顺路向乙队扔滚木轮(直径20—30厘米,厚约5—6厘米),乙队 手持棍棒挡截,木轮打倒为胜,前进二三十步,败者后退二三十步。
    赫哲族还结合生产进行叉鱼、跑山、下伏弩(地箭)、骑马、划船、滑雪活动。钢枪出 现后,开展了射击比赛。
    1958年冬季,3名赫哲族运动员参加了在吉林举行的全国滑雪运动大会,同江县街津口乡 尤满昌在5公里和10公里竞赛中分别获第三名和第五名。1983年佳木斯地区500米赛跑同江县尤 俊成获第三名。1984年,佳木斯地区射击比赛中尤明义获第三名。孙玉铁获第六名,省民族体 育运动会射击比赛尤明义获第三名。1985年,佳木斯地区射击比赛饶河县女运动员纪美兰获第 一名,省射击比赛饶河县葛忠良获第二名,佳木斯地区比赛同江县少年运动员尤延军获标枪冠 军、110米低栏第三名、垒球第四名。